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型農業”視域下的農業生產體系建設
本月讀了陳文勝老師的《論大國農業轉型》,陳老師在書中就農業體系向“兩型農業”轉型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如何用7%的耕地占比養活20%的人口,這不僅是中國的國情,同時也是中國農業現代化面臨的最大現實問題。基于現實國情,本書立足于中國城鄉一體化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根據“兩型社會”建設的總體目標,把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納入“兩型社會”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大格局中,在深入把握國內外現代農業發展的前沿變化和時代要求的基礎上,突出中國特色和“兩型”主線,沿著“多重目標、實現途徑、制度創新”的分析路徑,著力于資源環境約束下轉變中國農業發展方式的多重目標、內生動力、實現途徑、支撐體系等問題研究,探索“兩型社會”建設導向下適合中國的特殊國情的新型農業現代化模式。
“兩型農業”的實質是資源節約型農業與環境友好型農業的簡稱,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兩型社會”在農業發展上的具體實踐。“兩型農業”就是圍繞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的現代農業體系,意味著生產過程環保、產品品質優良、發展成本低以及市場效益高。
老師講述了農業生產體系與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兩個體系向“兩型農業”轉變,在本篇讀書報告中將重點論述“兩型農業”視域下的農業生產體系建設問題。將主要內容分別是“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基本特征、目標要求、短板以及實現路徑。
一、“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基本特征
“兩型農業”產業體系包括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整個農業生產過程,是一個資源利用率高、生態保護性優、市場競爭力強、結構布局合理的新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其基本特征包括:可持續性、高科技性、人本性、復合性以及安全性。
1.可持續性:“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首要特征
農業不似其他產業,可以靠“爆紅”出道。我國人均農業資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淡水資源、國土面積、耕地面積和森林面積等四種關鍵農業資源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3% 、36% 、40% 和26%。“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有利于環境的生產方式,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技術、工藝和產品,符合生態條件的產業布局,少污染與低損耗的產業結構,持續發展的綠色農業,從而實現“水源清潔、田園清潔、家園清潔,全面凈化農村生產生活環境”。農業要保持持續的高效率生產,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實現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2.高科技性:“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技術保障
從“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工業化農業”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產出”的“兩型農業”轉變,必須抓好技術科技創新這一關鍵點。一方面,科技創新決定著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并決定著這種轉變的成敗。(p87)農業技術的變化不僅包括生產工具的變化,還包括著資源要素的變化。生產工具的變化直接改變著農業的生產方式,而資源要素的變化,諸如生物技術的突破,則直接影響著種物的種類。另一方面,農業的發展方式決定著科技創新的方向。農業發展要走“工業化農業”道路還是“兩型農業”道路,這將決定著科技創新的方向。科技創新只有適應農業發展方式才能更好的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否則空有技術創新,卻運用不到實際。
3.人本性:“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根本出發點
“兩型農業”的發展目標的首要目標不是經濟效益的增長,而是人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在“兩型農業”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其所倡導的生產發展方式,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減少農業能耗,降低農藥、化肥對土地的傷害,提高資源利用率。既能保障人的基本需求,又能保障農業的持續發展。因此,“兩型農業”生產體系以人為本,以人的需求為本,以人的利益為本。
4.復合性:“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功能使命
“兩型農業”的產業體系,肩負著重大使命,不僅要破解資源要素的約束,而且要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之間的矛盾,還要促進農民增收、應對氣候的變化等多重目標。因此,看似簡單的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背后都是蘊含著十分嚴峻的考驗和挑戰。而正是因為我國國情的特殊,人均土地資源低,才正要發展“兩型農業”,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5.安全性:“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基本要求
“兩型農業”倡導的農業是高質量的農業,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同時,保證糧食質量。在“工業化農業”時代,化肥、農藥的使用盡管在農作物增產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化肥與農藥的利用率不高,對土地的污染十分嚴重。“兩型農業”倡導生產綠色安全健康的農產品,民以食為天,保障糧食安全應先保障農產品的質量。
二、“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目標要求
“兩型農業”對生產體系提出了目標要求,要保障農產品質量、取得開發與保護之間的平衡。“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建立,包括標準化生產體系、污染防治體系以及資源保護體系三個體系互相配合、聯系緊密,相互連接共同構成“兩型農業”生產體系。
1.農產品質量:標準化生產體系的核心要求
農業標準化生產體系是提高農產品質量、確保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提高農產品的信譽度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沒有農業生產的標準化就沒有產品的標準化,就沒有“兩型農業”的比較效益和競爭優勢,也就沒有農業的“兩型”發展。(p130)標準化生產體系的建設要緊緊圍繞農產品質量為核心,加強農業投入要素、產地環境、質量以及生產過程的管理與標準。
以農產品質量為核心的標準化生產體系的構建由農業安全標準和農業品質標準構成,貫穿于農產品生產的各個方面。標準化生產體系的建設首先要構建一套系統完備的農業安全標準,并推進安全標準體系與國際接軌。其次要推進農業標準化進程,農產品生產種類龐大,各地方要有具體實際的標準,做到規范化、標準化、秩序化以及常規化。再次,提升監管能力,設立好一套科學的監督管理體系,是農業標準化生產體系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最后,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生產安全應急管理中心,尤其是在應對氣候急劇變化以及外來物種入侵方面。
2.環境保護:污染防治體系的首要原則
面對中國農業生產的特殊國情:自由散漫的小農生產以及農業勞動力老齡化,污染防治體系的建設要以環境保護為首要原則,推動農業生產持續發展,要在國家層面上統籌協調、建立有力的支撐體系。(p151)
其一,要提高防治技術能力,從生物技術、污染排放技術、新能源技術、無公害生產技術等方面入手,一方面消除現有污染面,另一方面解決污染的源頭。其二,要加強市場調節,生產、流通和銷售都需要充分發揮市場的優勢,推動農業生態服務的社會化。不僅能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還可以拓寬發展生態農業的資金渠道。其三,調動全社會積極參與,污染防治是一個全社會的系統性工程,單靠某一組織或者政府,只能起到短暫的作用,而不能使之長續良好的發展。其四,推進頂層設計,做好制度保障。污染防治也需要系統的制度進行規范和約束,在污染防治的過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其五,發揮財政主導作用,加強對基礎設施的投入,以及對生態農業的補償等,引導農民綠色生產。
3.種質資源:資源保護體系的核心要素
中國農業歷史悠久,物種資源豐富,僅栽培植物就有1200多種,主要栽培植物有600多種,農作物種質資源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主要的大江大河卻在工業化和“工業化農業”的進程中遭到了污染,種質資源的保護面臨著巨大的威脅,因此,要構建以種質資源為核心的資源保護體系。
首先,要做好良種培育和技術推廣工作,傳統農業中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生產要素的長期不變,良種的出現是突破傳統農業發展瓶頸的關鍵一步。同時要做好技術推廣工作,做到有技術可用,以及技術“有用”。其次,構建好品種評價體系,確立好良種的標準,不能只關注產量也不能只關注質量,良種必須同時滿足產量、質量以及可持續的要求。再次,建立瀕危物種管理體系,完善瀕危生物物種的保護管理是以種質資源保護為核心的生物物種資源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建設生物物種資源信息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保護種質資源中的作用,打造物種資源共享平臺,更有利于物種資源相關信息的傳播,以信息傳播帶動生物資源的保護以及開發。
三、“兩型農業”生產體系建設存在的短板
今年我國糧食生產有望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牢牢守住了糧食安全的底線。三季度,綜合反映農業經濟的中經農業景氣指數為99.5,在二季度比一季度顯著回升的基礎上,三季度再比二季度回升1.1點,構成農經景氣指數的農業生產、投資、收入、出口等6項指標均不同程度回升。但是在“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還是存在著短板,如科技與農業生產聯系不緊密、未發揮有效的市場機制、社會化服務體系尚待完善、資源利用率低、環境破壞嚴重以及農業人才不足等。
1.科技與農業生產聯系不緊密
盡管中國農業科技成果眾多,然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卻僅占四成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轉化率排名十分靠后。總的來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方面,西德、英國、法國約為50%~60%,美國可達80%~85%,而我國約為30%~40%。科研成果與農產品實際生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脫節,未形成良好的產學研機制。“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取得了一大批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然而成果轉換率仍然不足。
其一,這與農業科研成果周期長、試錯成本大有很大的關系,企業不能有效將農業科技成果進行轉換,其原因總體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企業沒有科研實力開發,企業一是沒有相關專業的人才,人力資源匹配不足;二是沒有與之配套的實驗室,科研對實驗室的要求極高,若無相應的實驗室或實驗基地,則科研工作無法展開。另一方面,研發周期長、成果轉換時間長,企業不愿意承擔試錯成本。
其二,科研評價標準和導向有很大關系,科研院所的破‘五唯’問題還沒有充分貫徹和落實到位。就種業方面的情況來看,從事面向國際前沿的基礎性或應用基礎研究,主要看論文的水平和影響因子;而從事育種工作的科技人員,最主要考核的,應是能否拿得出符合生產和市場需求、經得起生產檢驗和農民歡迎、能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品種。但目前,種子科研的導向是做項目、發論文,企業的導向是可推廣、能掙錢,這種錯位阻礙了種企創新主體地位的形成。
2.社會化服務體系尚待完善
當前中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嚴重滯后,造成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最后一公里”、農產品買賣難等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信息不對稱。中國農業以小農為主體,存在市場需求信息獲取不及時、農產品買賣難、專業知識不足等問題。在生產環節,“兩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面臨最大的困境是信息化的困境。在市場化、信息化的社會,農村處于市場邊緣,不能滿足農產品在大市場流通的需求。農民了解不到市場的最新、最迫切的需求,加之農業生產周期長,要綜合考慮氣候的變化、土壤的適應力等問題,往往會出現生產滯后于需求的現象。
3.資源利用率低、環境破壞嚴重
資源利用率低可以體現在水資源、土地資源和化肥、農藥利用率三個方面,就目前的數據來看,2018年、2019年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分別為0.554和0.559。盡管有效利用系數有所提升,但并不是很高,意味著有44%的水在灌溉過程中被浪費掉了。化肥、農藥的利用率僅達30%和40%,比發達國家低一半,而被浪費掉的將近60%的農藥,殘留到了農作物上、土地里以及江河湖泊中。土地是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物質條件,(p53)中國人均耕地面積為1.35畝,但中低產田占總耕地面積的70%,優質耕地面積少,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荒漠化嚴重。
由于化肥、農藥過量使用,加之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資源化利用率不高,漁業捕撈強度過大,農業發展面臨的資源壓力日益加大,生態環境亮起“紅燈”,我國農業到了必須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的新階段。
4.農民內生動力不足
農民是生產活動的主體,是“兩型農業”生產體系建設的關鍵性因素,然而現在的“兩型農業”生產體系難以建立的原因就有農民內生動力不足,不愿意輕易嘗試新的生產方式。其一,農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不能掌握現代農業技術和經營理念,同時也未受到過專業的農業知識和農業技能培訓,對新事物接受能力不足;其二,農民尚未體會到“兩型農業”的“有利性”,費孝通和舒爾茨都認為,要激發農民的內生動力,首先要讓足夠的“有利性”去刺激農民;其三,缺乏專業人員引導農民行為,農民的生產活動大多都是按照傳統的生產技術進行生產;其四,農民的科學素養跟不上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再加上以小農為主的農業經濟,目光比較短淺,關鍵時刻不肯舍小利。例如許多果農收入不高的原因并非是氣候、物流等條件的限制,而是其不愿意用較高的成本種植新的果樹品種,而原來的果樹品種質量不高,在市場上不受歡迎,因此果實的價格自然而然就低。因此,要對農民進行相關的教育培訓,提高農民接受農技農機的能力,使現代化農業體系的主體成為“現代的”農民。
四、“兩型農業”生產體系實現路徑
1.推動技術協同創新,提高科技貢獻率
發展“兩型農業”的核心是科技創新,但是目前科技創新與農村農業的融合出現了許多問題,農業科技貢獻率低、企業投資回報率低、農民嘗試率低。要化解這些問題,僅僅是增加對農業農技的投資量是不夠的,現在的問題是科技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
要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產學研機制。許多研究機構、研究所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產出的研究成果,并未出現在農民的實際生產中。而往往農民有時迫切解決的問題,例如生產過程中的灌溉、除蟲、養護,加工過程中如何做到效率最大化,流通過程中的冷鏈保鮮技術問題等等所獲得的科技創新上的幫助不大。因此,要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產學研機制,由企業、學校或者政府主導的研究項目,一對一研究具體某個區域的農業發展,提高農業科技的貢獻率。
2.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形成兩型農業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撐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健全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效的聯系在一起,提升生產托管對小農戶的覆蓋率。農業社會化服務是一個過程,其目的是為了滿足農業生產經營流通的需要而提供相應的服務。目前,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夠完善,民間社會服務性組織積極性低。相關主體未能發揮有效的作用,相關農產品龍頭企業未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為農民服務的意識不高。農業的社會化服務從需求端的角度出發,應該包括產前服務、產中服務以及產后服務,針對不同的服務需求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提高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質量。
其一,產前重點推進農業技術服務。農產品產出前,企業和政府應該注重對農民進行相關的生產培訓,結合氣候、新的品種以及市場的需求等,為農民提供種植作物的方向;敲定好方向后,再結合不同的種植作物,提供和推廣相應的農業技術、農業機器。破除傳統的種植觀點,將經濟效益最大化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宣傳相關知識。
其二,產中注重安全生產、金融服務。農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病害蟲以及防疫,因此在其生產過程中普及相關防蟲防疫的知識,并督促農民將相關防害工作落實到位是一件要事。同時,在生產過程中,尤其是種植大戶,可能會遇到現金流短缺,需要金融服務的情況,政府和銀行應該綜合多方面的考量,對農民尤其是種植大戶的放貸門檻適當降低,對“兩型農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某些企業,給與一定的政策優惠。
其三,產后推進物流以及銷售服務。農產品在其流通過程中出現的損耗,除了運輸過程中的必要的磕碰,更多的會由于冷鏈技術不到位造成農產品的變質、腐爛。因此,農產品能否做到效益最大化離不開物流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冷鏈物流能力的提升。而當產品投入市場前,應綜合考慮市場的需求情況,分不同的檔次對產品進行不同的包裝和定價,實現農產品差異化銷售。
3.推動資源要素循環,構成開發與保護的有機統一
2017年,農業部在《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農業農村經濟工作要以優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重點,著力培育新動能、打造新業態、扶持新主體、拓寬新渠道,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
我國實施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目前,高標準農田已建成7億多畝,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超過10億畝。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正在扎實推進,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已批準創建62個、認定20個國家級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正在扎實推進,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已批準創建62個、認定20個國家級產業園,各地共創建1000多個省級產業園和一大批市縣級產業園,進一步促進產業融合。
4.創新職業農民培育機制,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兩型農業”生產體系對農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備現代農業理念,針對目前農民的現狀,要加大對職業農民培育的力度。首先,發揮典型示范的作用,充分調動農民的兩型農業生產積極性,在典型示范環節,大力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和設備,讓農民體會到其中的有利性;其次,深化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的選拔機制,推動農業專業大學生走進下鄉下村、入地實踐,發揮其專業的優勢;再次,培養農業技能人才,發揮由點到線到面的農業技能傳播途徑,先發展少部分的農業技能人才,再用這些人才教會其他農民相關技能,用最小的成本帶來最大的效果;最后,加大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這樣就能促使農村的勞動力能夠在城里有立足之地,先進農機解放的勞動力才有釋放的空間,這是成本最低、收效最長的舉措。
5.打造特色農業品牌,以優勢品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在構建“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過程中,不應一刀切或者全盤吸收其他地區的經驗,應該結合當地的特色,發展特色農業,打造特色品牌。要做到良中選優、優中選精,就要在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同時,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石門橘子、安化黑茶、古丈毛尖等,從生產到加工到銷售,層層打造。一方面,要結合數據調查,分析確定特色品牌的特色之處,結合當地強勢景點、人物或者主要作物等,確定好能讓人印象深刻的品牌;另一方面,既要有特色又要保證質量,引導農業生產向綠色、健康和可持續方向發展。同時,注重講好當地農業故事,加大對特色品牌的宣傳力度,做好口碑特色農業品牌。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