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和食品工業大省,在國家糧食安全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拉長四化同步的農業“短腿”勢在必行。省委書記謝伏瞻在7月12日省委中心組集體學習研討(擴大)會議上強調指出,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體現到未來發展的思路中,做優農業,深入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這對于我們深刻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和重點,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現代農業大省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現代農業大省建設的重大意義
近年來,我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實現了糧食持續增產、農民穩定增收,670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障礙逐步破除。但也存在著諸多矛盾和難題,突出表現在結構方面,主要是在供給側。一是有效供給沒能很好適應需求變化,“多的不優、優的不多,缺的不少、少的很貴”結構性問題日益凸顯,導致農產品供給出現結構性失衡。只有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盡快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才能滿足城鄉居民農產品消費需求從“吃飽”向“吃好”快速轉變,更好地適應消費結構升級。二是國內外農產品價差越來越大,“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的問題突出,呈現出生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的現象。這就迫切要求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質量和競爭力。三是不合理供給結構給環境帶來巨大壓力,資源環境兩道“緊箍咒”越來越緊,資源錯配問題突出,耕地質量下降、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等問題堪憂,農業生態環境成為突出短板。大力推進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實現農業綠色發展顯得尤為迫切,這是實現由農業大省到農業強省轉變的關鍵舉措,是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現實選擇,是農業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客觀要求,是確保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一環。只有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加工、貿易大省的優勢地位,著力打造好農產品質量強省和品牌強省,走好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著力點
在調優結構上發力。突出把市場需求作為“導航燈”,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增強農產品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按照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著力調優、調精農業產業結構,在不放松糧食生產的同時,抓好禽畜、果蔬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使結構、產業、產品、業態不斷適應市場消費需求。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合理開發利用各類農業資源,調整品種結構,大力發展優質農產品、專用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以“肉蛋奶”為重點,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養殖業。突出品種改良、品質提升、品牌創建,大力發展和培育畜牧養殖生態產業產品。
在提升品質上發力。大力推進綠色化生產,發展更優質、更營養、更安全的農產品,重點抓好質量提升和品牌創建。以品牌農產品為重點,以區域公共品牌為統領,以品牌擔保品質,讓優價激勵優質,將茶葉、水果、雜糧、食用菌、牛肉干、米面制品等打造成具有河南特色、受消費者歡迎的國內外知名品牌。加強產地源頭保護和環境治理,進一步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規模。要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快構建以蔬菜、水果、畜產品、水產品等“菜籃子”產品為重點的標準化生產體系。構建覆蓋農產品生產、收購、儲藏和運輸各環節的從田間到餐桌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打造和培育一批高品質的農產品品牌。
在促融合上發力。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把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休閑旅游融合起來發展,建立全產業鏈條,推進一體化經營,拉長產業鏈,共享價值鏈,帶動就業鏈,以工補農、以商補農、以游補農,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創意農業、休閑農業、健康農業、快樂農業,使農業成為人們追求幸福的供給產業,更好滿足社會對農業的多樣化需求。以扶持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抓手,以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為支撐,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股份合作、訂單農業、企業加農戶、社會化服務等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完善農業產業鏈和農民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民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利益分享比例,讓農民從產業鏈增值中分享更多收益。
在降成本上發力。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由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可持續發展上來,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大力推廣節本增效技術,通過控肥、減藥、節水等措施,把過去一味追求高產、過多追加要素的超過合理邊界的投入降下來,降低農民種地成本。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抓手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通過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途徑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同時,政府要在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上精準發力,開展降低農用物資生產企業成本行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企業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六類成本,且要周密部署,強化落實。
在去庫存上發力。農業的“去庫存”主要是針對我國糧食長年高位攀升,有明顯的“生產過剩”癥狀,糧價卻居高不下,許多農產品加工企業轉而尋求進口農產品或是其他替代品,造成國庫中的農產品堆積如山,新糧難儲陳糧難出的局面。這主要是由于我們長期施行的農產品收購補貼政策著重于農產品產量的安全保障,使生產者對市場需求變化的依賴弱化,生產與市場脫節,導致產品積壓,寶貴的資源和環境遭受損耗浪費。當務之急是擴大農產品加工企業生產,促進糧食加工轉化,消化糧食庫存。同時,鼓勵酒精、飼料等糧食企業入市收購糧食,促進糧食流通與精深加工,消化糧食庫存。從長遠看,農業的“去庫存”需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圍繞市場需求進行生產,優化農業資源配置,著力改善農產品供求關系,擴大農產品有效供給。
在補短板上發力。緊緊抓住耕地質量、水利及農電配套設施、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等重點,深入推進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農技推廣與服務,把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的推廣放在第一位,形成多元化多功能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提升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多舉措推動農業信息服務、寬帶入村、農村電商、快遞村村通等重大工程的實施,夯實農村消費便捷的基礎。進一步加快農村市場建設,用專業化經營、物流配送、電商快遞等現代化的商業理念和方式,全面改造和提升農村市場,讓供給側和消費端得到有效對接。
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現代農業大省建設處理好“四大關系”
處理好“加法”與“減法”的關系。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加法”是在保障口糧安全和主糧基本自給的前提之下,將更多關注點放在增強農產品有效供給上,換言之,增加綠色、有機安全和特色農產品供給,不斷增加銷路好、效益高的農產品生產,增加安全優質農產品的供應力度。所謂減法,就是要對那些經濟效益偏低、市場需求不足、嚴重破壞環境的農業產能壓縮,也就是說,適當調減滯銷、庫存多的品種生產,減少一般、過剩農產品供應和無效、低端供給。統籌做好“加減法”,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調優存量、做優增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處理好眼前與長遠的關系。在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現代農業大省建設中要重視長遠利益,同時兼顧當前利益;既要總攬全局,又要重點突破。我們做一切工作,都必須統籌兼顧,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一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當前農業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狠下功夫,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資源環境、城鄉發展差距等短板;另一方面要堅持目標導向,緊緊抓住從根本上提高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這一長期目標不動搖,在推進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上下功夫,統籌謀劃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業經營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等各項改革。
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市場機制是農業結構性改革最根本的動力,讓市場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是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之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現代農業大省建設,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市場需求進行生產,擴大有效供給,從而化解供需矛盾。同時,強化政府的引導和支持,加大對農業農村投入的力度,讓財政投入最大限度引導結構性改革,發揮好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社會資金投入農業農村。正確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不斷為改革增添活力,實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益最大化。
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關系。基層探索和頂層設計之間的關系,其實就是從實踐中總結提煉科學方法和經驗,反過來用于指導實踐的過程。要把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結合起來,把方向引導與群眾意愿結合起來,走尊重群眾創造的路子,在試點取得經驗后再逐步推開。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及時了解改革推進情況,針對具體問題分類加以指導,有序推進改革。通過改革,真正實現減少農業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側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農業供給體系更好地適應需求結構變化,加快現代農業大省建設。
作者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紀委書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黨的生活》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