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召開的中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推進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日前,作為國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新希望集團掌門人劉永好在接受財經頻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放開糧食收儲,采用市場調節的方式,無論對消費者還是生產者來說都是好事。
記者 姚佳浩:談到農業供給側改革,我想明年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在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一個改革,您覺得在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已經初露端倪的這樣一個時候,新希望覺得一個什么樣的形成機制是一個優秀的、好的、有效率的機制?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國家過去三十年來實施了對農產品保護性政策,特別對大米、小麥、玉米的保護性收購價格,促進了中國糧食的穩定發展,這是好的。但是最近這幾年體現了這樣一個矛盾,由于國家的補貼使的我們的玉米收儲價格越來越高,高過了國際市場將近一倍,這是第一。
第二,由于價格很高,農民積極性很高,大量的種植,使的玉米的庫存兩億來噸,達到一年的水準要好幾年才消化的了,這是第二。
第三,由于這種格局使的國家的收儲成本大大的提升,國家每年補貼農村糧食收儲太多的錢,這是不利的。
其實國家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從去年開始進行了一系列變革。第一,減少對玉米種植直接的補貼。第二減少玉米的收儲。第三在不少的地區放開玉米的收購價格,讓市場來調節。同時給農民適當的補貼,另外適當的通過國際的進出口調劑需求。
此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劉永好表示,中國的大型農牧企業可以通過整合全球優質農產品資源的供給側,來滿足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我們在澳大利亞,在法國,在美國,在歐洲波蘭,在南非,在埃及,在好多國家,今天我們在全球有30個國家已經超過50家企業,我們正在按照中國市場供給側改革的需求全球布局,使我們的肉蛋奶,使我們的農產品走向全球,使的我們在全球有話語權,同時讓周圍的老百姓吃到性價比高、更加安全的農產品,這是我們的職責。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視財經《交易時間》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