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經濟低迷,給本來就不景氣的農業經濟改革雪上加霜,從2015年上半年相關農業企業的經濟數據來看,農業企業的各項經濟指標有望在下半年企穩,2016年中國農業經濟指標將全面向好,中國農業的春天將全面到來。期間,對于雄心勃勃的農業產業化企業、農業合作社、農業生產者來說,既面臨著難得的趨勢向好的重大利好又面臨著轉型升級帶來的艱巨挑戰。
2016年中國農業發展的四大新趨勢
趨勢一:農業產業化企業的發展呈現集約狀態。中國的農業產業化企業發展一直相對其他行業企業比較落后,隨著未來大規模農業生產的實現,產業化企業的聚集程度將越來越高,行業企業整合力度加強,繼而形成一批具有產業鏈和價值鏈整合運營能力的產業化企業集團,很多地方性中小農業產業化企業將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兼并重組對象。在這里,我們給中小農業產業化企業提個醒,要么抓住時機進行大農業產業布局,要么提高自身品牌運營和市場運營能力,提升企業價值,否則將在中國新一輪的農業變革中出局。
趨勢二:大規模農業生產將走向真正落實階段。多年來,習李新政一直提倡規模化農業生產,然而,到具體落實階段卻障礙重重。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農業生產的專業化、科學化、企業化管理與運營已經提上議事日程,那些不具備農業生產專業能力的農民將通過市場手段改變其農民身份,中國將形成一批類似于產業工人一樣的農業生產的新農民,他們具備農業生產的專業能力。這給農業企業和農業合作社提供發展良機,雖然中國尚未提出西方的農場式生產經營,不過中國特色的農場將成為最基本的農業生產單位。家庭農業生產將退出歷史舞臺。
趨勢三:農業相關品牌將成為中國品牌力量的新軍。中國制造品牌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品牌集群之一,然而,中國農業相關品牌卻鳳毛麟角,極大地束縛和制約了中國農業產業的發展。隨著農業產業格局的轉變,品牌的力量將成為左右中國農業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一批具有超強品牌價值的農業品牌集群將逐漸成長起來,部分農業品牌將參與到世界農業經濟競爭當中。
趨勢四:農業相關的生產生活服務業將成為中國新基建的藍海。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升級,以及城市市場相對飽和的基建投資,很多基建類相關企業把目光瞄準了中國農村市場,從而助推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快速發展與普及。這里面存著幾個方面的重要機會: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道路房屋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通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娛樂商業醫療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主要的操作來看,還是要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探索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及服務模式,不可生搬硬套城市的發展經驗。
2016年中國農業發展的四大新挑戰
挑戰一:農業人口的產業化轉型。現在擺在中國農業經濟發展面前的重要問題之一,是幾億農民如何在農業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就業問題,除了一部分被培訓改造成為新農民或者農業產業化工人,但另外一大部分農民的就業問題將成為困擾農業經濟發展的難題。當然,我們認為,隨著農業產業化企業的快速發展,這部分農民將成為產業化工廠里面的產業工人。我們主張還是邊改革邊解決,就像改革開放之初缺乏產業工人一樣,市場同樣會解決農業轉移人口的就業問題。
挑戰二:農業產業化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整個中國農業經濟產業鏈條上,三分之二以上的產業鏈條處于無管理狀態,尤其以農業生產端的經營管理水平最為薄弱。培養并建立起農業產業鏈條上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勢在必行。可喜的是,我們看到很多大學畢業生選擇進入農村工作,這對于中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非常有利,他們將成為中國未來農業經濟發展的中間力量。相對較好的農業產業化企業雖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經理人隊伍,但與其他產業行業相比,還遠遠不足。
挑戰三:專業化農業生產模式的探索。從政策層面,國家給出的是大規模農業生產和合作社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筆者來看,這只是一種探索或者指導性模式,最終是否能夠進行廣泛的農業生產復制還不得而知。各個省份也根據區域農業生產的不同特點開發出適應性專業化農業生產模式,比如云南省的莊園農業經濟,這是非常好的現象。中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的農業生產發展水平以及農業生產環境差別較大,同樣,通過市場化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農業生產模式。
挑戰四:農村新經濟形態的探索。顯然,只關注農業生產和農業產業化企業的發展還不是農業經濟的全部,到底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什么樣的新經濟形態來支撐?這已經成為很多農業農村經濟研究專家的主要研究課題,因為只有農村新經濟形態完善起來之后,才表明中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進入到穩步上升階段。正像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城市經濟形態的形成一樣,在那時,沒有人知道中國城市經濟的基本形態是什么,所以當初英明的鄧先生提出“無論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的經典語錄,同樣,這句話也可能適用于中國新農村經濟形態的創建過程。
作者簡介:任立軍,立鈞世紀創E云領創觀察家,立鈞世紀創E云智庫創始人、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作者的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