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城市農業規劃理論及其應用案例解析

[ 作者:孫莉?張玉坤?張睿?貢小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18 錄入:吳玲香 ]

城市農業以滿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為根本目的,提倡在遍布于市區內及其邊緣區的土地和水域中,以個體或合作的模式,生產多樣化的農作物和養殖家禽、牲畜,并加工成食物和燃料等產品,通過現實和虛擬網絡平臺進行交換、銷售、分配和消費。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城市農業對于國民經濟的重要意義。但是,城市的各農業用地之間以及城市農業用地與基礎設施之間缺乏統籌規劃,使得城市農業的發展欠缺科學性。因此,必須將城市農業納入城市規劃體系,并從農業系統乃至食物系統的視角重新組織城市空間。

國外的城市農業規劃理論

由于城市農業長久被排除在城市活動之外,為了保障其合法性與穩定性,國外一些城市首先著手將城市農業納入城市規劃體系之中。

最近的10余年間,一大批較為完善的城市農業規劃理論從不同的視角對基于城市農業改良重構城市空間體系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其中主要有:連貫式生產性城市景觀、農業城市主義、食物城市主義、食物敏感型規劃與城市設計等。

其中,農業城市主義是2009年,由新城市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安德雷斯?杜安尼提出。該理論首先將空間按照地理位置劃分為城市核心區、城市中心區、一般城市區、城郊地帶、鄉村地帶及自然地帶6種區域,然后根據場地位置、密度及斷面情況的不同,在不同的城市肌理及單體建筑物中插入多種尺度的農業空間,并配置不同的生產品種,使農業生產以不同強度貫通城鄉。

杜安尼提出了以農業為導向的新型社區規劃模式,實現了將農業生產、加工、運輸、分配、消費、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完整循環過程納入社區尺度內的目標。此外,他還構想在城市邊緣地帶大規模農業用地與住宅開發用地交界處設置集市廣場,包括零售業、農貿市場、農業研究中心、烹飪技術學院、增值加工設施及社區公共服務設施。

理論應用案例

宋莊藝術與現代農業城總體規劃設計

2012年佐佐木事務所為北京市通州區宋莊設計的宋莊藝術與現代農業城總體規劃設計方案,規劃面積為40km22014 429日,該方案被美國規劃協會授予了2014皮埃爾?朗方國際杰出規劃大獎。

該方案首先依據邁克爾?波特的產業集群理論規劃了一系列發展集群,并根據基地當前的優勢產業(藝術、農業兩大類)和前景分析確定每個產業集群的創新方向,分為設計、文化、科技、生物科學、替代醫學等。

該方案保留了區域內98%的現有農業用地作為具備生產、景觀雙重功能的城市農田。每個產業集群以農田為中心,緊鄰農田外圍布置促進發展的重點項目(如市政管理、文化設施、培訓機構、商務辦公),產業功能沿集群邊緣發展。每個集群內部都設計有不同形式的農耕景觀與城市肌理深層互動,以實現各集群的自給、可持續。

由于規劃產業類型中許多處于快速成長期的行業(如紡織業、生物科技與替代醫學產業)以植物作物為基礎材料,因此,規劃方案擬在城鎮核心發展規模較大的農業帶。各發展集群位于該農業核心帶的周圍,農業核心帶以試驗種植相關產業發展和領域研究所必需的高價值作物為主,并利用生態、高效的配置模式與耕作方法,緊鄰農業核心帶布置商業核心(如廣場、集市等)。在交通規劃方面,同一集群內工作、生活、娛樂等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限制在10分鐘步行圈內。

規劃方案中還將保留下來的農業用地與其他的區域性走廊(例如綠道和潮白河景觀走廊)相交織,打造連通性景觀;并計劃對富營養化的水體進行重新利用,提升水質,減少合成肥料的需求;方案還設計了一個用于整合城市與農業各類資源能源的模型,尤其側重堆肥和廢棄資源回收;此外,方案還從量和質兩方面考慮,將雨洪管理與景觀開發全面整合,大大降低了該地區夏季暴雨期發生洪澇的可能性。

該方案借鑒了連貫式生產性城市景觀理論,利用城市開放空間發展城市農業;借鑒了農業城市主義和食物城市主義,在不同的城市肌理及單體建筑物中插入不同尺度和類型的農業空間;借鑒了食物敏感型規劃與城市設計理論,不僅將有機廢物回收再利用于城市農業,還注重雨水、灰水的收集、處理與利用;此外,它還借鑒了產業集群理論,基于農業和藝術兩大優勢產業確定創新的方向。它為協調城市開發空間、開放空間與農田的關系做了方法性的示范,使農業生產成為城市經濟的一部分,形成了城市生活的新典范。

結語

國外特別是歐美一些國家對于城市農業及城市農業規劃的廣泛認可與深入研究,為我國城市農業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借鑒,他們的工作實現了城市農業的多功能展現。

參考既有的研究成果及實踐,我們可以列出開展城市農業規劃所需的工作內容:首先必須確立城市農業在城市規劃與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體系中的合法地位,構建城市農業規劃的技術標準體系;然后,由政府引導開展城市農業系統專項規劃,對不同類型的農業生產空間進行布局,最大程度地保障其在不同地區及社區中的平等配置,加強這些城市農業空間與周邊其他功能空間的整合;之后,針對具體場地開展城市農業規劃設計,并報有關部門審批。當然,城市農業規劃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還需要在城市的有機更新過程中逐步增進城市農業這一綠色基礎設施網絡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此外,為了使城市農業規劃具有彈性與活力,應基于多元的參與機制之上。

中國鄉村發現網摘自:《現代城市研究》2016年第0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2020高潮 | 婷婷六月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不卡 | 日韩艳情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熟女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