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馮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滿足農民新期待

[ 作者:馮燕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6-30 錄入:實習編輯 ]

  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不斷深化對新形勢下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認識把握,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步,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但是筆者覺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就必須以為民利民惠民為導向,致力于滿足農民的新期待。

  滿足農民的新期待要著力改善人居環境。農村環境發生根本改變、農民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不僅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成效的重要標志,也是新時期農民最基本的訴求。因此,當下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脫離空洞的說教,與農村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牢牢抓住美麗鄉村建設這個契機,根據各地不同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著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滿意度。

  滿足農民的新期待要不忘樹立文明鄉風。隨著近些年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的生活條件獲得了明顯改善,不少家庭不僅住進了樓房,有些家庭還購買了轎車。但與此同時,在婚喪嫁娶方面的一些陳規陋習依然在一些地方存在。因此,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把樹立文明鄉風作為重點,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進人物、道德模范等群體的引領示范作用,幫助農民告別陳規陋習,弘揚文明新風。

  滿足農民的新期待要不斷豐富文化生活。文化雖然是一種軟實力,但是在改變人的精神面貌,推動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卻能發揮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且,用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一個令人期待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定應該是擁有濃厚文化氛圍的新農村。因此,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要打好文化牌,充分利用鄉鎮文化站、圖書館、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廣泛開展各類送文化下鄉活動,不斷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

  滿足農民的新期待要扎實推進脫貧攻堅。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進入決戰決勝階段,雖然絕大多數農村地區已經擺脫貧困走上了富裕之路,但是我國還有不少貧困地區的人口沒有脫貧。因此,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要充分考慮到這些貧困群眾的利益,要通過文化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等多種方式,不斷激發貧困群眾的主動脫貧意識和自身“造血”功能,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力爭讓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總而言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改變農村面貌、促進農民致富、推動農業發展提供精神支撐的有效手段。只有堅持以群眾利益為導向,貼近農民的生產生活實際,不斷滿足農村群眾的新期待,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才能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也更能得到群眾的關注和支持,讓群眾得到實惠。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文明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成眠在线观看毛卡片 | 日本中文字幕aⅴ高清看片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日韩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婷婷精品视频亚洲 | 亚洲精品国产超清 | 亚洲精品黄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