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熱點話題 > 農業供給側

李成剛:精致農業與供給側改革

[ 作者:李成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25 錄入:王惠敏 ]

最近加入了一個通過互聯網電商售賣國外精品農副產品的購物群,發現其中的商品確實有其出眾的特色,至少從賣相上來說,好過與我們平時在超市、菜市場見到的農副產品品質。比如產自俄羅斯的大蝦,挑出的蝦線都是白色透明的,相比超市中買到的大蝦那黑糊糊的蝦線,食品安全的感官確有不同。不過,這些農副產品價格也相對較高,比如智利空運櫻桃10斤,售價920元;馬來西亞空運山竹3A、4A規格15斤,售價520元。

類似這樣主打精致農副產品的電商國內還有很多,在廣西防城港互聯網創業園,有一大批青年創業電商主營業務是出售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優質農副產品,比如特色水果等。值得強調的是,這些電商雖然出售的產品價格較高,但因為產品品質優良以及電商快遞的流通模式,他們的生意卻出奇地好,筆者加的購物群,訂單就極為活躍;防城港的一些青年創業電商,也多有年銷售額數百萬元、上千萬元的成績。

事實上,這些暢銷的國外農副產品,正是精致農業吸引力的市場展現。有需求才有市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國內消費者對高品質、高安全的農副產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地發酵,而我們的傳統農產品(000061,股吧)供給,在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等方面,顯然還沒有完全適應這樣的市場需求,因此很大一塊蛋糕被海外供應商切走了。比如中國臺灣就是受益精致農業的典型。前不久,臺灣農訓協會副會長陳維民在一次會議上介紹臺灣精致農業的成功經驗時說,精致農業的核心就是讓農民能夠取得的附加價值更高,這種農業強調生產的精致化、加工特色化、創新銷售渠道、拓寬服務外延,通過做資源整合,喚醒農村活力,提供安全、安心、健康、新鮮、特色的農副產品,追求企業本質、提高生產、降低成本、確保收益。

反思上述案例,不難看出,市場對精致農業的需求,其實不正是當前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動力和目標嗎?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曾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當前,我國農業經濟運行中有總量平衡的問題,但更為突出的還有結構性問題。有關數據顯示,2015—2016年度,我國玉米、小麥、稻谷庫存合計高達2.54億噸,創歷史最高紀錄;2015年度我國棉花庫存占全球庫存約50%。這些都表明,農產品數量供給目前已不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當前最突出的矛盾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農產品消費需求結構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在解決吃飽問題的條件下,人們更多追求的是要吃好、講安全、講品質、講養生。但現實是,農業發展跟不上市場消費結構變化,中高端農產品供給不足,農業多功能開發不夠,許多新興需求得不到滿足。農產品供給,一方面在質量上難以滿足人們需求,另一方面出現大量農產品過剩滯銷。在這種有效供給不足的結構性矛盾中,增產的往往未必是需要的,而減產的卻恰恰是需求必須滿足的。

去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從農業供給側角度出發,已經提出了破解我國農業發展主要矛盾的“藥方”,即“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要實現這樣的政策調整,首先就是改變思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因此,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問題,首要的是從源頭牢固樹立圍繞需求、圍繞消費進行生產的觀念,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讓農業生產者真正成為市場經營主體,使種養殖結構與市場需求匹配,增加綠色、有機安全農產品的供給,增加特色農產品供給量,減少一般農產品的供應,促進農業生產由以數量為主轉向數量、質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場導向,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從這個角度看,臺灣在發展精致農業過程中所積累的成熟經驗,的確值得我們好好地借鑒。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五月天AV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永久免费 | 日本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先锋影音国产情侣在线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