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長子中:城鎮群協調發展需要什么?

[ 作者:長子中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04 錄入:吳玲香 ]

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人類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理念的客觀性表明,理念變革、創新的必然性和絕對性。理念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遠不變的。客觀事物是在不斷運動、變化的,作為客觀存在反映的人的理念,必然也要隨著客觀事物的發展而發展,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當前作為我國城鎮化主體形態的城鎮群,在推進協調發展過程中也需要創新發展理念。

一、新常態下,單個城市發展必須依托更大的發展空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按照多數學者的研究,以“地方競爭”為主的發展模式推動了我國各地經濟快速發展,但在發展的背后,是資源大量消耗、產業同質同構、環境污染嚴重,這些已經且將進一步對各地經濟增長造成強約束。由于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有限,加上要素成本快速上漲,加快轉型迫在眉睫!

第一,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城市政府不顧資源稟賦,以GDP為大,相互間不遺余力惡性競爭,大力發展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項目,使得資源大量消耗、土地變得稀缺、水電路氣緊張,單個城市本身承載力變小,面臨各類資源重大約束,阻礙了單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發展,需要通過城鎮群的空間載體,解決單個城市發展面臨的資源、空間約束,實現發展空間突破。

第二,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當前以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為主的傳統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各地已由開放之初的“投資饑渴”,轉為相對過剩,特別是爭搶項目、投資下的產業同構,導致同一區域內大量產能過剩,許多大宗產品產量或產量增速接近峰值,過剩明顯,耐用消費品普及程度達到很高水平,需要進行產業轉移或產業轉型。

第三,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已成為各地城市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不少城市不遵循自然規律,突破生態紅線的剛性約束,導致空氣質量變差、自然植被覆蓋率變低、濕地面積銳減、生態多樣性持續減少,生態超載十分嚴重。一座城市不是一個孤立、封閉的體系,而環境污染的外部性,迫切需要區域內的各地城市聯起手來協同應對,需要創新城市發展。

從以上分析可見,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各地城市正面臨著一系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特別是在單個城市經濟活動達到一定的增長邊界,單個區域內的資源已難以支撐其可持續發展時,就必然要跨越其行政邊界,在更大范圍、更大地域、更廣空間內配置資源,開拓和組織市場,這就對整個大區域內的資源共同利用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說,新常態下,單個城市施展騰挪的舞臺或承載其發展的舞臺瀕臨“塌陷”,要發展必須依托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就是必須和同區域的城市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因為從理論到實踐都充分證明,一個內部經濟發展協調的區域可以使區位、生產要素和產業結構等通過合理分工協作,克服單個行政區在資源、空間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實現規模經濟和集聚效應,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共同發展。

二、推進城鎮群協調發展,亟需創新發展理念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一切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沒有理念的創新,就沒有思路的創新。思路決定著發展路徑,反映著發展方向,影響著發展成效。一句話,沒有理念創新,就沒有推動城鎮群協調發展的動力。

理念創新即理念的創造革新,就是改變人們對某事物的錯誤的、背離時代的或不利于實踐的既定看法和思維模式,換一個新的觀察角度,得出一個新的結論或形成一個新的觀點,從而采取新的態度和方法去行為的過程。

首先,推進城鎮群協調發展,要樹立辯證理念。

一個城市的發展,從來不是封閉孤立的個體,它與其周邊廣大的區域及其他城市有著密切的聯系,是與相鄰相近城市的交融和共生,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共同體或集合體。城市作為人口和產業在空間高度聚集的集中地,其發展的過程也是城市與其所影響的區域或其他城市間不斷交流、發展、壯大的過程,并且隨著生產力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這種相互聯系的強度越來越大。特別是全球化的今天,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一定地域上的城市空間體系也越來越復雜,城市在經濟發展中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城市與區域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城市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一定的地域范圍,城市與區域正在形成相互融合的地域生產綜合體。整個區域空間結構也由離散型、極核型向點軸型、網絡型演變。固然在現有體制下,“行政區經濟”GDP導向下的城市間互相競爭,通過對經濟資源的爭奪來實現利益最大化,但單個城市與相鄰城市并不是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關系。根據博弈論的觀點,單個城市與相鄰城市可實現1+1??2的效果。所以,必須摒棄以鄰為壑、各自為政、畫地為牢格局,跟上時代發展趨勢。為此突破零和思維,變競爭為合作共贏,和相鄰兄弟城市協調發展,在協調中推進發展,在發展中促進協調,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并將比較優勢轉化為合作動力,從而推動城鎮群協調發展。

其次,推進城鎮群協調發展,要樹立系統理念。

系統論作為當前認識和分析事物的重要方法論,為更科學地考察城鎮群協調發展的內在規律提供了理論基礎。依據系統論的觀點,城鎮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若干不同性質、類型、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子系統)在核心城市的帶動下,通過廣泛、密切的經濟和社會聯系(系統內相互作用關系)所形成的城市集合體。從系統論的方法看,城鎮群協調發展就是要使城鎮群整體系統與子系統、子系統與子系統之間協調發展,以及各子系統或元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態勢。按照弗朗索瓦?佩魯等人的增長極理論,經濟總是在少數區位條件優越的點上發展起來的,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達到城市承載邊界后,就會出現人口擁擠、資源稀缺、空氣污染、住房交通成本高企等“城市發展病”,也即所謂的規模不經濟或邊際收益遞減現象,此時核心城市若再自我封閉、畫地為牢,固守強大的行政壁壘,施行“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發展方式,則會呈現“內卷化”發展趨勢,越發展,負的勢能越大,越拖累其發展。此時就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打開視野、創新理念,用思想改變思路,用思路推動創新。所以就需要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思路,與周邊城市協調發展,按照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和資源稟賦,按照首位城市、次中心城市、一般城市等圈層系統,使每個等級城市合理地承擔其在整個區域系統(由處在不同層次上的許多子系統或子子系統構成)中的分工職能。同時,使各城市分別發展不同的經濟與產業體系,形成由點到面、由面到圈、由核心到外圍的相關城市之間分層次、分類別、分階段、分梯度的階梯性、網絡型相關聯的協同發展,解決各城市經濟與產業“同構化”的問題,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體系,從而實現區域、企業、產業的共同繁榮。

再次,推進城鎮群協調發展,要樹立整體理念。

城鎮群是一定地域上集聚形成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城市的總稱。

土地、空氣、河流等自然資源環境是單個城市或相鄰城市發展所依托的基礎。一條河流污染了,帶來的是整個流域的污染和整個流域水環境、水生態的破壞。區域內任何城市都不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比如,區域內衍生了大量區域公共問題,如基礎設施、流域治理等,具有很強外溢性和輻射性,如果執守“本位主義”,追求局部利益甚至不惜損害整體利益與“分工不合作”,將造成“兩敗俱傷”或區域整體損傷。只有通過跨行政區的聯合行動,才能有效解決這些復雜的公共問題,實現更大范圍的優勢互補和互惠互利,范圍越大,其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可能性就越強,合作效應的輻射作用就越大,最終實現區域內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的步伐也就越快。推進城鎮群協調發展,各城市都要樹立整體理念,樹立開放的大市場理念,樹立良好的政績觀、發展觀、道德觀,一切著眼于發展,一切著眼于協調,一切著眼于從發展主體轉變為推動發展的主體,改變單一發展偏好,打破路徑依賴,互利共贏,從而形成集聚經濟、規模經濟,實現城鎮群內各城市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基礎上的整體協調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階段,推進城鎮群協調發展意味著彌補短板和薄弱環節,并從中拓寬發展空間、尋求發展后勁,實現城鎮群全方位的均衡協調發展,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總之,理念創新是最大的創新,只有進行理念創新,才能解決城鎮群協調發展中存在的各類問題。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社會科學報》總第1515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影音先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 色吧福利视频导航 | 久久综合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一区 |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