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對耕地利用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同時也賦予了耕地保護更為豐富的內涵。從傳統農業文化中汲取智慧,有助于幫助人們理解人與土地的關系,特別是重新審視認識農民與土地的關系。
耕地蘊含著生存智慧。耕地是人們在土地上從事種植勞動創造出來的。土壤、水、氣溫、陽光等因素共同決定著耕地的質量。農民種地的過程,就是維系這個復雜生命體系的健康運行過程。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先民們積累了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護農田的智慧。比如:梯田文化、稻魚共生系統等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自古以來,中國耕地“越種越肥”的現實,得益于變廢為寶的循環農業。而其中,農家肥可以說是生態循環思想在耕地保護中的生動實踐。自戰國以來,先民們不斷開辟肥料來源,人與家禽家畜的排泄物、秸稈與雜草、草木灰和墻土、河塘淤泥甚至豆餅骨蛤、皮毛等,都能變成有機肥。
為了保護地力,先民們還發明土宜論和土脈論。土宜論認為不同地區、不同地形、不同地塊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或飼養不同動物,即因地制宜。土脈論則認為土壤是有血脈、活動的,與氣候變化相呼應的生命有機體。可以說,“物性之宜”, “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成為了傳統農業幾千年來長盛不衰的思想基礎。
長久以來,耕地保護與鄉村的密切關系很容易被人忽視。其實,鄉村是為了耕作而產生的,也是在保護與合理利用耕地過程中而成長的。鄉村對耕地的保護作用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鄉村成長遵守“近地原則”,為保護耕地創造了條件。耕地需要適時維護才不至于退化和荒廢,梯田需要精心照看,防止出現干裂、漏水導致梯田坍塌;坡地需要防止水土流失,土壤也是需要不斷維護和改造的。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村落遠離耕地是不可想象的。二是村落是實現有機循環的重要節點。農學家把耕地分為高產田、中產田和低產田,這些田地的分布往往是以村落為中心,離村落越近,耕地的質量越高,離村落越遠,土壤有機質含量低,肥力越小,這可以很好地證明村落對耕地的積極影響。因為村落是種植業與養殖業、農民生產與生活之間生態循環的重要節點,村落的能量循環和物質交換避免了自然生態因能量消耗過度造成的生態失衡,實現了村落環境的凈化,提高了耕地的肥力。如果消滅了鄉村,這個循環就被終止。
作為鄉村主體的農民,與耕地的關系更加密切。農民是將一生都插進了土地的人,最熱愛土地的、最了解土地的,都莫過于他們。他們是地力的培育者,深諳什么時候該松土,什么時候該灌溉,用地和養地結合,養地重于用地是農民對待土地的永恒態度。農民還特別培育土地肥力,他們創造了施肥、休耕、間種、輪作等一系列愛護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的知識、技術和理念,在農業生產中被生動實踐和傳承至今。
觀察農民和農田的關系,可以深刻體驗到人類的生產與自然之間似乎有一種天然的和諧共存關系。農民作為農田的利用者,以“園丁而并非統治者的姿態”,順應自然、精心照料、精耕細作。他們了解每一塊土地甚至同一塊地不同位置的地力情況、適宜的作物,他們所遵循的規則從來都是圍繞著“天時、地利、人力、物宜”開展的,“天地人物協調統一”的發展觀自始至終貫穿于農民的生產過程中。這就是農民對待農田的態度,也只有農民才能做到。農田、農民、鄉村,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保護耕地要從保護鄉村和維系農民對土地的主體地位開始,任何消滅鄉村和排斥農民的行為,都是對耕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威脅。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自然資源報》2019年6月25日第3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