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房地產最火的莫過于特色小鎮,無論是宋衛平的藍城,還是財大氣粗如恒大,都開始積極布局小鎮產品。
誠然,發展特色小鎮,可以有效地解決當前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弊端,同時也成為各色開發商跑馬圈地拿項目的創新手法,但大潮涌起難免泥沙俱下,特色小鎮到底該如何玩,反而莫衷一是。
特色小鎮不是房地產
特色小鎮,顧名思義,如果以小鎮來定位,其發展路徑一定是房地產項目的“換湯不換藥”;倘若定在“特色”,山水風光、風土人情、人文歷史、鎮街巷道、土特產品、個性產業都可以歸為此類,這些產業能否支撐起動輒上千畝的小鎮呢?
特色小鎮十年前就有,福建泉州的聚龍小鎮、北京延慶原鄉美利堅奧倫達部落,都屬于非常成功的實踐。
但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特色小鎮”的本來面目開始模糊,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房地產化的凸顯。
由于特大城市控制人口,控制土地出讓,導致房價過高,在大中城市中,房屋空置率越來越高,過去那種房地產過度擴張的形式已開始出現嚴重危機,現在房地產發展在各類城市都遇到嚴峻的挑戰,房地產要升級必須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而特色小鎮為房地產找到了一個新的由頭,特色小鎮既有創意空間,又有大量人口,必然為房地產商帶來新的機遇或是可能。因為特色小鎮大都選擇在城市郊區。過去城市郊區、小鎮或村莊的發展有太多限制,現在打著特色小鎮旗號,在城市的邊緣地區占領一塊空間,拿地成本遠遠低于大中城市,也會給買房者提供一種新的空間,可能催生新的房地產熱。另外,房地產商也在特色上做文章,所謂特色,實際上也是針對小鎮有別于城市霧霾、交通擁堵等問題的特點,這也使部分富人樂意去特色小鎮長期置業,等于給房地產商帶來了機會。
根據相關報道,各地創建特色小鎮尚處摸索階段,雖然各方參與建設的熱情很高,但經驗缺失。有的地區生搬硬套國內外先進地區發展特色小鎮的模式,有的地區則是以傳統的思維通過發展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的方式來謀劃特色小鎮建設,還有些地區寄望于商貿綜合體等項目的新建或重新整合包裝來創建特色小鎮。這些情況的出現都給予了房地產商進入特色小鎮的機會。
別人家的小鎮
既然特色小鎮要“去房地產化”,但特色小鎮又該做成什么樣呢?先看一看“別人家的小鎮”,也許會有答案。
“十年磨一鎮,四海一家親”,這是聚龍小鎮10周年的口號,前半句一個“磨”字道盡了其中艱辛,后半句則是實實在在的建設成果,6000多戶居民的小鎮,親如一家。
聚龍小鎮誕生于2007年3月,它的出生地位于泉州市惠安縣黃塘鎮。10年,說長不長,說短亦不短。正是這樣一個10年,令一片原來人跡罕至、道路崎嶇不平的荒山,成長為今天令中外名流為之驚嘆,讓地產大亨宋衛平毅然決然地派來2000多人學習團的現代“桃花源”。如今,這里天藍地圓,湖光山色,清風習習,生活著來自來自8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6000多戶居民。
趕到聚龍小鎮的時候,正好趕上了一年一度的“鄰里宴”,聚龍小鎮凱萊酒店前廣場的近400桌家宴席上賓客滿座,來自全國各地的約5000名聚龍家人參加了這一盛宴。這般傳統的鄰里宴,向來是聚龍小鎮傳遞溫情的獨特方式。最初的鄰里宴,是逢年過節時組織的,來自天南地北的業主們會每戶做上一兩道菜,然后聚集在社區廣場吃飯,有說有笑,一雙筷子吃遍百家飯。
如今,每年的春節、3·31小鎮生日、端午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慶,小鎮都會依照多年的傳統舉辦鄰里宴,小鎮家人邀請上親朋好友,歡聚聚龍小鎮共慶佳節。鄰里宴的形式和主題有很多,主角永遠是小鎮家人。這樣的聚會,從來不只是為了吃飯,分享南韻北味;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和生活的融入,愛永遠是團圓時的幸福味。鄰里宴,更成為了小鎮的一種生活時尚:一個數千人的“大家庭”,每年聚會幾次,其樂融融,充滿了關愛、溫暖和感動。
除了集中的大型鄰里宴,聚龍小鎮還流行各種小型聚會。請的是親朋好友、近鄰伙伴,吃的是自己動手做的飯菜。小鎮有個很有名的“鄰里情廚房”,內有炊具、餐具、餐桌椅以及調味料等,外面是幕天席地的廣場。如果業主想和人數較多的親朋鄰里在這聚餐的話,只要向小鎮的社區文化部提前預約,廚房內所有的物品就可供業主使用。廚房邊上還有一座愛心菜園,業主們自由摘菜,然后拿到廚房烹煮,與親朋鄰里分享。自主廚房,自主摘菜,自主炒菜,共聚一堂,其樂融融,這就是小鎮的請客之道。
最讓人稱道的是,已開業近三年的聚龍小鎮“誠信良品”超市。這個超市的獨特之處在于店內沒有售貨員,無人監督,每樣商品明碼標價,顧客自己稱量計價,并把錢放進自助錢箱,自己找零。如果忘記帶錢,甚至可以在旁邊的黑板上寫下欠賬明細,然后下次補齊后自己清除。“誠信良品”超市也創造了開業至今零失竊、零缺款的驚人記錄。
小鎮最美的風景是文明
很多時候,特色小鎮勾起了很多人的聯想,彷佛遠去多年的故鄉,如今又炊煙裊裊煙柳籠罩,再度浮現在眼前。
但殘酷的現實則一再警告世人,寄托在特色小鎮上的情感,絕不是簡單的物理復刻,融洽的鄰里關系,割不斷的鄉里鄉親,才是原來應有的模樣。
《周禮·地官司徒》記載:“五家為鄰,五鄰為里”。我國傳統的鄰里關系是以農業社會和鄉村為背景的,其重要性僅次于血緣關系與宗法關系,不僅深受家族性、地方性、宗族性的治理模式和鄉規民約的影響,而且承載著諸多的社會功能,蘊含厚重的傳統文化,并被賦予友好往來、守望相助的深刻內涵。我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鄰里關系。
自先秦傳承下來的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推行“仁、義、禮、智、信”,而這些,無不體現在聚龍人的日常生活當中。小鎮居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走街串巷、吃百家飯的熟人社會仿佛正在慢慢回歸,鄉鄰文化正在不斷被喚醒。這里有互幫互助的“愛心順風車站”,有倡導一系列公益活動的“愛心義工社”,有逢年過節的大型鄰里宴,去年,鄰里宴的規模達到了210桌,每家每戶拿出一道菜,請鄰居品嘗。蔚然成風的互助風氣印證了聚龍小鎮大門口的一句話:在小鎮,最美的風景是文明。
在當下中國社會,社區治理越來越成為一個難題,聚龍小鎮無疑為中國城鎮化和社區治理帶來了新思考和新路徑。在去年年底北京大學舉行的一次主題為“文化中國的生活實踐”的研討會上,著名法學家許章潤提道,鄰里鄉親能夠從陌生人變成雞犬相聞的相思、相守,共存共融的社區,聚龍小鎮確實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板
比如,在美麗的聚龍湖畔有一處吻峰臺,小鎮的“愛心簡餐”素食館就設在這里。我們在餐館里看到,前來就餐的人們都是自助用餐,在取菜區絲瓜、白菜、豆腐干、土豆、花菜……十幾個菜品一字排開,花色搭配十分誘人,還配有不同的例湯。吃飯時間剛到,扶老攜幼陸陸續續來了很多人。大家在木質餐桌前坐下,品嘗各種食物,邊吃還可邊欣賞窗外春景。
在小鎮業主們的手機中有兩個微信群,里面全是順風車搭載的訊息。洪德換是小鎮公益項目“愛心順風車”的發起人之一,她說,為了方便業主們進出小鎮,他們成立了順風車隊伍,不僅通過兩個微信群免費順路載客,還在小鎮設置了停靠點,路人有搭載需求時,司機會停車詢問,順路就拉。
而同期舉辦的“鄰里文化與和諧社區建設高峰論壇”上,與會的許多學者認為,聚龍小鎮從鮮為人知的“地瓜村”蛻變為“世外桃源”,以鄰里文化為載體,吸引業主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由陌生到熟悉、從朋友到勝似親人,演繹著“同在小鎮住,本是一家人”的動人故事。小鎮精心打造“此心安處”的鄰里文化,倡導和諧向善、互助互愛、利己利人的家國情懷,積極探索鄰里文化的實踐路徑,讓業主心有歸屬,更有尊嚴地生活,已然成了當代和諧社區建設的典范。
顯然,對于小鎮而言,無論是政策定調還是企業運營,房地產化的建設必不可少,然而,以鄰里情誼為核心的社區文明建設和社群運營,才是特色小鎮的核心競爭力。
文化IP才是生產力
今年兩會上,“特色小城鎮”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去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2020年前,將培育1000個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按照三部委的文件,相當于我國600多個城市,每個城市至少要建1個特色小鎮,可見特色小鎮的建設量多面廣。
可是,特色小鎮該怎么建設?是重在特色?還是重在小鎮?答案不得而知。
但聚龍用自己的十年實踐,給出了一個可以參考的范本,那就是,特色小鎮的建設,除了趕緊混凝土的堆砌,更應該有的是基于價值觀認可的社群聚合,以及從社群運營來營造的業主凝聚力和文化IP。
比如,聚龍小鎮被譽為“最有人情味的生活圈”。但在聚龍人自己看來,這里“最美的風景是文明”。在聚龍小鎮,誕生了最早的一份《文明公約》,每個在此居住的業主都需要先簽訂這份約定。它的前三條規定:1.我們見面主動微笑問好;2.我們鄰里之間互相幫助,尊老愛幼;3.我們積極參加小鎮活動,熱心公益,分享快樂。
類似這樣的規定這份公約上共有15條,它們如今成了小鎮居民的生活準則,每個人都默默地自覺地遵守著履行著。一種社區認同感和身份認同感,就在公約的陪伴下,悄然誕生,逐步擴散。
如今,有《文明公約》的小鎮項目已經有很多,比如萬科良渚文化村、綠城桃李春風、藍城特色小鎮……這些本來房地產項目都從簡單的房地產運營,強化出了自己的獨有文化IP。宋衛平帶隊綠城2000多人到訪聚龍小鎮,一定不是看山水營造,是來學習文化運營;而聞名北京的奧倫達部落原鄉美利堅,最被人們稱道的,則是引以為傲的“幸福運管系統”,這些文化IP,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事實上,類似的案例可以舉出很多,但無論是對于故鄉回歸渴望,還是傳統公序良俗的呼喚,都讓“特色小鎮”成了社會發展到今天的必然選擇,因為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人,渴望回歸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生活方式,從中感受自然之美和生活之樂。
幸好,這樣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只存在于故事里的桃花源,類似聚龍小鎮這樣一處頗有“民胞物與、孔顏樂處”的中國式溫情小鎮,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小鎮樣板。那就是小鎮獨有的山水風光、風土人情、人文歷史、鎮街巷道、土特產品、個性產業……在特色基礎上打造的文化IP,這些才是特色小鎮的“靈魂”,無鮮明特色的小鎮也將難以成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搜狐文化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