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傳來喜訊,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看到此訊,欣喜萬分。我認為此舉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可以說是開天辟地第一回,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農民的關心和關愛,通過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旨在充分調動億萬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創造性,實現中國農民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油鼓勁,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最近讀《資治通鑒》,看到這樣一則故事,很有啟示。后唐明宗天成4年(公元929年),9月的一天,明宗皇帝與宰相馮道從容談起近年來國家連年豐收,四方無事。當明宗詢問馮道今年糧食豐收,農民是否富足呢?馮道說:農民年成不好則死于饑荒,年成好則傷于谷賤,無論是歲豐與歲兇,對于各業來說都不是好事的,惟有農民如此。我記得進士聶夷中有詩云:二月賣新絲,五月糴新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語雖土俗,但卻說盡了農家的情狀!士農工商四民中農民最為勤苦,人主不可不知也!明宗聽了之后,命左右錄其詩經常誦讀!(資治通鑒卷276第9032頁)
看了這個故事,我很受感動,感動的是馮道敢于向皇帝說真話,說到士農工商四業中農民最艱辛。農業是最弱質的產業。農民雖然豐收了,卻并不能增收的道理。而皇帝聽了,還叫人記下詩詞,經常閱讀。至少說明唐明宗是個明白皇帝。
由此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自古至今,農業豐收了,為農民增收打下了基礎,但豐收并不等于增收。一些年份,如果農業豐收了,價格下降了,成本增大了,農民卻依然沒有真正得到實惠。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農民真正富裕起來,實現鄉村振興,需要下很大功夫。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包括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問題。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作了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已經成為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破解農民豐收又增收這個千年發展困境、必須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在我國糧食生產連續10多年豐收的同時,近幾年農民增收難也成為最突出的問題。近年來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明顯乏力,農業生產對農民增收的貢獻逐步下滑,農民收入的增長主要依靠農業經營凈收入之外的國家財政或第二、第三產業支撐。同時,農村居民的收入絕對水平依然很低,城鄉收入差距依然較大。因此,要增加農民收入,必須持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既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難點,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
要千方百計保證糧食豐收和安全。目前,我國糧食產能穩定達到新的水平,糧食供求總量呈現出寬松的態勢。但從產品結構看,糧食主要品種結構性過剩和短缺并存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緩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必須堅持穩定糧食產能,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
要千方百計保障農民增產增收,構建可持續的農民增收長效機制。鄉村振興的落腳點是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的關鍵在增收,農民增收則要依靠農村產業支撐。要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加快農村產業發展,建立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并把農村產業發展的著眼點放在農民增收上,促進農民增收模式盡快由城市導向型向農村導向型轉變,要進一步優化農民的收入結構,多渠道培育新的收入增長點。推進質量興農,重在以農產品質量、供給體系質量、涉農產業質量、農村經濟發展質量為核心抓手。
要發動全社會多主體、多力量、多機制的介入與協同和廣泛參與,支持鄉村振興,扶持農民富裕。2016年以來,湖北以武漢市試點起步,大力推廣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的“三鄉工程”,促進閑置資源變創富資本,鄉村變“雙創”樂園,農民變合作股東。該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具有推廣價值。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全國返鄉下鄉雙創人員已有700多萬人,其中八成以上從事新產業、引領新業態、探索新模式。這里面包括企業家、大學畢業生、本土能人,也包括很多農村走出去的工商企業界人士、專家學者、文化人才。把更多社會力量、社會資源吸引到農村、留在農村,對鄉村振興和農民富裕產生極大促進作用。
既豐收,又增收,是一篇大文章,也是難文章。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牢記加大增收力度和措施,唯有如此,全面建成小康才大有希望。
(作者系湖北省財政廳,高級經濟師,省作協會員,省詩詞學會會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