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在“宣傳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暨2017‘三農’發展大會”上指出 ——
破解農民增收難題貴在培育農民增收新動能
在前不久召開的“宣傳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暨2017‘三農’發展大會”上,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透徹分析了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挑戰和農民增收的新動能。他指出,“要破解農民增收難題,我們還得自力更生,只要把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和返鄉創業、就業這兩篇大文章做好了,就完全可以開辟一番新天地,可以為農民的增收注入新的動能。”
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面臨四大挑戰
韓俊指出,關于三農的總體形勢,應該說是穩字當頭,就是說農村的大勢是穩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是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挑戰也是十分嚴峻,這個挑戰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農產品供求結構失衡的問題非常突出。階段性地供過于求和供不應求并存,特別是一些重要農產品庫存高企,而消化庫存的難度也非常大,尤其是玉米。
第二,農業面臨的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農產品的價格國內外出現倒掛,特別是前兩年,確實存在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的現象。我國農業最大的優勢是勞動力成本低,這種低成本的優勢也在逐漸地喪失,農業基礎競爭力不強的矛盾更加凸顯。
第三,農業資源環境的壓力持續加大。農業發展面臨著水資源、土壤、大氣等立體式的污染,嚴重影響著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第四,農民增收的難度越來越大。支撐農民增收的傳統的動能在逐漸減弱,這個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就是靠不斷提高政府的政策性收儲價格,保持政策性收儲很高比重,通過這么一個手段來增加農民務農的收入已經難以為繼。第二,靠大量農民工外出來增加農民收入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這兩個動能都同時衰弱,所以說破解農民增收的難題,就是要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主線,加快培育農民增收的新動能。
新形勢下農民增收靠“四調”
在談到怎樣才能讓農民增收時,韓俊指出,目前靠大量農民工外出打工來增加農民收入的難度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怎么讓農民增收?必須要有新的思維、新的思路、新的舉措。在這一方面,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我把它歸納為“四個調”:第一是調優,要優化農產品結構和農業產業結構,要推進農業提質增效。第二是調綠,要推行綠色的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第三是調新,要大力發展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第四是調順,關鍵是要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現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
做好兩篇大文章,為農民增收注入新動能
就調新而言,韓俊說,這幾年大家可以觀察到外出的農民工、一些大中專畢業生和企業主返鄉創業的熱潮正在悄然興起。農村的電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非常迅猛,正在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前所未有的新的動能。下鄉的創業者們,帶回了資金、資本、現代化的眼界、管理經驗和市場等,他們更注重品質、品位、品牌管理、控制方面;更注重新技術的應用和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更注重農業經營模式的創新和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可以說,下鄉創業者、返鄉創業者是農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的帶動力量。總之,現在外出打工的機會少了,怎么辦?我們還得自力更生,我們只要把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和返鄉創業、就業這兩篇大文章做好了,就完全可以開辟一番新天地,可以為農民的增收注入新的動能。(記者 陳永斌 王海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科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