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興再一次來《長安講壇》和大家相見。今天我想談一個大家關心的熱門話題,也就是房地產市場和房價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社會上爭議很多,有許多說法聽起來“似是而非”。我想先回應一些“似是而非”卻非常流行的說法,分析一下在房地產問題的背后究竟存在什么問題。
這一輪房地產的風波,最突出的現象是“兩極分化”,少數特大城市加上若干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房價飛漲,人們感覺很恐怖;與此同時,三、四線城市高喊要去庫存,但房子賣不出去。以前是特大城市泡沫漲了,其他中小城市也跟著漲,但是這次是一方面暴漲,另一方面卻是下跌;一方面是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卻是賣不出去,這是基本的事實。
我們需要解釋這是為什么?于是許多“似是而非”解釋“為什么”的說法就來了。
第一種說法是貨幣太多了。中國的M2(貨幣)這么多,超過GDP多少多少倍,自然房價就要漲,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說法。當然,任何價格上漲都跟貨幣有些關系,但是反過來說,貨幣是一般等價物,它可以交易任何東西,即所謂的大水漫灌,水可以流到任何一個縫隙里去,可以流到任何一個市場上去。可是,這次貨幣怎么沒有流到豬肉市場上去?怎么沒流到食品市場上去?蔬菜市場上出現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貨幣怎么沒到這些上去呢?怎么沒到股市上去呢?貨幣是跑到樓市上來了,為什么沒去二、三線城市,而只是集中在大城市?貨幣總是和價格有關系,任何價格漲了后面都有貨幣因素,但是用貨幣這個一般等價物,無法解釋某些市場上的特殊現象。相對比較歷史上的貨幣總量,并不是最多的,盡管比例在提高,杠桿在加大,但是現在每年M2的增長速度是10%、11%,而以前很長時間都在18%、19%。說錢多了,這是一個并不能解釋問題的說法。
第二種說法是“土地貴”。大家都聽說過房價貴是因為地價貴,特別是房地產商特別愛說,地價比現在的房價都貴了,將來房價一定更貴,趕緊買房吧。這種說法為什么似是而非?一般來看,土地在前,房子在后,土價貴自然房價貴,因果關系好像挺明顯。但是我要問問房地產商們,樓價貴不是你們拍出來的嗎?你為什么敢拍這個價?各地都在限樓價,即使是不能超過樓價,大家還是舉牌往上拍,結果就競拍出了“地王”。地價是個派生價格,最終的產品還是房價,你預計未來的房價比現在的房價還要高,所以你才敢現在把地價拍得更高。
有的房地產商說我的預計錯了,當時預測房價還要漲,現在政策變了,結果出問題了。我說就是因為你預計錯誤,沒有預期到政府見到這個情況會采取措施。政府不可能看著這個泡沫不斷鼓起來,最后崩盤,導致全國性的大危機。因為你沒有預計到政府會改變政策,當時拍了那么高的地價,將來賣不出那么高價的房子,原因只能怪你預期出現了錯誤。1998年的香港,危機來了房價跌了50%,樓沒有賣出去就是房產商的損失。樓價高不高取決于很多因素,而樓價下跌了,你當時已經付的高價地錢也沒有人退給你。老百姓悲慘的是欠銀行的按揭貸款,房產價格還不如債務總額高,就成了負產階級。這屬于泡沫產生之后的問題,都屬于預期錯誤的問題。
當然,政府在土地問題上存在很大的問題,我想在后面著重講這個的問題。這里我首先要說的是,現在最流行的兩個說法,都解釋不了目前樓市的價格問題。
接下來,我們再系統的把土地問題講一講。買房子就是買地,地是最基本的資源,也是最基本的資產。很多東西的價格,包括制造業、商業的成本、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都和地價相關。我們平時買商品,價格中的一部分就包括商業成本中的地價成本。有必要把土地問題稍微系統講一講,讓大家理解土地在經濟學上的意義,知道土地在現實生活當中起到的作用。
首先,中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也可以說是世界上土地稀缺度最高的國家。土地稀缺度的衡量,并不是按你擁有多少土地面積,而是按可居住面積計算。中國雖然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但是真正能夠居住的和可耕種的面積并不多,除去喜馬拉雅山脈和各種各樣的沙漠荒原,中國版圖上綠色的平原面積很小。我們的人均可居住面積只是世界人均可居住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人地關系相對來說就比較緊張。
第二,我們在人地關系中,還有一個更復雜的因素,就是要求糧食自給自足,對這個問題經濟學家有各種爭論。有的經濟學家說,進口糧食就等于進口土地,現在進口的糧食已經占到10%左右。但是這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學問題,也不是進口糧食與土地關系的問題,中國的糧食問題是一個國際政治問題。我們有些農業專家比較保守,現在管理國家這一代人也有著非常鮮明的記憶,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鬧饑荒,很多國家對我們搞了糧食禁運。我們不需要保持98%的自給自足,但是應該保證90%、85%的自給自足,這是我們國家大的戰略問題,所以我們有一條控制可耕地面積的紅線,這條紅線就是根據自給自足的要求畫出來的。所以,一是我們的土地本來就少,二是大部分土地還要用來種種糧食,因此土地就感覺特別少。三是過去城市和農村相分離,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宅基地和自留地,雖然農民住房質量不太高,但是人均面積比較大。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很多農民進城了,但是他的那塊地還在,而且也沒有改變用途。
重慶搞了一個制度叫地票制,地票上寫的農民有多少宅基地、承包地。農民進了城,變成了城市戶口,能夠享受到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務,如果他愿意放棄這一塊土地,這塊土地就可以納入城市建設。重慶的特點是直轄市,城市周圍都是農村,農民進城和地票交易比較方便,也容易控制。但是如果人口流動一跨省,湖南的農民工到深圳打工,讓他帶一個地票,由深圳去監督湖南的那塊土地怎么使用、怎么置換,這個至少目前很難做到。農民進了城,增加了城市的住房需求,但是他在農村的那塊土地仍然閑置著。
有人說,農民是低收入階層,雖然進了城也不一定有買房需求,我認為這是一個接替性的過程。農民最初的需求是租房,一旦租了房子,原來住這個房子的人,就可以用獲得的房租提出改善性的住房需求去買新房。很多農民在城里住的城中村、工棚、地下室,農村的家里卻閑著一個大別墅,只是逢年過節才回去住幾天。很多土地閑置在那兒,閑置就等于浪費。根據任志強的計算,農村所有用于住房的土地加在一起,是現在城市全部用于住房土地的5倍。城市如果能擴大5倍的土地使用面積,情況會大不一樣。但是,這個問題至少在近期內還不容易解決。
土地供給本身就有局限,再加上人為的因素,我們的城市容積率太低。多數城市批樓盤必須要建花園小區,對環境、生態要求很高,容積率只有2到3,而香港是9到10。我們本來就人多地少,人均土地稀缺程度不比香港更低,但是我們還要搞奢侈品,建很寬松的社區和房子。比如北京要求在日照最短的那一天,屋子里要有兩小時的日照時間,這標準就很高。年輕人誰在家里照日照?都去上班了。為了這兩小時的日照,兩個樓的間隔距離就要加大很多,因此減少了多少平方米的建筑。很多地方為了提高容積率,多幾個平方米就能多賣點錢。很多房地產商希望提高容積率,但是還得走后門去賄賂。一般性的問題是,土地緊缺,供給就相對少,土地貴了自然會影響地價,從供給側角度確實有這個因素。
除了這些因素之外,我想說的是,最近這一輪地價暴漲和房價暴漲,或者房價帶動地價暴漲,或者預期房價帶動地價漲,暴露出一個重要的政策性原因,就是我們的城鎮化戰略導致兩極分化。
這是房地產的兩極分化,藍線是大城市,紅線是平均數。
中國從來不說城市化,而是說城鎮化。城鎮化和城市化在概念上沒什么區別,都是農民進城人口遷移的過程。但是在現實當中,不同的提法代表著不同的政策和不同的做法。
這些年我們的基本做法,是限制大城市發展,鼓勵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發展顯然是地是不受限制的,至少沒有沖到頂,地是敞開供給的,大城市首先從限制人口開始,對人口流入設定一個規模,于此相適應來配備土地。城市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土地供給,就提供多少公共設施和服務。北京市就提出城市人口到什么時候要控制在多少萬以內等等。大城市中心和周邊只能有這么多的土地供給,這就是現實。
因此,我們的愿景是什么呢?就是希望人們從農村遷移出來以后,都到小城市中去找工作和安居樂業。我們不要把幸福函數復雜化,年輕人遷移的目的,就是要找一個好一點的工作,找一個有興趣的工作,找一個收入高一點的工作,這是最基本的。可是現實中,很多產業和企業并沒有到小城市去,相反小城市的企業都往大城市搬。在內陸地區的一些地方,原來指望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到這里來,內陸地區的小城鎮可以發展。但是這些產業還是去了內陸地區人口聚集的大城市。企業沒到小城市去,人怎么會到小城市去呢?它無法提供那么多就業,也無法提供那么多收入,所以人們還是涌向大城市。
我們要研究城市化的基本邏輯。為什么會有城市化?為什么農村人口要向城市集中?最早出現的是鄉鎮工業,后來許多鄉鎮工業都進城了。因為在分散的鄉村沒法搞工業,它不具備聚集效應,而聚集效應是規模效應的一種。當年農村搞鄉鎮企業,每個鎮或每個村都要搞工業,修路、通電、拉根電話線成本都非常高。而在城市周邊搞開發區,它的基礎設施不僅便宜,而且更健全、更齊備,包括物流,包括交通,包括信息等等,更有利與產業的發展,同樣的投入可以支撐更多的產業和更多的企業。
城市化的基本定義和邏輯就是聚集,越大的聚集越有優勢。當然大的聚集也可能產生一些負的效果,但是總體比較,它的收益和成本代價哪個更高一點,最后就會向哪方面傾斜。世界歷史近百年來,大城市越來越發展,人口越來越向大城市集中,包括發達國家的大城市集中程度也是越來越高。聯合國專門寫了一個報告《大城市的優勢》,說連治理污染也是大城市更有效益,只有一定規模人口的大城市,才可以建設高水平的污水處理廠。
人口聚集還會帶來很多東西。產業的聚集創造了就業,創造了收入,有就業和收入就能吸引人口。而人口的聚集又會創造新的服務業的就業,服務業就是家庭生活的社會化。在農村,你想去飯館吃個飯可能要走二十里路,去飯館吃的人少,飯館沒有規模效應就發展不下去。城市人口聚集,大家可以很方便的去下飯館,整個家庭生活就社會化了,同時又創造了更多的就業。順便說一說,你自己在家洗頭是不計入GDP的,也不創造收入。如果你到外面洗頭,理發師的工作就創造了GDP,你就創造了別人的就業和收入,這就是人口聚集帶來的好處。現在高級知識分子、大學畢業生都愿意往大城市聚集,就是因為大城市有創新的機會,這涉及到現代經濟學一個重要的知識外溢效應原理,知識存量在互相碰撞中可以產生新的知識增量,知識存量越多增量越多。從城市角度講,人口越聚集,越能創造新的機會、創造新的經濟、創造新的知識。大城市人口聚集,往往能產生新的文化和所謂的時尚、創意等等,很多年輕人選擇在北京漂著,就是喜歡這里有各種文化融合和創意的氛圍。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以后,沿海地區經濟自由落體式的下滑,有2000萬農民工下崗提前回家過年了。但是剛過完春節,我們觀察到有很多人又跑回城市來了。當時經濟還沒有恢復,人為什么就回來了?在調查中,一個小伙子說,回到農村我的手機沒信號,所以我非得回來不可;另一個小姑娘說,我回去以后頭發沒法打理,所以就回來了。年輕人回到城里來,不光是因為這里有工作,而是更喜歡這里的生活。總之,大城市不僅創造了就業,創造了收入,而且還能不斷產生新鮮的事物,這就是人口遷移的規律。
回顧中國這些年來的發展,人口遷移大多數是奔著大城市去的,當然也不是一下子都到了北上廣深,而是一個階梯一個階梯上來的。很多在大城市打工的農民,已經在家鄉的縣城里買了房子,縣城里的人想去地市級城市,地市級城市的人又想去省城。大城市必須要聚集一定規模的人口,才會出現好的學校、醫院和各種文化生活。據說少于一千萬人口的城市,都養不起一個以西洋音樂為主的音樂廳。希望有多元化的生活,在小城市不行,只有到大城市,全世界都是如此,中國也不例外,人的基本選擇邏輯是一樣的。
然而,我們現在實行的是大城市設限,不讓人們進大城市,沒有按照未來人口不斷進入大城市的規模,來考慮和安排各方面公共品的供給,包括土地的供給。如果現在還是計劃經濟,還在嚴格執行戶籍制度,人口只能在原戶籍地所在地待著,你還可以規劃和掌控大城市規模。但是,現在政府已經不能禁止人們選擇到哪里去了,因為遷移是自由的,人為設限只是想控制資源,但是實際上限制不了人口遷移。你規定某個城市只能有一千八百萬人口,但是只要人們愿意來,很快就會超過這個限制,這就形成了現在中國城市兩極分化的矛盾。
兩極分化是指人口流出城市和人口流入城市,人口流入特別集中的城市就會出現各種暴漲局面,包括住房的供給和需求關系。比如有的城市六年前研究資源約束,提出這個城市只能養活八百萬人口,結果現在人口達到了兩千一百萬,這個城市肯定會出現供求關系緊張,包括交通、公安、社會保障等等一系列社會公共服務都會不足。北京統計有一千六百萬人口,但是在北京實際用的手機有兩千七百萬部,其中當然一手兩機的,但是算下來至少也有兩千萬人口了,因為很多外來常住人口和北漂一族還是隱形的。
那么,小城市的房地產是怎么回事呢?2004-2007年房地產過熱,2007年出了國幾條把房價壓下去,2008年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房價跌得很厲害。于是許多小城市地方政府紛紛招攬房地產商去做投資,因為大城市限購,小城市不限購,不少房地產商包括一些知名地產商都跑到小城市拿地,在二三四線城市建了一些房子,以為這些地方將來也能像大城市一樣房價上漲。結果發現,房子蓋好了但人卻走光了。
城市的兩極分化,一方面是人口大量涌入導致供求關系嚴重失衡,另一方面是人口不斷流出,供求過剩需求不足。暴露出城鎮化政策包括現在的做法出了偏差,違背了人的遷移規律,違背了城市化、工業化的規律。城市化、工業化是人的行為,人的行為的基本邏輯是要追求就業,追求收入,追求改善的生活。而我們老是逆著走。
也許人們會問,那么小城鎮到底該怎么辦呢?難道我們要放棄發展小城鎮了嗎?人家歐洲的小城鎮為什么一直在發展呢?我們來分析一下歐洲小城鎮為什么會保持發展。
第一個原因,因為歐洲工業化進程比較漫長,大概用了100-150年的時間,農民才基本走完。到了一定階段,原來的農民還沒有走光,退休的人已經回來了。這些退休回來的人和沒走的人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從城里退休回來的人是拿著一生的積蓄回來的,是帶著社保回來的,他們是通過在城市就業提高了收入有了積蓄的一群人,并且還帶回來了他們在現代城市生活的經歷和經驗。他們回來到小城鎮,第一件事修繕老宅,讓老宅實現現代化。第二件事是把公共服務帶回來了,小城鎮出現了社保機構為人們提供服務,于是這個小城鎮就保護發展下來了。歐洲人口的交替是在漫長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實現的,歐洲的小城鎮能夠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而且得以延續發展,是因為這里有了新的收入基礎,有了新的公共服務機構和設施,已經變成了新型的小城鎮。而我們屬于在三十幾年內快速實現工業化的國家,這個過程很短,目前還有三分之一的農民還沒有走出去。
第二個原因,歐洲人口密度很高,已經形成了許多城市群、城市帶。使用各種交通工具,能在一個小時最多一個半小時內從一個小城鎮到達大城市市中心,這個區域都是屬于城市群的范疇,而不是邊緣地區,這相當于北京市周邊的那些小城市。歐洲很多這樣的大城市幾乎重疊在一起,其周邊的小城市其實都不是真正意義的小城市,而是大城市群當中的組成部分。
中國雖然人均可居住土地的面積很小,但是大城市確實比較分散。現在有了高速鐵路、城際快軌,速度越快半徑越大,涉及面越廣,使得周邊的小城市有機會跟著中心大城市一起發展。最近暢銷的一本英文小說叫《列車上的女孩》,就是講一個女孩坐通勤車,往返一個小城鎮到倫敦之間來回上下班。紐約金融界的人士也都住在周邊城市,這就是城市群的概念。一個小城鎮的位置在哪里,有沒有發展前途,要看它和大城市的關系位置怎么樣。
中國屬于快速工業化國家,類似于韓國和日本。我們用了50年時間,工業化達到了80%多,現在還在繼續工業化,這個歷史的進程還很長。這50年會出現一個什么情況呢?第一是人口進到城里來了,但是退休的人群還沒有形成。第一代有錢的退休人群正在形成,我說的有錢并不是說很有錢,至少中產階級。他們想著現在房子便宜,趕緊買了等退休回來住。海南的發展應該是等到第一代有錢的人退休以后,目前這一代人還沒有形成呢。
所以在這個階段,加上中國地域遼闊,很多小城市不在大城市群里,發展就會遇到困難。現在我們正在形成一些大城市群,應該順應這個潮流,應該鼓勵大城市群的發展。中國有14億人口,在珠三角、長三角,出現五千萬到一億人的大城市群都是可以想象的,它們是幾個城市群的疊加。比如蘇州周邊一大塊加起來有一億人口,深圳周邊再把香港算上,把廣州算上,也會達到上億的人口規模。我們的內陸中心城市,這幾年快速交通發展的成效已經顯現出來,武漢、長沙、南京、合肥、成都、重慶、鄭州、西安等一些省會城市已經成為人口聚集區。
從目前看,一些小城市可能就是要隨著人口遷出逐漸消亡,但是我相信它們當中的大多數沒有到發展的時候。目前就是人口遷出的時候,而人口遷出也是一種發展。假定你就是那些資源,原來那么多人,分母那么大,人均GDP、人均收入就上不去。人口遷移有兩個效果,到人口聚集地增加了分母,在人口流出地減少了分母,減少了分母整個分數就大了,同樣的收入分到每個人頭上就高了,就可以提高收入。農村就是這樣的情況,大量的人口走掉,少數的人種大面積的土地,耕作的農民收入就高了。現在就是一些內陸地區的二、三、四線城市人口遷出的過程,但是并不是說它沒有機會了。一是小城鎮的人口少了,但是人均收入可以提高;二是如果能保護好老宅,保護好當地的生態和特色文化,就為將來人口回流做好了準備。我有個朋友以前是新聞界的,現在他回到了老家汶川,在那兒修了一個外表和當地建筑風格一樣,但內部非常現代化的民宅,他把現代文明帶了回去。還有一位金融精英,說我老家有一座土樓,退休以后我回去修土樓去,那土樓可就值錢了。
我們應該順應人口遷移規律和城市化規律。騰出更多的土地發展大城市,包括這些城市周邊的小城鎮、衛星城等。盲目的和歐洲比,很容易犯毛病。韓國、日本都屬于快速工業化國家,都犯類似的錯誤。日本當年也是讓大家到小城鎮去,說不要到東京來,最后的結果是全國一億三千萬人口,有30%的人口住在東京,20%的人口住在大阪,兩個加一塊達到50%。日本經濟90年初開始下滑和這個有關系。韓國也說不要到首爾來,還搞新農村運動,結果是新農村建成之日就是村民走光之時。現在有50%的人口聚集在首爾,這個首爾是大首爾的概念。都想均衡地發展,所以很容易犯同樣的錯誤。
從這個意義上講,遵循規律,破解難題,需要做大量的調整,不僅僅是簡單的控制房價、限購,還包括一些最基本的、更深層次措施,包括設立財產稅、房產稅、經濟制度、經濟手段,還包括要調整我們的城鎮化發展戰略。
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的博士論文是調研小城鎮的, 據說他臨終前兩年曾經對他的學生說,也許在中國小城鎮這條路可能走不通。 不同的歷史階段對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認識,今天我們講這個問題可能看得更清楚一些。現在我們的大城市房價暴漲,小城市卻有那么多的積壓,一眼望不到頭的房子也沒賣出去幾套,因為肯定沒有人在那兒買。所謂美國的鬼城就是一個小村,而我們的鬼城真是成群的高樓大廈,很慘烈。現在社會已經開始吸取教訓了,一是發展房地產首先要想那個地方能創造多少就業,沒有創造就業,搞了房地產最后結局都是一樣的。然后還要看位置在什么地方,是在城市群里面,還是城市群外面,小城鎮并不等于二、三、四線城市,小城鎮指在是大城市群之外的;二是我們暫時改不了糧食要自給自足的現狀,但是我們可以提高城市容積率;三是我們的土地分配可以改變,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的關系可以改變,這是我們政策戰略的配套;四是要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土地確權,土地能夠流轉,在城市化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把多出來一部分土地特別是宅基地,流轉出來成為城市土地供給的一個組成部分,來緩解房地產的問題。
地方政府可不可能起點作用?當然是可以的。如果有地不供,把地價憋得高高的,就是地方政府的責任,香港就有這樣的先例。我們有的城市,比如重慶,雖然是那么擁擠的一個山城,但是它的地價并不高,只有每平方米六、七千塊錢房價。因為它有一些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有地票,二是一些山地不屬于耕地,它可以作為房地產土地供給。要想使房價便宜就一個辦法,當房價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開始放地,把你的房價砸下來。不能老在需求方做文章,也要在供給方面做文章,這個問題就集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但是你要不做不改,這些問題永遠解決不了。我們城鎮化發展戰略不改,我們的容積率不改,農村土地制度不改,這些問題就會持續加大。總覺得需求太大供給太小,就只能抑制需求,限購不是通過供給方解決問題,而是抑制需求。抑制需求是有道理的,特別是投資性需求。但是現在房價高到社會承受不了,是因為確實需要購買住房的老百姓越來越買不起房了,這就影響到國計民生了。如果保證房子有限的供給,只供給那些要住的人,而不供給那些要炒房的人,這是限購的邏輯。可不可以不搞限購呢?當然可以。限購只是一個行政手段,而且是非常嚴厲的行政手段,只有中國搞得了,其他國家搞不了,因為有錢不讓買房子,是沒有道理的。
從需求方角度看,不一定限購,辦法就是實行房產稅。房產稅具有內在的穩定性,房價越高征的稅越高。房產稅加上交易稅在其他國家多數都有,而且很見效。最近新加坡搞房產稅和交易稅,新加坡城市中心的房價已經跌了40%。但是這一點我們也遲遲做不了,迄今為止沒有列入國務院的議程。有人說中國的土地都是國有的,但是英國也一樣,英國任何一塊土地都是皇家的,在上面蓋房子也是租的,他們對使用土地和蓋房子包括使用者都要征收房產稅。還有人說是有既得利益的阻礙,曾經有過這樣一個笑話,說領導聚到一塊討論房產稅問題,前15分鐘還在討論國家稅收,15分鐘后就討論到自己的房子要交多少稅,這就討論不下去了。但是這些對實施房產稅都不會構成障礙。中國改革的經驗不就是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嗎?20年過渡期,從新房子開始征起,老房子賣了才征,你看能不能實行得了?實行房產稅的問題不要跟反腐掛鉤,新房新辦法,老房老辦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房產稅不管用,你這就違反了經濟學的基本常識。價格肯定是管用的,價格不管用往往是價格沒到足夠高。上海、重慶搞試點,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的房產稅當然不管用,如果像美國一樣到了3%-4%的房產稅你看起不起作用?中國的炒房團跑到美國,說美國次貸了危機房子便宜,轉了一圈最后一問每年還得交4%的稅,結果全都不買了。房價越高交稅越多,價格哪有不起作用的,價格不起作用一定是價格不夠高。雖然還有一些因素和理由,但是我覺得都有辦法可以克服。但是現在一時半會兒還實行不了,客觀上就沒有列入日程。
(根據速記整理,本人未審閱)
作者簡介:樊綱 論壇學術委員會成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50人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