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農業供給側改革到底改什么?農民能得到什么實質性好處?
最近農業供給側改革叫的響亮,農民們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多農村人還是不知道,這個供給側改革到底改什么?改革了之后又能給農民帶來什么實質性的好處呢?
首先,“農業供給側改革”是“十三五”規劃提出的農業農村工作重點,目的是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
其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途徑主要是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即通過消化農產品庫存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降低生產成本、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的薄弱環節等環節出發。
最后,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主要包括:
1、土地制度改革。包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落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
2、農業結構調整。主題是新型經營主體,即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
3、保證糧食供給安全。包括糧食最低保護價格的改革以及現有糧食收儲制度的改革。
那么,農業側供給改革中農民會得到什么好處呢?
1、農業補貼增加,保障農民增收。農業施行側供給改革國家必然要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的調整,農業補貼是改革的一大重點。國家將大力釋放政策紅利,促進農民增收增產。
2、促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崛起。農業側供給改革提倡將分散農戶和零散土地組織起來發展合作化生產,為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的崛起提供了便捷通道。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小五君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