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江村經濟》的另類思考
一、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11.2-2005.4.24),江蘇吳江(今蘇州市吳江區)人,我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被譽為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奠基人之一。 先后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求學,先后擔任云南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教授。
費孝通從事社會學、人類學研究,寫下了許多經典著作。在其導師布.馬林諾夫斯基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該書被譽為“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成功跨越文史之別,成為國際人類學界的經典之作,并于1981年獲得英國皇家人類學會的赫胥黎紀念獎章,成為第一位獲得這項榮譽的中國學者。其晚年提出并闡述了“文化自覺”這個重大命題,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學術自述與反思》、《從實求知錄》等著作。
費孝通多次深入農村搞實地調查,寫出了《祿村農田》、《戰時內地農村勞動力問題》等一系列關于農村問題的文章,提出了“工業下鄉”的主張;并對中國社會、家庭結構進行深入研究,發表了《鄉土中國》、《生育制度》,被稱為“中國農民的代言人”。在他的一生中,他的足跡遍及祖國的山山水水,為中國農民脫貧致富出主意、想辦法,為中國農民尋找出路。
二、寫作背景
1935年,費孝通應其導師史祿國教授的建議,去少數民族地區——廣西大瑤山調查。在調查過程中出現了意外,被迫終止了在大瑤山的調查。在家休養時,接受其姐費達生的建議,去吳江縣廟港鄉開弦弓村參觀訪問。后來,出國留學,在其新導師布.馬林諾夫斯基的指導下把在開弦弓村的調查作為博士論文進行寫作,就呈現出了今天的《江村經濟》。
三、主要內容
1、農村的社會結構
(1)家
費老在開篇便提到“農村中的基本社會群體就是家,一個擴大的家庭。”(P21)家是農村社會的基本單位,并“在這個群體里,成員們享有共同的財產、共同的收支預算,他們共同協作,以分工的勞動支撐著共同的生活,”兒童便是“在這個群體中出生、養育并繼承了財物、知識及社會地位”的。(P21)作為中國社會最基本的社會群體,家庭往往更加強調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相互依存。它給那些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的保障。它也有利于保證社會的延續和家庭成員之間的合作。家庭的基本成員包括父母和未成年子女,有時甚至可能包括成年或已婚的子女,有時還包括一些遠房的父系親屬在內,這就是所謂的“擴大的家庭”。以此為基礎的是,在擁有財產的家庭中,土地主要是由成年男子耕種,男孩有時會幫助耕作,婦女一般只幫著灌溉。至于一些簡單的手工業,則主要由婦女負責。總之,以土地為核心的所有權及家產掌握在家長手中。由于父系社會的傳代原則,全部的家產會由他們的兒子繼承,而女兒是沒有繼承家產的權利的,但家庭會準備好女兒出嫁所需的基本費用。
除此之外,當父母年老不能工作時,他們又將再合并到兒子的家中去,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在傳統的道德認知體系中,兒子贍養年邁的父母,女兒在逢年過節的日子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從而給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保障,同時也有助于保證社會的穩定和家庭成員的和睦。
(2)戶與村
“除了親屬關系的聯結,另外一個基本的社會組織就是地域性的紐帶。居住在鄰近的人們感到他們有共同利益并需要協同行動,因而會組成各種地域性的群體。”(P68)在農村社會中,會存在這樣的現象:“有的家庭破裂了,可能希望暫時參加另一勞動單位,但并不希望承認新的親屬關系。”(P68)像這種情況的家庭一般用“戶”來稱呼。戶的存在也有其特殊的社會背景,因為“家庭是由親屬關系結合在一起的,”但是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家庭并不是一個有效的勞動單位。”(P68)“家庭的成員可能會暫時離開家或者去世,這時家庭就需要增加新的家庭成員,通過婚姻、收養等方式有時不一定能做到。”(P68)在這種背景下,就會出現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個體進行組合的現象。為了共同勞動和互幫互助的需要,若干“家”尤其是相鄰的家庭會聯合在一起形成較大的地域群體。在這個大的地域群體中,各個家庭的利益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的,他們共同抗擊著洪澇災害,抵御外敵的威脅,在日常生活、勞動分工、經濟貿易中都有著密切的合作。
為了履行更多的社會職能,各戶聚合在一起形成較大的地域群體(P75)——村,村莊是最基本的地域性紐帶。一般來說,村莊擁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即通過村政府進行村莊的自我管理,并會選出威望較高的人作為村長,直接負責村莊的日常事務管理。村長應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人品較好,在村子里有較高的聲譽。盡管在當時的村子里沒有法定地位,但是不得不承認村莊制是中國農村社會最重要的基層組織形式之一,村莊制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穩定增長,也保障了農村社會的穩定和諧。
2、農村的經濟類型
費老在職業分化一章中提到“在消費過程中,沒有必要把該村的居民進行分類,但在生產過程中,則有職業的區別。根據人口普查,有四種職業:(1)農業;(2)專門職業;(3)漁業;(4)無業。”(P98)就此,我們便了解到了開弦弓村的經濟基礎——即農業(種植業)。開弦弓村的農業是典型的小農經濟,生產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村里90%以上的土地以種植水稻為主,一年中的八個月都用來種地,農民靠種地掙得家庭一半以上的收入,食物完全依賴于自己土地的產出。開弦弓村除了農業(種植業)外,還有一大經濟基礎,那就是家庭手工業——蠶絲業。蠶絲業是農民的第二大經濟來源,對農民生活有著重大影響。蠶絲業的發展促進了開弦弓村經濟的發展。養羊與販賣(畜牧業)是對農業(種植業)和蠶絲業(手工業)的一種補充,其目的是為了增添家庭的經濟收入。
3、中國的土地問題
費老在十六章的開頭提到“中國農村的基本問題,簡單地說,就是農民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即“中國農村真正的問題是人民的饑餓問題。”(P200)要解決農民的饑餓問題,就要解決中國的土地問題。提及土地問題,便要分析土地的所有權問題。開弦弓村的一部分村民擁有土地的所有權,自己種植土地,土地上的產品歸自己所有,是自耕農;另一部分是佃農,就是租賃地主的土地種植,擁有使用權,但無土地所有權,佃農要給地主交地租,不能擁有全部的農產品。在正常年份,開弦弓村的村民生活還挺寬裕,但隨著國際生絲價格下跌以及技術革新,還有國內社會的動蕩,使農民的生活愈發艱難,使饑餓問題越發突出。要解決中國的土地問題,“僅僅實行土地改革、減收地租、平均地權”(P202)是遠遠不夠的;也不在于縮減農民的支出,而在于增加農民的收入。要增加農民的收入,那就要恢復農村企業,讓傳統的鄉村工業帶動村民提高收入,打破現在土地上的惡性循環。
四、心得體會
通過閱讀《江村經濟》,費老描繪的開弦弓村教育的畫面使我印象深刻。
費老寫的開弦弓村,孩子們是在自己家庭里受教育。男女孩所學的內容是不一樣的,男孩學習農業技術,參加農業勞動;女孩學習蠶絲技術、縫紉和家務勞動。從家庭學習的內容就可看出男女的社會分工。除了家庭教育,與此并行還有學校教育。開弦弓村的學校教育是單純的文化教育,學校的課程設置與村里的經濟活動是脫鉤的,因而學校教育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孩子都沒有去學校上課,鄉村學校形同虛設,學校教育效果無幾,因而也影響了江村的經濟發展。
費老在《江村經濟》的最后一章提到,要解決中國的土地問題,那就要恢復農村企業,讓傳統的鄉村工業帶動村民提高收入,打破土地上的惡性循環。要恢復農村企業,就需要大量的農村企業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則需要通過教育來支持。在上文已經提到,開弦弓村的教育是以家庭教育為主,學校教育形同虛設的,幾乎沒有發揮作用。那么,要在開弦弓村恢復農村企業就非常困難,并且費老在《重訪江村》中也提到了開弦弓村的農村企業沒有發展起來,其原因就有鄉村教育滯后,鄉村人才支撐不足的原因。
在當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國家制定了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但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首先要發展農村教育,培養有文化有知識的農民。但現在的問題是鄉村教育還不能適應鄉村振興的發展。解決當前鄉村教育的問題,要根據當前鄉村教育的需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著手:
(1)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根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理論,要發展教育這個上層建筑,就需要從經濟基礎來下手。要推動農村教育發展,就必須要使農村經濟發展起來。只有經濟發展了,才有吸引人才入村的籌碼,才能推動農村教育發展。
(2)加快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是改善城鄉教育不均衡的有效手段。推動城鄉優質教育資源雙向流動,使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和農村特殊資源有效融合發展,以此來帶動農村教育發展。
(3)加大農村教育經費投入力度。國家財政要大力支持農村教育的發展,提高農村教育經費支出在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重,改善農村學校的軟硬件設施。
(4)建立教師下鄉支教長效機制。教師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力量,要補齊農村教育這塊短板,就要鼓勵年輕的優秀的教師下鄉支教,給農村教育注入新鮮血液,引入“活水”。在待遇方面有所提高,盡可能地把優秀的支教老師留下來,以吸引更多優秀教師下鄉。
(5)加快編制、職稱改革,提高鄉村教師工資待遇。在編制改革中,編制標準向農村傾斜。評選職稱標準中要求教師要有在農村學校支教經歷,年限為1-3年。提高農村學校教師的工資待遇,落實并提高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在經濟上給予鄉村教師支持。
(6)改變鄉村家長的教育觀念。鄉村家長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到鄉村教育的發展,是影響鄉村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提高鄉村家長思想境界,讓其認識到教育發展形勢,認識到教育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
(7)重視農村職業學校的發展。職業學校是以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主的學校,農業職業學校是給農村輸送專業技術人才的基地,要高度重視農村職業學校的發展,以農村職業學校的發展帶動農村發展。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