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通河縣富盈玉米農民專業合作社,雖然名稱里還有“玉米”二字,但在跑過近百家養殖基地和加工廠以后,年初,合作社理事長張志強決定帶著大家把玉米面積從去年的7000畝地壓縮到3000畝,取而代之的,是擴大到1.5萬畝的紅小豆和1800畝大豆。
這一年,不僅張志強這樣的種糧“老把式”面臨著很大的變數和風險;對各級農業部門來說,糧食“三量”齊增、資源環境“兩個緊箍咒”等復雜情況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圍繞這個主要方向,農業開啟了轉型升級新模式,一年來,農業結構調整這盤大棋,布陣已成,入局精彩。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的謀篇布陣
大國農業轉型就像大車轉向,打方向盤需要更大的力量和決心;但同時,農業容不得半點閃失的特殊性,又要求更準的判斷和力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為農業結構調整謀篇布陣作出兩大方向性指導。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強調,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聚焦調整優化玉米結構,大力提升優勢區產能、質量和競爭力,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更多是著眼農業內部,理順長遠發展的時間軸布陣,本輪焦點在“玉米”。
從去年9月玉米價格開始下跌到今年春播之前,張志強在兩個月時間里行程近兩萬公里,到佳木斯、到哈爾濱,進飼料廠、看瓜子廠再到大大小小的養豬場、養雞場。最后下決心種紅小豆,也到200多公里外勃利縣的豆沙場跑了4趟。“玉米賣不上價可咋整,必須得跑啊,咋的也得找出個銷路來。”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盧偉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瓜子也拿到訂單,探索春小麥與夏葵花輪作的模式。“此次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玉米結構調整。”5月初,農業部舉辦的“農業結構調整”專題新聞發布會指出。
結構調整不是一味做“減法”,而是宜減則減,宜加則加。“總體判斷是,小麥、稻谷口糧品種供求基本平衡,玉米出現了階段性供大于求;大豆的供求缺口逐漸擴大。”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此,玉米要減下來,大豆卻要增上去。4月5日農業部印發《關于促進大豆生產發展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0年大豆面積達到1.4億畝,增加4000萬畝。
優化區域布局則是以全國版圖為棋盤,推進區域結構協調的空間軸謀劃。
去年底,農業部首次提出了“鐮刀彎”的概念,將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干旱區、太行山沿線區及西南石漠化區等在地形版圖中呈鐮刀彎狀分布的區域,形象稱為“鐮刀彎”地區。這一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玉米產量低而不穩,成為此輪玉米結構調整的重點地區,而張志強合作社的兩萬畝土地也正是位于東北冷涼區,搭上了結構調整的大車。
在農業部發布的《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中要求,力爭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面積減少5000萬畝以上,重點發展青貯玉米、大豆、優質飼草、雜糧雜豆、春小麥、經濟林果和生態功能型植物等。
在畜牧業和漁業的發展上,也把調優區域布局作為重要任務,在全國范圍內,合理劃定適宜養殖區域和禁止養殖區域。要在南方水網地區創建100個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示范場和10個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在洞庭湖區開展減畜禽、減水產養殖“兩減”試點;在三北地區有序開發鹽堿宜漁資源,發展冷水漁業和節水養殖;而青藏高原生態脆弱,暫不具備開發條件,要以保護為主。
“一些湖區、庫區和近海養殖遍地開花,密度過大、污染加重,與資源生態承載能力不相匹配。”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和生態類型,調整優化區域布局。
這一年,農業部專門編制了《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全國漁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等帶有謀篇布陣性質的重要文件,樹立大食物觀,構建與市場需求相適應、與資源稟賦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為農業結構調整架起了四梁八柱,具有深遠意義。
強化引導保障讓農民有意愿調、有能力調
方向明則政策穩。在種植業、畜牧業、漁業三大產業上,一些具有開創性的工作舉措紛紛啟動。
“糧改飼”“米改豆”引領種植業結構調整,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提升種植業科技水平,化肥農藥零增長促進種植業綠色發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讓疲勞的耕地開始有“喘口氣”的機會……種植業真正成為“綠色”產業。
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推進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研究生豬價格指數保險保費補貼辦法,大力推動牛羊規模養殖,加強草食畜禽種業建設,振興民族奶業……畜牧業進入深度調整轉型期。
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漁業油價補貼改革調整正式實施、洞庭湖區水產養殖污染治理試點、海洋漁業資源限額捕撈試點、伏季休漁制度調整、“絕戶網”清理……漁業健康養殖、清潔生產全面推進。
土地、牧場、魚塘,農業結構調整的實現最終取決于微觀層面的生產單位,最終都要靠農民。特別值得總結的是,在此輪農業結構調整政策中,更強調的是讓農民自己有意愿調、有能力調。
農民愿意種什么主要看效益,要引導農民主動自愿地調結構,就要加大投入,讓農民有賬算。
今年,農業部會同財政部,整合32.5億元資金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其中支持玉米結構調整規模經營主體15億元、糧改飼補助10億元、玉米大豆輪作補助7.5億元。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等部門聯合,積極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并認真落實大豆目標價格政策,科學采價、合理測算,維護農民利益,引導擴種大豆。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大海現代農機合作社的2.5萬畝耕地,有1.8萬畝種大豆,讓理事長鄒德海感到欣慰的是今年有兩份補貼可領:“畝產200斤,一斤一塊八,能賣360元,大豆目標價格補貼和玉米大豆輪作補貼有280元,這樣一畝地的收益就有640元,保證不賠,價格再高點兒還能賺。”
不過,結構調整不僅是不同品種面積的調整,更是不同種植模式的變化,像鄒德海、張志強這樣的職業農民,畢竟還是少數,對更多農民來說,要改變多年的種植習慣并非易事,要讓農民有能力調,就要幫助農民選好調整方向、做好技術指導等等。
4-5月,農業部3次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種植結構調整情況,宣傳解讀玉米收儲改革政策。組織專家分區域、分作物制定了10多個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技術意見,先后在黑龍江、吉林、遼寧、貴州等省,組織開展7次結構調整技術培訓和糧改飼技術培訓,在東北選擇6個、黃淮海選擇1個大豆主產縣,集成推廣綠色高效技術模式,引導農民改變種植習慣,盡快掌握相應栽培技術。同時,加強種子等生產物資調劑調運,滿足種植結構調整需要。
搭上農業結構調整的車,內蒙古通遼市遼河鎮東查干村的羊以“膘肥體壯,肉質鮮美”著稱,村里的農民改種青貯玉米以后,“秸稈是皮、籽粒是餡,羊吃這種飼料就如同吃餃子”。查干村成了遠近有名的“肉庫”。
農業結構調整實現精彩入局
從冬到春、從夏到秋,在“大膽探索、小心求證”的思路下,今年的結構調整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績,農業發展階段性陣痛正漸漸化解,農業結構調整實現精彩入局。
多的產能減下來,少的就要加上去。
據國家統計局信息,2016年玉米播種面積5.51億畝,比上年減少2039萬畝,減少3.6%,大大超出了年初提出的調減1000萬畝目標。大豆播種面積1.08億畝,比上年增加1046萬畝,增長10.7%。農業部預計,2016年雜糧雜豆面積增加超過700萬畝,飼草及青貯玉米面積增加超過600萬畝。
“秋天來我們這,就是大片萬壽菊的海洋,老美麗啦!”春播時分,黑龍江省綏化市青岡縣永力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王云良帶著希望把萬壽菊從3600畝增加到8000畝,玉米從1萬畝減至3000畝;秋收時節,大片大片的鮮花收獲回來直接進了加工廠,美麗變成了財富。
在洞庭湖區畜禽水產養殖污染治理試點,已拆除網箱7784口,清理矮圍網圍4.4萬畝。沿江、沿湖、沿海地區大規模拆除過密的網箱網圍,初步統計,部分重點省拆除網箱28萬口、網圍20萬畝。浙江省對甲魚溫室等重點污染領域開展整治,拆除甲魚溫室和開放型水域網箱150多萬平方米。
要減的還有過量的農業投入品、過度的資源開發。
今年農業部深入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面積近16億畝次,秸稈還田面積8億多畝,有機肥施用面積3.8億畝次,綠肥種植面積約4800萬畝,全國化肥用量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接近零增長,部分省份出現負增長。全國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25.2%、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三大糧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率達到35.5%、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農藥使用量穩中趨降,實現減量增效。同時,通過集成節水技術,通過品種節水、農藝節水、工程節水等,多頭并進,協同作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在華北、西北和西南建立11個高標準節水農業示范區,集中示范展示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2.16萬畝。在北方8省區開展以地膜覆蓋為主的旱作農業技術示范推廣,在河北推廣1700萬畝小麥節水品種。
在土地上,今年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正式啟動,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開展輪作試點500萬畝,在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和生態嚴重退化地區開展休耕試點116萬畝,使耕地得到休養生息,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和資源永續利用。在海洋上,繼續深入開展清理取締海洋涉漁“三無”船舶專項整治行動,清理整治“絕戶網”等違規漁具,沿海各地累計取締2.1萬艘涉漁“三無”船舶,全國共清理違規漁具近90萬張。
不過,更需要清晰地看到,“減”和“加”并不是農業結構調整的全部,更重要的是“穩”。發展生產保供給是農業的根本任務,保糧食安全是重中之重。12月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6年糧食產量公告顯示,在以玉米為代表的高產作物大面積調減的情況下,我國糧食總產量仍然達到1.23萬億斤,為歷史次高年份。
如果說這些“減”和“加”是農業部門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提交的一份凝結智慧的答卷,那么,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穩定,則是農業部門始終如一的歷史擔當。
一年又一年,土地不會停歇,農民沒有假期,對千千萬萬奮斗在沃野良田上的農業工作者來說也一樣。大國農業轉型升級的布陣已成,入局精彩,這盤大棋,才剛剛開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6-12-1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