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莊晉財:中國農村是否正再次迎來鄉村創業的時代

[ 作者:莊晉財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13 錄入:王惠敏 ]

一、鄉村創業曾經按下中國農村創富的按鈕

新中國成立后的近30年里,政府選擇了國防導向的計劃經濟體制,通過社會物質資本高累積率,形成了一定能力的國防力量和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但也使得人民生活水平長期處于低水平陷阱1978年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改革政策的實施,使大量農村勞動力從土地束縛中被釋放出來,但城鄉二元結構體制下的農村人口身份限制,使這些農村勞動力無法進入到城市的國有企業體系中實現就業,鄉鎮企業應運而生,揭開了中國鄉村創業的大幕!

改革開放以后的鄉村創業,起初是從60年代因國內經濟困難被取消的社隊企業恢復開始的,以此緩解農村的就業壓力。在這一過程中,社隊企業的產值規模得到較大增長,從1978年的493億元增加到1983年的1016億元,平均年增幅為21%,但所有制形式比較單一,主要是集體經濟,同時企業數量沒有得到相應的增長,從而使得鄉村創業在促進農村就業方面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直到1984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允許農民和集體的資金自由地或有組織地流動,不受地區限制鼓勵集體和農民本著自愿互利的原則,將資金集中起來,聯合興辦各種企業,成為鄉村創業的主要引擎。這一時期的中央文件把在農村由農民戶辦、聯戶辦、社隊集體辦的企業都統一稱為鄉鎮企業,中央政策支持下的鄉鎮企業,不管是數量還是規模都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據統計,1984年鄉鎮企業的個數從上一年的135萬戶猛增到606萬戶,僅浙江省在1984年就出現過一個月辦起2萬多個鄉鎮企業的創舉。而且,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也開始出現多元化趨勢,除集體企業外,戶辦企業、聯戶辦的企業發展迅速,有以集體企業為主的蘇南模式,以家庭經濟為主的溫州模式,也有以外向型企業為主的珠江模式等等。由于環境寬松,政策得力,農民的創業熱情高漲,這一階段的鄉村創業可謂如火如荼。農民企業家們在自己家鄉的土地上創造出全國近五分之一的工業總產值的驕人業績,被稱為經濟領域的異軍突起鄉鎮企業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一直延續到1987年,這一階段的鄉鎮企業二、三產業的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這是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我看來,這種里程碑的意義主要反映在以下三點:首先,鄉村創業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徑。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是中國農民成功把握時機,在農村本土革命性地開創農民就地就近創業與就業的新路徑,鄉鎮企業的發展成為緩解農村就業壓力,優化農村勞動力結構,實現農民收入多元化,在解決溫飽之后奔向小康生活的成功道路;其次,鄉村創業成為推動農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國家政策允許農民興辦鄉鎮企業,這是通過鄉村創業改變千百年來農村單一產業結構的重要契機,非農產業的發展使農村產業結構得到調整,農村生產要素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有效促進了農村經濟走向繁榮;第三,鄉村創業架起了村莊與外界聯系的橋梁。傳統的村莊是自給自足的,很少與外界聯系,鄉村創業打開村莊封閉的系統,使農戶與市場聯系起來,不斷提高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莊晉財:中國農村是否正再次迎來鄉村創業的時代(圖1)

二、多重因素疊加致使鄉村創業不斷式微

遺憾的是,這次鄉村創業的浪潮沒有得到很好的延續,1988年之后鄉村創業活動漸漸弱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濟過熱導致的政策調整使鄉村創業環境變得嚴峻。19889月開始的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出現了壓鄉辦企業,保全民企業的勢頭。鄉鎮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變得日益嚴峻:銀行不放貸,企業融資難;生產資料實行專營,企業原材料緊張;煤炭電力價格飛漲,企業生產成本高昂。凡此種種,導致鄉鎮企業普遍開工不足,經營困難重重。1988-1991年間,出現鄉鎮企業總量增長減緩,經濟效益下降,企業個數和職工人數減少,大批鄉鎮企業被迫關停并轉,數百萬企業職工重新回到農田的景象,鄉村創業受到重創。

二是國有企業產權改革使鄉村創業企業不斷融入城市企業。從某種程度上說,鄉鎮企業之所以能夠在鄉村發展,形成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局面,關鍵在于兩點,即一方面城鄉二元體制使農村企業不能進城,只能在農村謀發展;另一方面城市國有企業在體制內經營,也為鄉鎮企業留下了體制外的發展空間。而且,由于鄉鎮企業體制的靈活性,比城市企業具有更強的占領市場的能力,所以事實上那個時期的鄉村工業與城市工業具有很高的同構性。然而,隨著改革的深入,城鄉企業之間的體制障礙慢慢被拆除,城鄉工業同構性的矛盾就顯現出來了。我國城市國有企業改革是從增強活力開始的,經過放權讓利,到1987年搞承包制開始觸及到產權問題,因此,這之前鄉鎮企業在鄉村發展基本沒有來自城市企業的壓力。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之后,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開始向建立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邁進,賦予了國有企業更多的經營自主權,城市國有企業開始紛紛進行股份制改造,使鄉鎮企業的體制生存空間不斷縮小,尤其那些與城市企業同構程度高的鄉鎮企業,由于技術力量和產品品牌、企業管理能力、人才儲備等都與城市企業有較大差距,在同一個市場展開競爭顯然處于下風,因此紛紛被城市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兼并或收購,企業總部不斷遷移到城市,使鄉村創業企業不斷融入到城市企業當中,并從此遠離它的鄉村誕生地。

三是產業聚集所要求的工業園區發展導致鄉村創業進一步弱化。在農村非農產業發展的初期,不管是社隊企業的恢復還是鄉鎮企業的興起,都是在鄉村的地理空間范圍之內的,都與本地農民休戚相關,東部地區如此,中西部地區也如此。但是,客觀地說,這種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鄉村工業發展模式帶來許多弊端:沒有聚集效應導致經營成本高,企業之間聯系少導致產業鏈不完善,鄉村公共設施條件差導致企業排污嚴重危機農村生態環境,等等。為了克服這些問題,人們開始想辦法把這些分散的工業集中起來,試圖設立工業園區形成產業聚集區。許多研究都指出,1993年是我國工業園區大發展的階段,這剛好跟92年之后的鄉鎮企業大發展在時間上是高度吻合,說明1992年以后盡管鄉鎮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其發展的地理空間已經不是原來的鄉村,而是更多集中在工業園區。在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這些工業園區大多設置在遠離鄉村的縣城附近,從而使得以鄉鎮企業為標志的鄉村創業進一步弱化,重回到傳統的單一農業結構狀態中。

綜上所述,多重因素疊加導致上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的鄉村創業不斷走向式微。即便在東部地區,城市國有企業改制后鄉鎮企業憑借靠近大城市、大市場的優勢,掙脫體制的束縛得到飛速發展,也不是初期那種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形式,而是開始抱團形成塊狀經濟專業鎮經濟集群經濟。在經歷一段時間發展之后,這些產業聚集區快速完成了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由農村變成了城市,鄉鎮企業也由農村企業變成了城市企業,吸引著中西部地區和東部的欠發達地區的農村要素不斷向這些發達地區聚集,長三角、珠三角從此成為城市群,成為工業集聚地,成為欠發達地區農村勞動力的吸納地,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我國農民工70%來自中西部地區,同樣70%的農民工是被東部地區所吸納。在這些發達地區的農村完成向城市華麗轉身的同時,卻把欠發達地區的農村甩回到傳統的農耕社會,走入漫長的打工經濟時代!

莊晉財:中國農村是否正再次迎來鄉村創業的時代(圖2)

三、機遇再現:鄉村創業迎來新時代

透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以鄉鎮企業為代表的鄉村創業發展史,我個人認為,這既是中國農村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時其衰亡也是必然的。說是中國農村發展的必經之路,是因為中國這么大,有近10億農民,靠大城市的吸納來解決這些人口的城市化和小康生活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從根本上說,農民的問題必須依靠農村來解決,鄉村創業就成為一種必然;說其衰亡具有必然性,是因為那種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鄉村創業方式,既不經濟又不環保,是不可能具有持續性的,因此必然會被城市工業所吞并或者走向聚集而終究離開鄉村。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那些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鄉村工業慢慢離開了農村,使大多數地區的農村重新回到原點。那些回到原點的農村地區,由于大量生產要素被城市吸走,逐漸變成空心化,邊緣化,甚至一片凋零!

然而,最近幾年情況似乎有了一些變化,2016年中國三農創富報告》(以下簡稱《創富報告》)中說,目前,我國城鄉生產要素從鄉村向城市的單向流動轉向城鄉對流,農村勞動力部分回流,鄉村發展機會增多,帶動鄉村創業群體涌現!這意味著,鄉村創業再現曙光,而且,這一時期的鄉村創業具有與前一次相比明顯的不同:

一是鄉村創業與農業緊密關聯。《創富報告》稱,截至201612月,全國在營涉農企業數量累計達276.99萬戶,較2010年增長3.43倍,從注冊資本來看,涉農企業注冊資本累計達87103.24億元,較2010年增長3.11倍。我們知道,農業具有弱質性,涉農行業的創業需要克服這種弱質性,就要在農業的深度開發中下功夫。現在人們提出了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六次產業新概念,就是在農業中注入互聯網、文化、創意等新內涵,使鄉村涉農行業的創業不僅僅局限在單一農業上,而是在包括鄉村旅游、水果采摘等體驗農業,綠色生態水果、農業休閑觀光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現代農業開發上動腦筋,把農業做出具有立體性的產業。這種以農業為基礎的鄉村創業活動,克服了以往以制造業為主的鄉村創業的沒有規模經濟和造成污染環境的弊端,使農業呈現出報酬遞增的性質,由弱質產業變成強競爭力的產業。

二是鄉村創業者知識閱歷豐富。《創富報告》稱,這一輪鄉村創業帶頭人除了傳統的農村能人,主要包括返鄉農民工、返鄉大學生,更有不少城里人也開始從事農業相關創業項目。這些人有豐富的閱歷,有專業技術知識,有較好的經濟積累基礎,這與上一輪的鄉鎮企業發展中大多數是憑經驗的農民企業家不同,他們有市場所要求的現代技術、現代管理方法、現代經營理念,有更好的市場風險抵御能力。尤其是一些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更是給鄉村創業注入了知識的活力,奠定了鄉村產業經濟轉型的知識基礎。

三是鄉村創業的生產組織高端嚴密。主要體現在農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數據顯示,在涉農投資主體中,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69.09萬戶,占六成多。農業專業合作社跟原來的社隊企業、集體企業不同,因為它有明晰的產權,跟個體私營企業也不同,因為它有集合的力量。通過專業合作社的方式,聚集了生產要素,擴大了經營規模,完善了管理制度和流程,使創業企業能夠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進行管理與經營,提高管理能力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四是鄉村創業有先進的市場技術平臺。鄉村創業最為擔心的就是市場的阻隔。農產品產地與消費市場之間的空間距離是導致農業弱質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好的農產品、再好的農村風光,沒有暢通的信息流,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找到它的消費市場,這也是上一輪鄉村創業中企業經營成本高昂的一個原因。如今互聯網+”時代,大大降低了信息的搜尋成本,隨著農村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以及物流網絡的不斷完善和電子支付手段的翻新,電子商務成為農村產品銷售最為便捷的平臺。農業產業+電商平臺克服了農產品從使用價值到價值跳躍的驚險,電商創業成為促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村就業與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創富報告》顯示,截至20168月底,全國有1311個淘寶村,廣泛分布在18個省市區;201611月,農村淘寶與合作伙伴建立的農村電商服務站覆蓋約400個縣(市)、近20000個村莊;僅京東電商平臺就擁有1700余家縣級服務中心,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700多個區縣,開設1600多家京東幫服務店”, 服務覆蓋到44萬個行政村,地方特產館、特產店已達到1000多家,京東農資電商的合作涉農企業已達到200多家。互聯網+”極大地延伸了農村創業的市場空間,增強了創業企業的生命力。

顯然,這一輪的鄉村創業有著上一輪不可比擬的優越條件,憑借這些條件,克服以往鄉村創業面臨的種種難題,使鄉村創業的可持續性成為可能。目前,國家確定美麗鄉村發展戰略,出臺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農民創業、發展特色小鎮等一系列政策,這一切都昭示著鄉村創業新時代的來臨,這對于長期陷于打工經濟的農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農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如果能夠把握這個機遇,或許能夠形成一種后發優勢,畢竟,深藏于中西部地區農村的山水田園風光,不是任何地方在短時間內能夠復制出來的,而這恰恰是這一輪鄉村創業難得的要素。時代的腳步已經臨近,我們準備好了嗎?

作者系江蘇大學教授 博導,廣西特聘專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三農莊園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 |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一级视频 | 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嫩模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