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國小村》有感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這是陳錫文主任對十八洞村完成脫貧攻堅、走向發展致富之路的評價?!洞髧〈濉芬粫m是對十八洞村脫貧攻堅經驗的總結,實則是全國實現脫貧攻堅的縮影,在黨的領導下,扶貧干部、貧困群眾、社會力量等堅持不懈努力,創造了脫貧攻堅的“中國奇跡”。本書內容詳實,本報告主要從精準脫貧思想中的產業扶貧思想在十八洞村的實踐運用進行具體的闡述。
一、主要內容
本書將十八洞村這一“小村”的變化放在“大國新時代、新格局”下,對十八洞村脫貧攻堅中扶貧工作隊、產業經濟、村莊治理、文化、社會結構、生態環境六個方面進行了梳理論述。并總結了十八洞村可借鑒、可梳理的模式。
1.大國背景
精準扶貧的國際背景。貧困問題是全球性問題。聯合國自1979年起,每年都會舉行以消除貧困、饑餓有關的主題紀念活動。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作為人口大國,中國實現脫貧,不僅是對中國人民莊嚴的承諾,也為世界提供扶貧經驗。同時,發達國家等脫貧的成功實踐也為中國的脫貧攻堅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貧困治理問題是世界性的、是人類面臨的共同的挑戰,需要全世界人民攜手團結起來,共同消滅這個制約世界發展、影響和平的不安定因素。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千年夢想,是人類奮斗的目標,更是人類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只有妥善解決貧困問題,人類才有光明的未來。中國愿攜手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構建一個遠離貧困的美好世界。
國內背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需要。2012年12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泵鎸Τ青l之間收入水平、生活條件、醫療保障之間的巨大差距,實現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脫貧不但是艱巨的任務,也是實現小康社會的現實需要。打贏脫貧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必須要創新,扶貧方式、幫扶思路和措施、指導思想等方面都要創新,要改變貧困群眾等要靠的落后思想,要扶持他們自主脫貧的意識,要在扶貧實踐中探索治理貧困“良方”,促進貧困地區的發展。
亟需解決產業扶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雖有顯著成效但仍出現許多問題,包括項目資源浪費、缺乏監督管理機制等。第一,個別項目的益貧性不足。在產業扶貧的實踐中,基于種種原因,產業發展沒有真正幫助貧困群眾,出現“扶富不扶貧”,在某種程度上使貧富不均的現象更加突出,導致國家資源的浪費。第二,某些地方的政府主導性太強且缺乏監督機制。政府掌握著絕大多數扶貧資源,因此順理成章成為產業扶貧中的主角,一旦政府抽身,扶貧產業便無法繼續發展。同時,作為確保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轉“輸血”為“造血”的產業扶貧需要科學合理的選擇當地的扶貧產業,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無論是縣級還是鄉鎮產業規劃,都需要科學的管理。第三,某些產業扶貧項目缺乏對市場規律的研究和把握。很多地方在發展產業扶貧項目時缺乏市場需求,盲目選擇扶貧產業進行投入,要么質量差導致價格低,要么產品供給大于市場需求而損傷農民的利益,要不產業項目夭折。最后,在實踐中,貧困農戶在產業扶貧實踐中的意愿不強,弱勢地位明顯。
2.“小村”經驗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十八洞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思想,十八洞村作為全國12.8萬個貧困村中的典型村,長達七年的扶貧工作取得了十分顯著的變化。在精準扶貧實施之前,十八洞村作為深度貧困村,該村及其村民已長期陷入貧困狀態,村民的物質貧困與精神貧困問題十分顯著,“等、靠、要”思想嚴重制約著村民的生存與發展,貧困已成為當地的生活常態。
村容村貌從房舊屋破、人畜共居到干凈衛生、獨具特色的現代化村寨。產業從傳統種養、靠天吃飯到“飛地經濟”“四跟四走”“生產互助興產業”等模式,發展特色產業,增加造血能力。本地人語言、技能、服飾、價值觀念等發生改變,從習近平總書記剛來十大洞村時語言不暢到幾乎人人都會普通話等。社會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精準扶貧前勞動力外出務工,十八洞村開始發展起自身產業后本地勞動力回流、村外人口流入;以務工及農業為主的就業到一二三產業就業人數增多、機會增多。治理結構從傳統熟人社會向多主體熟人社會的轉變帶來的自治,以及向基層黨政領導的多層治理的轉變。
十八洞村的經驗體現在產業發展方面,一是要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加快村民脫貧致富的進程。十八洞村因地制宜發展苗繡、獼猴桃、黃桃、山泉水等特色產業。二是在產業扶貧基礎上發展新職業,加快社會結構的變化。該村實施精準扶貧以來,資源優勢的發揮一方面帶動了當地特色產業的創新發展,另一方面召回了大量外出人員并進行返鄉創業。三是扶貧先扶志。,十八洞村的扶貧干部對全體村民進行了思想工作,憑借“群眾思想道德星級化管理模式”激發村民的內生力量,逐漸使村民克服了長期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實現了“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態度轉變。
二、我國產業扶貧發展歷程
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省清遠市連江口鎮連樟村考察時的講話中指出:“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碑a業扶貧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提高貧困地區群眾抗風險的能力,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增加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實現全面小康。
1.“救濟扶貧”階段(1955年1977年)
盡管在 1955至 1977 年這一階段沒有提出專門的、規模性的扶貧計劃或項目,但這一階段尤其是人民公社時期在農村公共事業和社會保障上取得的顯著成就,以及對窮社、窮隊和貧困戶生產的扶持都構成了后續產業扶貧的歷史基礎。本階段有針對性的扶持窮社、窮隊以及貧困戶生產,此時,產業扶貧的方式以“農貸扶貧”、“救濟扶貧”為主。
一方面,依托集體所有制在土地占有和勞動力投入方面的優勢,在全國范圍開展大規模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的水利設施和交通條件。灌溉面積從1952年的 1995.9萬公頃增加到了1978年的4488.8公頃,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全國公路通車里程較50年代初期增加了9倍。另一方面,有針對性的扶持窮社、窮隊以及貧困戶生產。一是對窮社、窮隊的扶持。1959 年,鑒于人民公社之間存在較大的窮富差別,毛澤東提出扶持窮社、窮隊的建議。據此建議,當年經濟建設支出中增加了 10 億元用于支持窮社、窮隊發展生產。這項中央財政“支援農村人民公社投資”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前,奠定了中國財政扶貧的基礎。二是對農村貧困戶生產活動的扶持,直接對貧困戶生產活動的扶持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之前,主要有農貸扶貧和救濟扶貧兩種方式。
2.國家經濟體制改革下的農業產業扶貧階段(1978 年至2001年)
這個階段同時也是專項扶貧與農業革新發展的開端,農村土地經營方式、農產品交易制度的改革以及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黨和政府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開啟對老舊生產關系的改革,以及持續處在一連串對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階段和相關方面的基礎上不斷改革經濟體制,促進農業產業發展。這項改革是在我們黨和中央指引下逐步規劃完成的,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修正和進步。
一方面,農用土地管理方式的改革促進了農業產業的發展。1978 年后,農村家庭在生產合同、房屋承包等具體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逐步明確了土地承包和與其相關的行政權利。同時農民在購買農業機械后,開始經營個體公司和服務業。這樣的行為產生了個體經營者和家庭經營的嶄新方式,讓農業產業迅速發展了起來。另一方面,農業產品貿易體制的改革提高農業產業商業化水平。發布的所有中央一號文件在 1982 年至 1985 年間,都在不同程度上調整了農產品封閉流通制度,逐步形成了途徑多、中間環節少、開發類型全的流通體系;改革了農產品購銷價格制度,一步步對農產品價格有所放松,建立了農產品市場體系;成功地進行了重建農業產業生產結構,使農業產業進一步商業化,增強了生命力。最后,規模使用專項資金支持最困難區域的農業產業發展。通過改革農用土地體制、市場體制和就業體制,促進農村農業產業發展,減輕農民貧困,開始動用專項資金支持一些極端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
3.開發式扶貧階段(2002年至2011年)
本階段通過產業項目的實施進行扶貧,改變以往瞄準個人的救濟式扶貧,進行區域瞄準的工業產業扶貧。從中共十六大開始,黨中央提出并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了重要步驟來減少扶貧困難和發展農業產業扶貧。在本階段,將三農中仍存在的“頑疾”作為施政方略的重中之重,創造農業和農村工作新局面。
首先,調整貧困地區的農業產業結構。在農業產業扶貧的這一時期,農業部門開始通過加工、轉換和擴大出口來增加農民的農業產業收入,指導農民在農業市場上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指南。其次,研討貧困地區農業產業模式的創新。在這一階段,相關農業產業的政府部門提出了農業產業市場導向,這是基于科學技術和農業現代化的理論之上得來的。最后,加大對貧困地區扶貧教育和培訓的投資。通過提高人口自身努力的潛力發掘作為起點,農業產業扶貧舉措與促進村莊和就業轉移培訓相結合。它還支持在貧困地區實施精準扶貧措施,促進農業產業機械化,提高農業產業勞動生產率。
4.產業精準扶貧階段(2011 年至2020年)
我國農村貧困問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十八大以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沖刺期,以粗放式、單一式為特點的扶貧模式已經走到盡頭,尤其在經濟增速放緩,社會、生態發展失衡等問題日益突出的新常態下,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必須運用系統思維來提高農村綜合發展水平,讓農村貧困群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得到保障。與傳統“輸血式”扶貧模式相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最大的進步在于從整體上提升“肌體”的“造血”能力。
第一,本階段切實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提升農村群眾增收能力。發展產業就是要建立“帶貧”的機制,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發展適當的產業項目,防止步入扶貧“養懶漢”誤區。第二,產業扶貧到戶到人、提質增效。建立了貧困戶發展指導員制度(到戶幫扶干部),指導員需要分析和明確貧困戶產業發展的困難之處,比如缺資金、缺技術、缺勞動力、缺銷路,然而提出有針對性的發展指導,并幫助貧困戶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問題。第三,綜合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就業扶貧等多種手段強化人力資源開發。
三、產業精準扶貧思想在十八洞村的實踐與發展
十八洞村產業扶貧工作在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的指引下進行了豐富的探索與實踐,積累了寶貴的貧困治理經驗。在習近平產業精準扶貧思想的指引下,十八洞村產業脫貧取得巨大的成功。
1.人本思想:外來因素激活群眾內在動力
人才在發展精準特色扶貧產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繁榮鄉村鄉土文化有著示范和帶頭作用。習近平同志強調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的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斷使我國的人民逐步脫離貧困、提高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因此,實現產業扶貧的目的是為了人民。2018年2月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強調“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在人的觀念、能力、干勁。貧困地區最缺的就是人才。”在脫貧攻堅進程中,鼓勵、引導貧困群眾積極參與貧困治理工作是黨的各級扶貧干部的責任。十大洞的人才可以總結歸納為三類:外來人才、扶貧干部以及當地人才,三類人才共同發力助力十八洞村產業發展。
首先,社會結構變化吸引外來人才就業,這些外來人才可以分為扶貧干部與外來就業人才。(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外來就業人口增至六七十人P160)外來就業人才給十八洞村注入了巨大的生機與活力,帶來了新職業、新氣象與發展新機遇。其次,產業扶貧不僅僅要求農村基層的黨員干部要懂農村、愛農村,要深入扶貧工作的前線了解農村,還要求他們在黨的領導下,善于通過經濟手段發展扶貧產業幫助農村脫貧致富。所以,鼓勵和選派一批愿意扎根農村脫貧致富的年輕干部、復員或轉業軍人、大學生等人才到貧困村工作,服務貧困地區。外派下來的扶貧干部起到了人才銜接的關鍵性作用,先后三任政府干部進村,分三個階段開展不同工作,每個階段對應的扶貧工作隊實現專長與脫貧攻堅任務的動態協調。扶貧工作隊在助力十八洞村產業發展問題上花了大力氣、下了狠功夫。
最后,當地人才在扶貧干部以及外來人才的改變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價值觀念實現從“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轉變;提高溝通能力、外界信息獲取以及內部信息外傳的能力;深化技能學習,包括繡娘培訓、個別特殊群眾針對性職業技能培訓;教育:學校教育提質,更注重子女教育問題,家風教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多方位的教育,全面提升個人素養;組建“十八洞村青年民兵突擊隊”,激發團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同時許多回鄉人才不僅回家鄉尋找致富新機會,同時也發揮自己的能力成為了村青年干部,為民眾辦事,報效家鄉。
2.要素激活: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2016年7月,習近平在寧夏考察時的講話中,指出“好日子是通過辛勤勞動得到的。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十八洞村雖地理位置偏遠、自然條件惡劣、信息閉塞、觀念落后、人力資源缺失等,但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此條件下擁有許多的內部資源,同時精準扶貧背景下帶來豐富的外部資源,十八洞村充分利用外部資源激活內部資源,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十八洞的內部資源包括:種植獼猴桃、油茶、養殖蜂蜜有一定優勢、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苗繡加工傳承、豐富的山泉水等,外部資源包括扶貧干部、政策支持、社會力量。首先,在扶貧干部不懈堅持下,分類、分步驟、有計劃的利用本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包括:獼猴桃種植、養蜂業、苗繡加工等,同時利用當地自然資源發展旅游業。十八洞村的產業扶貧,遵循市場引領,把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民緊密聯系到一起,形成產業扶貧合力格局。其次,利用政策支持,發展特色產業時,提供技術平臺與貸款渠道,助力特色產業脫貧發展。同時加大對當地人才的技能培訓,有針對性的對提高核心產業技能掌握的量與質。最后,引進社會力量,以本村為主體,新增山泉水產業。與以前發展產業的范式不同,十八洞村堅持自立山泉水品牌,打造出了“十八洞山泉水”這一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金字招牌,使村里每年按“50+1”的分紅模式獲得了長期固定的收益。
3.實事求是:漸進式發展特色產業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強調扶貧要實事求是,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十八洞準確落實這一指示,產業發展漸進式而非不顧實際情況的飛躍式,將產業發展分為了兩個階段,在精準脫貧摘帽前,屬于探索階段,主要任務是彌補產業發展短板、找準產業發展優勢、構建產業發展基本框架。在種養業、養殖業、旅游業、苗繡加工產業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就。2017年至今,產業結構調整與確立階段。確立核心產業(旅游、獼猴桃種植、養蜂產業、苗繡加工);成立合作社(養蜂、苗繡);新增山泉水產業;新興產業協同發展。
劉建武指出:打好脫貧攻堅戰,既要有“短平快”的項目,讓貧困人口快速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同時更要有長遠的打算和目標,以具有競爭力和自生能力的中長期產業發展,助推貧困群眾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致富之路。十八洞村沒有一味追求短平快,而是實事求是漸進式發展自身產業,走可持續的產業發展道路。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