7月9日,2016中國養豬技術創新大賽大廣州區復賽隆重召開,15位復賽選手先后帶來自己的技術創新。第二位上場的醴陵美神農牧有限公司的張堅博士為我們介紹了醴陵美神農牧的治污模式——應用農業生態系統原理解決豬場污染問題。
張堅博士介紹,大型集約化豬場的設計應按照豬的生理需求進行合理布局。并且豬場的污染物(以糞、水為主)的處理應該在充分理解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應用農業生態系統原理種—養結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進行有效處理,不對豬場以外環境造成污染。
醴陵美神農牧有限公司污水處理系統總投資約200萬元左右,年運轉費用約10萬元,年銷售沼氣180萬元,純利潤約150萬元。
如此高回報是如何做到的呢?張堅博士為我們詳細介紹了醴陵美神的處理工藝。
首先是將所有污染物在酸化沉淀池酸化沉淀,
酸化沉淀池
沉淀之后處理產物進入二級處理系統中的地下鋼筋混泥土厭氧發酵池進行發酵,
地下混泥土厭氧發酵池(2200m3)
鋼筋混泥土發酵池發酵完之后,處理物再進入二級處理系統中的黑膜厭氧發酵池進行二次發酵,發酵產生的沼氣用于發電或者直接外銷,產生額外的經濟效益。
黑膜厭氧二次發酵池(13500m3)
發酵完畢之后,進行沼液曝氣池曝氣池處理并用生物膜吸收池對沼液進行生物膜吸收處理。吸收完畢之后再進入三級處理系統——三級生物吸收塘。此時的處理水用于種樹、種菜和養魚等生產生活,進行資源循環利用;或經消毒后用作沖欄、水簾降溫等生產用水,次步產生的污水將進入下一個處理循環,這樣可以節約資源,降低生產成本。
但是有一個問題,利用這一套污水處理工藝的時候,水塘的氨氮磷含量有一定的超標。
當然,養豬之路漫漫,創新總會遇到各種問題,希望醴陵美神能夠繼續完善該處理系統,讓應用農業生態系統原理解決豬場污染問題這一套工藝更加完美,在解決污染問題額同時,為養豬人節省更多的生產成本,造福養豬人。
醴陵黃鶴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為醴陵美神農牧有限公司),2013年9月底投產,在污染物處理系統的設計和建造中就貫穿著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重、種植—養殖相結合的農業生態系統理念,運轉三年來,已有效循環利用全部處理好的污水,不對外排出污水。
“2016養豬技術創新大賽”由《農財寶典》新牧網、勃林格聯合主辦,旨在挖掘民間養殖高手,鼓勵技術創新,口號為“進步從點滴做起”,力求分享可以提高養殖效率或節省時間人力的一線技術。此次大賽從3月啟動以來,陸續收到了全國幾百份報名資料,分大上海、大廣州、大北京三大賽區,目前各地海選也已接近尾聲。在廣州、北京、上海3大賽區組建專家評審委員會,并評選出40名優秀創新點代表參加第一輪的復賽,6月13日大上海區在徐州進行了復賽,6月27日大北京區在大連舉行復賽,7月9日大廣州區復賽在廣州舉行,三大賽區選出40家決賽豬場。計劃到9月份,這40家豬場的技術創新點歷經初賽(海選)、復賽、決賽,經過全國專家評審委員會與網絡投票,最后選出全國技術創新十強。(部分圖片來自醴陵美神農牧有限公司 張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牧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