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作通訊》2021年第1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全會還專門對文化建設進行了部署,提出今后五年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即部署三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三是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落實到鄉村文化振興,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根
脫貧攻堅以來,鄉村人民的文化生活發生了較好的變化。村里有了各種各樣的培訓中心、技能中心和村民學習娛樂場所,農民書屋、文化長廊等文化平臺載體也大多建成啟用,村民們不僅學會了運用智能手機看抖音、逛淘寶,更學會了通過電商平臺與全國各地的人們做生意,推介自己的鄉村“品牌”。但當前,我國文化建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尤其城鄉之間差距仍較明顯。由于文化建設既“虛”又“實”,“虛”是指文化建設不像經濟建設那樣可以立竿見影,通常需要多年的耐心培育才有效果;“實”是指文化雖然看似無形,但實際上可以發揮凝聚人心、塑造鄉村共同體的強大功能。目前在鄉村脫貧攻堅體制中大多“重經濟、輕文化”,更注重經濟建設,而忽視文化傳承,因此使得鄉村文化發展遭受冷落而流于形式。
但正如費孝通所說,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就在鄉村,“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所以要特別強調農耕文化的傳承與提升,絕對不能因為現代工業化而全盤接受西方的工業文明。
振興鄉村文化是在保持鄉村特質的基礎上,將現代性因素融入到鄉村文化之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找到新的生長點,實現其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以重塑的方式留住農耕文明,留住與農業生產生活相關的文化記憶和文化情感。其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完全可以和現代文明和諧相處,相得益彰的。尊重村民的風俗習慣、保護并善于利用鄉村固有的文化傳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尤其關于鄉村的移風易俗問題,一定要以尊重傳統文化為前提,充分發揮鄉村社會組織的自治勸導作用,對農民那些世世代代傳承的民俗習慣有敬畏之心。
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魂
鄉村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應是滿足農民的精神需求,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鄉村文化建設不能僅停留在舞臺上、屏幕里,文化更要滲透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成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提高,建立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開展“菜單式”“訂單式”服務,改善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文化服務內容單一、與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存在矛盾、部分資源閑置等問題。現在往往一談到鄉村文化建設,我們馬上會想到建設一批文化小廣場、小長廊等,并在其中植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文化要素,毫無疑問這些標識、標語確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宣傳效果,讓大街小巷的農民都能看到。要讓核心價值觀的理念自然而然地融入農民日常的生產生活,不是被迫學習,而是主動靠近;要轉變核心價值觀在我國鄉村的傳播途徑與方法,在充分了解把握農民的心理、行為習慣、思維模式、現有價值觀念的基礎上,采取適合鄉村特點的各種有效形式,激發農村傳統文化活力,不斷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依靠社會力量,發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使村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優質文化服務的需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體系與行動體系結合起來,使大主題在小活動中真正落地生根,從而提高整個鄉村社會的文明程度。
健全鄉村文化產業體系,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翼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作為上層建筑重要內容之一的文化,更不能脫離經濟基礎單獨存在,因此文化與經濟其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文化產業既有意識形態屬性,又有市場屬性。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屬性決定了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要堅持“守正”,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但同時,文化產業是以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消費為核心的經濟活動,具有市場屬性,應遵循市場規律,通過創新等手段不斷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文化消費需要。在鄉村文化產業建設中,一定要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發動農民廣泛參與,增強農民文化認同感,給農民充分的話語權、自主權,提供和生產更多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農民群眾真正成為鄉村文化產業的創造者、參與者、受益者。
在深入挖掘傳統特色鄉村文化的基礎上,通過盤活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一方面要自我提升,即“促進傳統工藝提高品質、形成品牌、帶動就業”,在傳統工藝基礎上打造品牌;另一方面要向外對接,“促進文化資源與現代消費需求有效對接”,即以現代城市居民需求為導向,立足于市場需求進行文化產品的開發,在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信息技術飛速普及的背景下,實現文化、旅游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傳承提升繁榮鄉村文化意義十分重大。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如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如何深度挖掘鄉村人文、自然資源,充分利用科學技術手段,打通文旅產業鏈條,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農民熟悉的鄉土氣息實現傳播,將成為未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