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培育文明鄉風、優良家風、新鄉賢文化”。對于鄉賢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參加2017年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3月14日中國文明網)
鄉村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脈,是每個人的精神故鄉。鄉賢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積淀了中國千百年來鄉村基層治理的智慧,而且對于弘揚文化自信、構建鄉村價值、守望鄉村文明起著重要的載體作用。
發現、挖掘、重塑“新鄉賢”,再培植鄉賢文化,讓“新鄉賢”釋放他們潛在的美德力量、榜樣力量、卓越品質,借助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用他們的嘉言懿行垂范鄉里,讓農民群眾重新找到道德支點、榜樣支點,讓“空心的鄉土社會”重新厚重起來,重新發現與培樹鄉村價值,來修復、涵養鄉村文明,阻止鄉村文明的流失,是重構與提升鄉村文明的必要路徑。
重塑“新鄉賢”,首在發現“新鄉賢”,并把新鄉賢打造成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將一些能人、企業家、專家、行業帶頭人,挖掘培養成鄉賢,利用他們的視野、知識、閱歷比較豐富的優勢,以及為家鄉出力做事的愿望和想法,引導和激勵他們參與到家鄉新農村建設中來,讓他們在幫助和推動村莊發展、解決新農村建設難題中發揮核心帶頭作用。全國農村百名優秀支部書記帶頭人王再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被譽為“美麗鄉村建設的躬行者”的他,帶著眾鄉親艱苦創業、依法治村。經過30余年聚力圖強,把一個貧窮落后的“三靠村”,最終建設成為富裕文明的先進村。
重塑“新鄉賢”,重在利用“新鄉賢”,發揮鄉賢文化對鄉村自治的作用。鄉賢文化中所蘊涵的高度智慧與人文價值,潛藏著與現代農村基層民主制度相契合的因素,把傳統鄉賢文化智慧與當下鄉村治理相融合,是有益的嘗試。我國傳統社會,鄉賢在維系地方社會的文化、風俗、教化方面發揮了有效作用。現在就是要利用新鄉賢身上散發出來的文化道德力量,教化鄉民、凝聚民心、扶正民風,讓他們參與鄉村治理,靠他們的文化道德魅力默化、影響、凝聚成一個個良性的圈子。
重塑“新鄉賢”,核心在“新鄉賢”的引領,要發揮“鄉賢文化”崇德且向善的作用培植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宣部部長劉奇葆曾說,鄉賢文化根植鄉土、貼近性強,蘊含著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力量。確實,“新鄉賢”顯現出來的舍己為公的奉獻精神、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關乎個體的高尚人格,更關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感召力。把“新鄉賢”培育成為道德標桿,發揮他們來源于鄉土、扎根于鄉土,他們的道德引領更能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踐行好的實際,更容易在鄉村培植與踐行核心價值觀,涵養鄉村文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文明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