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反貧困的過程中,我一直強調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內生性扶貧”。所謂內生性扶貧,就是要在扶貧過程中著重于各種要素整合和機制創新,激發和挖掘內生于貧困人群自身的力量,使貧困人群產生一種持續的自我減貧的動力和創造力。
內生性扶貧要實現三個基本目的:
第一個目的,是培養農民的主體性意識。農民是反貧困的主體,農民是農村發展的主體,政府是外在的支持者。一定要培養農民的獨立自主性,培養農民的主體性,從而實現農村的內生性的發展和貧困人群的內生性脫貧。不能讓農民對政府補貼和各部門對口幫扶的資源輸送產生依賴性,而要發揮農民自己的主動創新精神,這樣才能實現農村真正的減貧和發展。
第二個目的,要實現機制性。要通過機制創新和機制設計來實現農村的發展,來實現反貧困,而不是通過直接的、明顯的、物質的補貼或者是直接扶持的方式來實現農村的發展。機制性的發展,就是更加重視制度創新,政府不拿能看得見的東西來支持農村,而是拿看不見的機制來支持農村的發展。農民合作機制、產業聯動機制、鄉村治理機制、民族文化開發機制、農村金融和小額信貸機制等等,都是制度化和機制化的脫貧模式,尤其在基礎性扶貧向精準扶貧轉變的過程中,這種機制設計尤其顯得重要。
第三個目的,實現農村發展和脫貧的長期性與可持續性。一次性的發放資金、財政補貼、物資,這種方式可以解決一時的困難,但不可能解決長期問題。政府扶貧思路由粗放式扶貧向精準式扶貧的轉變,目的是要實現農村發展的可持續性、自我可復制性與長期性,這樣的話,農村的發展才是良性的、自我可循環、自我可復制的發展。
內生性扶貧思路的變化引發扶貧工作出現三個方面的轉變:
第一,扶貧從更多地依靠外力轉而依靠內生的力量,尤其是加強貧困人群的能力建設。外生性扶貧主要解決的是導致貧困的一些基礎性瓶頸約束,比如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生態環境改造、對極端貧困人群和能力缺失者的救濟式扶貧等。這些扶貧措施為貧困人群脫離貧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還不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但外生性扶貧在大部分扶貧工作中是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只有首先解決了約束農村發展和貧困人群改變命運的那些外部瓶頸因素,才能為進一步徹底脫貧提供物質基礎。
在外部瓶頸問題基本解決之后,外生性扶貧必須進一步深化,向內生性扶貧轉變。即更多地通過各種機制設計和制度創新,激發貧困人群自身的能量和創造力,通過貧困人群自身能力的增進,實現貧困人群的自我脫貧。只有這種基于貧困人群自身能力增進的自我脫貧,才是可持續的脫貧,才不容易返貧。
比如福建寧德,在八、九十年代初始階段的扶貧工作即是著重于改造阻礙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山區交通問題、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差的問題、生態環境差等問題。進入新世紀以來,寧德的扶貧思路向內生性扶貧轉變,著重于解決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著重于增進貧困人群的可行能力。比如通過小額信貸的方式,促進貧困人群的自主創業和增收;通過教育和技術培訓,提高貧困人群的知識和技能;通過組織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的自組織能力,培育市場意識、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通過鄉村治理的變革,使更多農民自覺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來,提高農民的自我治理意識、參與意識和民主意識。這些舉措,主要從挖掘和激發貧困人群內在的能力出發,把扶貧的重點放在提高貧困人群的自我實施能力和自我創造能力,從而打下徹底消除貧困的基礎。
第二,從粗放型扶貧向精準式扶貧的轉變。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寧德的扶貧模式也逐漸由前期的粗放式扶貧向精準式扶貧模式轉變。制度變革型扶貧和基礎性扶貧一般而言都是普惠性的,解決一些基礎性的面上的大問題,一般應用于扶貧工作的初始階段。在扶貧工作的攻堅階段,普惠性的扶貧模式逐漸向精準式的扶貧模式轉變,其關注的重點也由“面上”的基礎設施和制度供給的缺失轉向每個貧困者自身的特殊問題,也就是“點上”的問題。這個轉變的核心,是在前期基礎性扶貧和制度變革型扶貧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刻分析每一個貧困者致貧的根源,尋找其致貧的特殊原因與個體原因,從而有針對性的探討個體化的脫貧方案。
近年來,在扶貧工作進入攻堅階段之后,寧德市把精準扶貧作為扶貧工作的基本方略,更加明確“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問題,更加注重“因地、因戶、因人”施策,確保扶持對象更精準,項目安排更精準、資金使用更精準、措施到戶更精準、因村派人更精準,走一條精確制導、精準施策的扶貧脫貧路子。在建檔立卡上提高精準度,對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定期進行走訪、開展核查,找準貧根、精準施策,健全臺賬、動態管理,確保有進有出、應扶盡扶,確保“一個都不少,一個都不掉隊”。在措施方法上提高精準度,推動政策、項目、資金、力量向扶貧一線聚集,通過組織實施發展生產、異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保兜底“五個一批”工程,靶向定位,滴灌幫扶,堅決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在脫貧驗收上提高精準度,制定減貧脫貧驗收辦法,建立貧困戶、貧困村、貧困鄉、貧困縣脫貧成效評估、銷號、退出機制,實行第三方獨立評估、讓群眾算賬認賬制度,做到成熟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寧德地區這些精準式扶貧的經驗做法,標志著中國的扶貧工作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也意味著中國正在打響對貧困的最后一站。個體化的瞄準貧困者、個體化的脫貧方案制定、個體化的追蹤管理和驗收,是精準式扶貧的精髓,這也就是寧德扶貧中強調的由“漫灌”到“滴灌”的轉變。
第三,從單一型扶貧向系統型扶貧的轉變。在扶貧的早期階段,一般都是政府的單一型扶貧,即政府通過財政投入、資源整合和人員幫扶,對貧困地區進行大規模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政府的單一型扶貧的缺點是不能有效動員各種社會資源,不能形成扶貧的合力。寧德在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更強調系統型的社會參與式的扶貧模式。系統型扶貧就是強調政策取向的多元性、參與主體的多元性、扶貧要素的多元性,實現綜合式、系統性、多元化、全方位的扶貧。所謂政策取向的多元性,即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廣泛發揮不同社會階層的作用,注重在政策層面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扶貧。所謂參與主體的多元性,即鼓勵企業家、社會公益工作者、政府人員、教育工作者、金融機構等不同主體,廣泛參與到扶貧工作中,發揮這些人士的獨特作用,形成扶貧合力。所謂扶貧要素的多元性,就是鼓勵這些不同的參與主體,各自貢獻不同的社會資源和要素,從而實現資源整合的目的。寧德政府在總結扶貧經驗時,就把堅持“全民參與”作為一條重要經驗提出來,強調要處理好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的關系,形成“全民參與、協同推進”的扶貧工作新格局。
作者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壹道曙光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