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為加強秸稈禁燒管控,河南今年計劃新安裝攝像頭2萬個,構建基本覆蓋全省的“藍天衛士”監控系統。不僅如此,河南省今年還將繼續采取嚴格的扣撥財力經濟處罰措施,以環境保護部提供的秸稈焚燒著火點和火點經緯度為依據,以縣(市)區為單位,每一個著火點,扣撥相關縣(市)區50萬元。
每年伴隨夏收的啟動,各地禁燒秸稈的政策也都會相繼的出臺,近年來,“禁燒令”的執行與督查越發嚴格,農民私燒秸稈會被罰款甚至拘留。秋收時節,一些基層干部在田埂上安營扎寨,晝夜嚴防死守。
如此大的力度為何依然難阻農民點一把火?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李長安認為,禁燒秸稈首先需要把農民的“利”字擺在前頭,充分尊重農民的生產方式和農業產業,化“簡單粗暴”為科學利用,使秸稈禁燒“水到渠成”。
李長安:秸稈作為農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產物,也給現在環境保護出了一個大難題,有的農民不了解當今情況,還是采用老辦法將其隨意焚燒處理,無形之中又給天空增添了一份灰色厚度。由秸稈焚燒所造成的霧霾天氣,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對人與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脅。正因為如此,盡量減少直至最后消除秸稈焚燒現象,就成為一項重要的農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對秸稈焚燒采取禁燒、利用、聯防“三招”齊下。從各地方的實踐來看,有些地方在對待農民秸稈焚燒問題方面的做法簡單粗暴,引發農民的一些不滿。其實,如果能夠老老實實地落實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效政策,就能夠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比如可以鼓勵農戶和農民合作社購買秸稈粉碎機、打捆機,在國家給予補貼的基礎上,地方財政追加一定的補貼。通過一系列“以用促禁”的政策措施,充分尊重農民的生產方式和農業產業,因地制宜科學綜合利用,使秸稈禁燒“水到渠成”。
李長安表示,治理焚燒秸稈是一項系統工程。“一禁了之”無法治本,必須正視利益差別。多從科學綜合利用、補貼上做文章,加大宣傳力度,循序漸進地培育農民的現代意識。
李長安:對相關生產企業的秸稈收購、堆放用地、稅收優惠等出臺扶持政策,選擇轉化利用路徑短、技術成熟的生物質成型燃料作為主攻方向,給予有力支持。特別是在補貼資金落實方面,必須給予農戶實實在在的好處。不能找各種理由隨意克扣、減少對農戶的補貼,否則會造成農戶合理利用秸稈積極性的喪失,削弱秸稈加工和利用企業的積極性。此外,加大對農戶的宣傳力度,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比如可以通過發放《農村環保宣傳手冊》、設立流動宣傳車、懸掛橫幅標語等形式,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發動全社會自覺參與秸稈禁燒工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廣網2017年5月19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