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的講話
中央財辦、中央農辦副主任 韓俊
各位代表,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中央農辦,對2017中國農業展望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這次大會將發布新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是我國農業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雖然中國在農業展望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經過不懈努力,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隊伍,研究成果越來越受到政府決策部門和產業界重視,在政府決策當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一個農產品貿易大國,中國與全球大宗農產品的互動影響不斷加深。一方面,我們要建立健全權威、一致、持續的農業數據信息收集、分析和發布體系。另一方面,必須加快建立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我們期待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在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次農業展望大會將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進行專題討論,我也非常高興借這個機會,講四點看法。
一、必須把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作為底線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糧食生產能力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國家的糧食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近年來中國糧食進口的規模持續擴大,一個是大豆進口規模很大,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玉米,特別是玉米替代品的進口也是規模持續擴大。
未來20年左右中國仍然處在一個消費結構持續轉變的過程當中,除了口糧消費會繼續下降以外,其他農產品食用消費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所以說中國未來的糧食需求增長,大部分將來自對畜產品需求的增長。
推進農業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需要調減玉米等供過于求的糧食品種,但是絕不能損害糧食的生產能力。必須毫不動搖的來抓糧食生產,要把生產能力的建設作為根本,穩定水稻、小麥生產,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二、必須更加突出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的供給
長期以來,我國都面臨農產品總量供給不足的困擾,提高農產品產量成為我們農業政策的一個重心所在,隨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人們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吃得更好。
順應國內食品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迫切需要壓減低供給,增加高端供給,使得中國農業的供需關系在更高的水平上實現新的平衡。
迫切需要推行農業綠色生產方式,推行農業的清潔生產。要把超載的果斷減下來,把該治理的切實治理到位,要加快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農業發展的一個新格局。
三、必須堅持不懈的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激活農業農村發展內在動力
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當前重點要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要完善農業補貼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下一步還要改革完善農業補貼制度,要逐步擴大支持政策實施的規模和范疇。特別是要把農業保險作為支持農業的一個重要手段,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增加農業保險的品種,提高農業保險的保障程度。
四、要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的農產品貿易規模持續擴大,農產品貿易格局發生顯著變化。農產品貿易由順差轉變為逆差,并持續擴大。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大豆、棕櫚油、食糖、棉花等產品我們都是全球最大的買家。
所以農業展望報告發布的數據,不單單在中國,在市場上也有很大的影響,世界各國都非常關注,我們中國的需求應該由中國自己的聲音來反映。
我們要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要創造良好的農產品國際貿易環境,統籌處理好與貿易伙伴國的關系,必須要兼顧國內農業產業安全和農民利益的保障。
今后,中國會繼續增加短缺農產品的進口,也要繼續擴大優勢農產品的出口,鼓勵中國的農業企業走出去,建立境外的生產基地和加工倉儲物流設施,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跨國企業。中國也將會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標準的制定修訂,為保障全球的糧食安全做出自己的貢獻。
謝謝大家!
(講話根據現場錄音和筆記整理,有刪節,未經作者本人審定。)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監測預警 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