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代以來中國和英國的土地制度的變遷有著很大區別。中國從有效的土地產權制度和土地自由交易制度轉變為非自愿的及受政府管制的集體土地制度;英國的封建土地保有制在形式上卻幾乎沒有太大變化。但結果是,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和現代的城市化,而中國出現了生產率下降以及對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阻礙。后來的土地家庭承包制又重新回到了界定土地產權和允許土地流轉的道路上。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只有得到人同意的制度變革才是有效率的改革,而不管宣稱的目的有多高尚和偉大,強制的改革必定導致制度的倒退。
關鍵詞:土地,制度變遷,中國,英國
一
我讀《英國土地法律史》時,發現英國的土地法律制度自11世紀征服者威廉時期到近代以來,幾乎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只是在1925年的《財產法》中才終結了土地封建制或土地保有制。后來遇到該書作者咸鴻昌時,他說實際上到現在為止,英國的土地制度在名義上仍是保有制。這使我感到很驚奇。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工業化的國家,也應是第一個進入現代城市化的國家。無論是按馬克思主義的人類歷史五階段論,還是制度經濟學對人類歷史的闡述(如諾思),似乎這樣的土地制度無法為工業化和城市化提供相應的制度條件,以使土地更有效地重新配置到工業化和城市化所需的地方。如何理解這樣一個悖論?
實際上,這一悖論是人為制造的。這是因為,熱衷于建立理論體系的學者,很容易將在邏輯上看來無矛盾的學說急忙用到對歷史的解釋上,而使接受這些學說的人誤以為歷史本來就是這樣的。例如,以階級斗爭為推動歷史主要動力的馬克思主義自然認為,與舊的封建制度聯系在一起的土地領主階級一定會捍衛土地封建制,也與現代工業化和城市化毫無關系。實現以工業化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化,就要首先改變這種封建的土地制度。又因為受益于這種制度的封建領主階級不愿意改變這一制度,所以要靠暴力來推動。
然而,如果我們的頭腦不受理論假說的束縛,就能發現,事實完全不是這個樣子。那么,如果英國的封建土地制度沒有根本改變,就發生了工業革命,那是因為什么?首先,如果我們同意,領主也是理性的經濟人的話,他們并不會拒絕另一種賺錢方式。所以,在繼續讓領地上的保有農耕作土地以外,他們還投資于工礦企業,也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開辦工礦企業。例如《英國土地制度史》記載,“1750年,勞瑟家族將500000英鎊用于發展他們在西庫伯蘭的煤礦”,……“1819年至1854年間倫敦德里侯爵投資1000000英鎊以發展煤礦和建設西漢姆港。而達勒姆伯爵的礦山在1835年的估價達到540000英鎊?!保ㄉ驖h,2005,第282頁)領主們也可以從出租自己的礦山中獲利。如“康沃爾的地主從礦山得到的收益幾乎完全以地租的形式取得?!币话愣嘣?/15到1/20之間(沈漢,2005,第283頁)。這說明領主們并不局限于農業。
除了工礦業,領主們還投資于鋼鐵,鐵路,造船,甚至金融。如“18世紀在約克郡南部,第二代羅金漢侯爵在他的府邸溫特沃斯伍德豪斯附近建立了煤礦、鐵礦、石礦、鼓風溶鐵爐,……”。又如,“在1833年至1845年間,有一批貴族、地主和鄉紳向各鐵路公司投資。他們的投資1833年時在大聯合鐵路公司中占股份的20%,1837年時占倫敦和伯明翰鐵路公司股份的31%,1845年時占大聯合鐵路公司股份的34%?!庇秩?,“從1830年到1887年彪特侯家族把大宗資金投入加的夫船塢。”又如,“1790年1月1日,賽克斯在當地開設了自己的銀行?!?796年,在約克郡的三個銀行分支擁有鑄幣1500英鎊,本票27000英鎊?!保ㄉ驖h,2005,第285頁)
在另一方面,領主們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是居住在古老城堡中頑冥不化的老古董,而是受過良好的教育,掌握當時英國和歐洲大陸各種思想資源的人,并熱愛科學。邏輯上,我們也不可能想象,他們為什么會拒絕這些。如對數的發明人約翰?納皮爾(John Napier)就是蘇格蘭的梅奇斯頓堡的領主。他出生于1550年,早年熱心于宗教運動,但后來又癡迷于數學,竟花了二十年的時間計算出世界上第一個對數表,為科學計算提供了便捷的工具(Eli Maor,2010,第1~7頁)。
除了領主們自己的經濟與科學活動,他們也通過產權交易將土地轉移到了進行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其他人,尤其是平民資產階級手中。然而這時,他們遇到了一個障礙,這就是封建土地制度,即保有制妨礙土地產權的轉手。這是因為,在這種制度下,每塊土地并非獨立的資產,而是一系特定關系的一個環節。所謂特定關系,就是土地在概念上是國王的,國王授予封臣,封臣授予領主,領主授予保有農使用。其條件是,后者必須向前者提供各種形式的勞役,最主要的勞役是軍役。即一旦打仗,后者就要提供軍人和相應的軍事物資。其它勞役包括宗教服務和雜役等。
由于在概念上土地屬國王所有,所以無論是封臣、領主,還是保有農都沒有權利直接出售土地;如果想轉讓,只能采取迂回的方法,即所謂“替代”和“再分封”。所謂“替代”,就是現有的保有農將土地和自己的保有農身份一同轉讓給受讓者;所謂“再分封”,就是保有農自己變成“二領主”,受讓者成為自己的保有農( 咸鴻昌,2009,第72頁,)。這樣與土地一起轉讓的還有對原領主的義務,如軍事義務或其它雜役。這兩種方法雖然使土地轉讓成為可能,但仍然成本很高,妨礙了土地更有效地轉讓。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土地轉讓和租賃活動的增加,人們逐漸將保有制的形式里面加上自由交易的內容。例如在“租賃協議簽訂后,承租人應當依照自由保有制下‘轉移保有’的形式要求進占土地”(咸鴻昌,2009,第267頁)。在這時,他是名義上的保有農,而出租人是名義上的領主。在他承租以后,還可以向其他人轉租或分租,不過在這時,他又成了下一級承租人的名義上的領主。這種雖然“承租人在理論上不認為享有保有權,但卻基于特定目的被以保有人對待”(咸鴻昌,2009,第268頁)的方式,超越了內容與形式的對立,使在保有制的制度外殼下,土地自由租賃得以開展。
當然即使如此,保有制下的土地轉讓還是受到較大限制。但利用土地承租制度的便利,弗朗西斯?莫爾律師發明了 “出租并棄讓”的形式,將土地轉讓的法律程序一分為二。所謂“棄讓”,就是“按照普通法的要求將自己在土地上享有的回復地產以書面形式棄讓給”承租人。一方面租賃手續較為簡便,另一方面棄讓土地也比較簡單,受讓人同時受讓了兩種權利,承租權和出租權,“兩種權益合并為自由保有”;卻避開了復雜的保有權的轉讓儀式(咸鴻昌,2009,第274頁)。據說,“到17世紀時,‘出租并棄讓’成為一種普遍的轉讓土地的方法?!保ㄏ跳櫜?,2009,第274頁)又一次,在保有制的大框架下,人們通過簽約方式的創新,成功地繞開了制度障礙,降低了交易費用,使土地轉讓成為可能。
上述英國土地制度變革的風格,是道格拉斯?諾思所說的次級制度變遷。他將制度變遷分為基礎性制度變遷和次級制度變遷,而后者又被稱為合約形式的變革;相對于前者,它更為靈活從而更易發生;當合約方式的變革積累到一定程序,就會導致基礎性制度變遷,即法律的變化。實際上,合約方式的變革與法律制度變革的最為重要的區別,在于它是當事雙方自愿交易的結果,沒有任何強制;而法律制度的改革則有強制性。
前述在保有制外殼下,土地可以自由租賃也可以轉讓的現實,又使得英國的土地法律制度得以改進,但仍帶有保有制的特點。咸鴻昌指出,“獨特的歷史淵源使英國的土地租賃法綜合了土地保有權制度和合同法的內容”(2009,第271頁),成為一種區別于大陸土地租賃法的具有“英國特色”的法律形式。區別只在于,當承租人不交納租金時,在大陸合同法下,出租人對承租人擁有債權;而在保有制下,則擁有對物的扣押權。這種區別一直保留到了1925年的《財產法》中(2009,第272頁)。在另一方面,由于“出租和棄讓”成為了一種普遍形式,經過兩個多世紀,到了1845年,“法律應時而變,直接以授讓(grant)形式取代了‘出租并棄讓’的形式?!保?009,第274頁)
應該說,自征服者威廉以后,英國的土地制度一直經歷著變革,只是這種變革更多地是次級制度的變革,而較少基礎性制度的變革;表面上產權制度沒有變化,但合約方式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它幾乎起到了法律變革和產權制度變革的作用。這方面,我們要感謝張五常教授的研究,他的《佃農理論》首次提出了合約方式的不同也會帶來效率的不同。在以往的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中,產權制度更為重要和突出,很多人將重點放在產權制度的研究上,而忽略了在同樣的名義產權制度下,還有巨大的制度變革空間。這就是合約方式的變革。由于有了對合約方式研究的理論,我們就能對英國土地制度變遷有更多的理解。
由于英國在表面的封建土地制度外表下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從而“擴大土地保有人的處分權”和“促進土地保有權轉讓制度的發展”(咸鴻昌,2009,第273頁),其結果,就是為英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土地產權交易的制度空間。土地產權出現了大規模的轉讓。如“l561~1640年,王室土地減少3/4,大封建貴族的土地減少一半,而新貴族的土地增加1/5。l551~1600年,7個郡的2500個莊園中有1/3的土地轉手,1601~1640年土地轉手的規模更大,只有諾曼人征服英國時的土地轉移方能比擬?!保愖先A,1992,第2~3頁)總體而言,近代以來,英國“有1/6的土地轉手。”(陳紫華,1992, 第5頁)
我們并不否認,16世紀以后英國土地的易手有很多宗教因素和政治因素。如宗教改革時期英國政府對天主教地產的沒收。據說那時天主教修道院占有全國土地的近三分之一(陳紫華,1992,第1頁)。被沒收的土地被轉賜給了國王近臣,或轉賣給了其他人。又如國王在與國會的戰爭中失敗后,王室和王黨分子的領地被沒收并被拍賣(陳紫華,1992,第2~4頁)。但這只是一次性轉手。而只有不斷地再配置,才能保證土地資源的有效配置。這就需要有一個隨時可以進行土地產權交易的制度環境。前述合約方式的變革便利了土地的轉讓和租賃,才真正實現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對土地重新配置的要求。
在另一方面,盡管有了合約方式的變革,應該說,相對于土地租賃來說,土地的轉讓更為困難。例如“整個程序至少要經過20個部門和環節,每個環節都存在大量的風險、拖延和昂貴的開支”,1846年“土地轉讓的成本相當于土地三年的收益”,也有人認為“相當于土地五年的收益。”(咸鴻昌,2009,第346頁)這就使人們在需要土地再配置時,很自然地更多地選擇租賃方式。人們甚至發現,在進行土地保有權爭議的訴訟時,迂回地采用“侵占承租地令狀”,即把保有人之間的爭議通過法律技術變為承租人之間的爭議更為簡便,于是在16世紀以后的“近三百年的時間內成為解決土地保有權爭端的主要訴訟程序?!保?nbsp;咸鴻昌,2009,第276~277頁)
在現實中,表現為更多地利用租賃來解決土地的重新配置問題。尤其在農業方面,有大量的經營農場出現。1887年,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租地經營的土地占總面積的約35.6%,而到了1922年,這一比例則達到了82.2%(據沈漢,2005,第296~297頁數據計算)。類似地,領主們也將自己的土地出租給開采礦產。如采礦者“在承租礦山時冒著很大風險。他們把出售礦石的一部分所得支付給地主,一般來說比例1/15到1/20?!保ㄉ驖h,2005,第283頁)
無論如何,盡管英國土地制度在現代化過程中長期沒有去除其封建的保有制外殼,并且實際上存在著不少妨礙土地交易的法律條款,但并沒有在戰略層次阻擋英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在這一過程中土地是如何從農村向城市轉移的,我們缺少相關的文獻和研究。但數據告訴我們,在當時的背景下,英國的城市化過程還是很快的,并且領先于世界各國。1750年,英格蘭的城市人口比1520年增長了140%(見下表)。1811年,英國的城市人口比重已達65%,到1871年更高達86%(轉引自 劉淑蘭,1982,第97頁)。
資料來源: 江立華,2002,第130頁。
我們猜測,這一定是英國人在現有土地制度框架內采取變通方法所至。所謂“變通方法”,主要是指兩種情況,一是在進行實質性的土地交易時,還保留現有土地制度框架所要求的名義和儀式,如用“替代”和“再分封”的形式進行的土地交易;一是在諸種可互替的制度安排中,選擇交易費用更低的制度安排,如用“出租并棄讓”替代土地保有權的轉移,用土地租賃替代土地轉讓等。可以想見,英國城市化大概主要是靠土地租賃的方式轉移土地的。
二
反觀中國,情況似乎正好相反。中國的土地封建制在春秋戰國以后就逐漸瓦解,到了漢代,基本上形成了較純粹的土地契約制度。自春秋時期魯國“初稅畝”以后,原來的井田制就逐漸消亡,因為可以用實物或貨幣替代在公田中的勞役。秦漢以后,中央與地方的政治結構以郡縣制為主,也就逐漸取消了天子與諸侯的封建關系。
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到了明清民國時期,這種土地契約關系更為成熟和純粹,使得土地的交易更為便捷。在租佃關系相對具有更多的人際因素而較難自由變動的情況下,土地產權的自由轉讓反而成為解決問題的手段。到清代和民國,甚至發展出永佃制。對于田主,他的土地權利一般被稱為“田底權”;對于永佃農,他的土地權利一般被稱為“田面權”。在承佃方永遠承佃的情況下,田主和佃農都可以把自己的土地權利自由轉讓給別人,而無需征得彼此的同意。不能不說,這種將完整的土地產權分割開來進行交易的土地制度,已經達到了它的極致。
按理來說,這種土地自由交易的制度有利于在一個社會進行工業化和城市化,因為土地再配置的成本很低。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這種土地制度竟然成為推動現代化的人們眼中的障礙。近代以來,主張社會革命的人都把“平均地權”當作一個重要目標。如孫中山代表的國民黨以及后來的共產黨。后者甚至將它所進行的運動稱為“土地革命”。主張土地革命或改革的人有著很不同的理論背景,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基本否定那時的土地制度。否定的理由大致有三。一是不公平,即土地產權分布的不平均,地租率太高,地主對佃農的剝削很殘酷;一是無效率,即因存在剝削關系,導致效率很低,人民生活貧困;一是這是一種落后的生產關系,即封建的土地制度,妨礙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現代化。
然而,對于這三種理由,都有非常相反的證據。關于地權分布不平均,據趙岡的研究,清未土地在農戶間分布的基尼系數約在0.2~0.4之間,民國以后,則多在0.3 到0.5之間,個別地方有低到0.03高至0.7 的情況(2006,第64~70頁),應是相當平均的。換一個通俗一點的指標,就是“地主富農占有土地的比例”。據二十世紀30年代的一些研究,大多在40~65%,遠沒有土地革命鼓吹者的70~80%那么高(毛澤東,1993,第118-245頁)。杜潤生在50年代初期也曾當面向毛澤東提出質疑,說中南地區地主富農的土地只有40%多(杜潤生,2005,第9頁)。后來的一些研究指出,毛澤東因將公田算作地主之田,以及小土地出租者也算作地主,所以估計大大偏高( 郭德宏,1989)。
即使這樣,還可做兩處修正。一是地主富農較大份額的地權中有相當部分的族產等公田;毛澤東的尋烏調查說公田占土地的40%,而中共華東、中南軍政委員會土地改革委員會1950年華東、中南各省土改前的土地占有狀況的調查則指出,“公田及其他”占土地的比例約14.48%。上表中的“其他”項顯然沒有包括公田。公田很可能被包含在地主和富農的占地中。
一是還存在著永佃制的情況。永佃農雖為佃農,但實際上擁有一部分土地產權,即“田面權”,這一權利可以獨立地自由行使,不受田主的約束,在有些時候,田面權的價格甚至超過田底權(見下表),因而也應視為部分土地產權。據趙岡計算,被認為吉尼系數高達0.784的蘇州地區,如將田面權也算地權,則吉尼系數只有0.398(2006,第83頁)。
表3 田底權田面權價格 單位:兩/畝
數據來源:趙岡,2006,第76頁。
在地權分布比較平均的情況下,田主與佃農的關系也并非像土地革命鼓吹者說的那樣緊張。據高王凌的研究,自明清以來,名義地租率和實收租率都在持續下降。據章有義的研究,徽州地區1887年以前的14次地租調整,平均下調地租39%;1890年到1922年的12次地租調整,平均下調3.6%。不僅如此,地租仍然長期不能收足,且實收率還在持續下降。見下表。
表4 地租實收率
數據來源:高王凌,2005,第29頁。本表用較具體的數字替代了原文中的“世紀”、“上半葉”或“幾成”等較模糊的表述。
到了民國時期,地租率已經很低。據高王凌估計,平均約為產量的40%,如果考慮實收率(70~80%),則只有30%(高王凌,2005,第177頁)。而所謂“欠租”,并不是一種短期的和暫時的現象,而是一種長期行為,甚至長達數十年(高王凌,2005,第79~90頁)。當因收租而發生田主與佃農的利益沖突時,自明清以來,田主求助政府一般都是鞭長莫及,即使真的打了官司,法官并不一定要站在田主一邊(高王凌,2005,第149~169頁)。因此,“地主殘酷剝削壓迫農民”的判斷似有疑問。趙岡甚至說,“蘇南地區的佃農普遍比自耕農富裕,甚至比某些握有田骨的地主享有更多的財產。”(2006,第84頁)
關于明清民國時期的土地制度是否有效,也有一些討論。一種看法來自美國的農業專家。富蘭克林?金,他二十世紀初訪問了中國、日本和朝鮮,回國后寫了一本名叫《四千年農夫》的書。他對中國的農業贊不絕口,認為是在中國的地理氣候和人口密度環境下的最好配置。他說自己從“數千年來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中受到教育,震驚于他們的高產”(2011,第2頁)與將中國與美國或蘇聯相比,說中國的農業既沒有大規模,也沒有機械化,是“落后的”相比,這顯然是真正專家的評價。
因為他清楚地意識到中國與美國和蘇聯的差別。后兩者之間雖也有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都是經過軍事擴張而獲得的廣袤土地與相對較少人口的匹配,這與中國經過幾千年的開發與演化,人地關系相對緊張不同。因而美國和蘇聯的模式并不適用于中國。但在當時,中國沒有多少人看到這一點,而是急急地否定中國已經有土地制度。當然,以后中國發生的事情又能反證,明清民國的土地制度是有效率的。據曹貫一估計,光緒十三年(1887年),我國一個農業勞動力平均可產約2000斤糧食(1989,第852頁),而從1949年到1978年都沒有達到過這個水平。我們后面再討論。
至于中國當時的土地制度是一種“落后的生產關系”即落后的制度,與當時的英國土地制度相比,似乎得不出這個結論。如前所述,當時英國的土地制度,至少在文本框架上,還是封建制或保有制的,但由于英國人善于在既有法律文本框架下變通和選擇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土地保有制并沒有妨礙英國發生工業革命。因而,這至少有力地證明,沒有一種制度非得使用暴力去廢除,才能變得更為有效。相反,也許正是因為采用了暴力,才使由此產生的制度注定無效率。
無論如何,在民國時期,知識分子或社會主流的看法,就是要改變當時的土地制度,從孫中山的忠實信徒國民黨人,到修正了“平均地權”主張的共產黨人。后者將其與國民黨的一次戰爭稱為“土地革命戰爭”,而在第二次與國民黨的戰爭其間和勝利后立即采取的行動,就是“土地改革”。這場運動的代價,就是200萬~300萬人的生命(毛澤東估計,轉引自 維基百科“土地改革運動”)。然而,這場土改是否帶來了更公正、更有效和更有利于工業革命的結果呢?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剝奪百萬人的生命就是最大的不公平,他們的“罪名”只是在市場制度下通過平等自愿的交易獲得了更多的土地。而剝奪他們的生命不僅沒有通過法律的政當程序,而且是虐殺至死。例如后來對這種“暴力革命”有所懷疑的林昭,在早期也曾參與過對地主的虐殺。在冬天,她所參與的土改工作隊將土地所有者放到水缸里(江菲,2004)。如果說他們通過自愿的市場交易獲得土地是不義的,那么通過暴力去搶奪土地實際上是更為不義的。更不用說,從更長歷史時期來看,所謂的“平分土地”實際上只是更大的地權轉移的序幕。那些曾經獲得的土地不久之后就不再能夠受到名義所有者的支配,最后,連這個名義都沒有了。
再看效率。由于在傳統中國社會,占有土地的多少與種田能力和經營能力相關,所以土改將土地平均分配,使不少土地從生產效率較高的農民手里轉移到效率較低的農民手里,必然導致生產效率的降低;再則,用暴力剝奪較富農民財產成為規則,也讓農民不敢努力生產、增加收入,以避免“被共產”;土改也損害了在鄉村中的商業關系,使得產品和生產要素無法有效流通和交易,也降低了農村總體上的效率。例如,在山東省,經過1947年的土改,“1948年農業生產出現了空前的歉收?!‘a量由平均每畝180斤,減為85斤,……’”;甚至還出現了饑荒,“到1948年3月,全山東已有200多萬人缺乏糧食?!保?nbsp;王友明,2006,第172頁)
再看對工業化的促進作用。由于打擊地主,也直接打擊了地方經營的工商業。如山東莒南縣在土改中“大大削弱了地主工商業,尤其在土地復查中華東局對地主工商業采取‘一般在農村中小城市中群眾要動即拿出’的政策”,……“莒南縣‘一切靠商業剝削的商人財產被沒收,部分手工業者受到嚴重打擊’,大店的繁榮不再?!保ㄍ跤衙鳎?006,第168頁)
經過土改對工商業的打擊,莒南縣的工商業戶數從1936年的1520戶6840人下降到1946年的235戶1599人(王友明,2006,第169頁),僅為原來的15.4%。
由于土改的示范作用,使得人們不敢再積累財富,也就沒有用于投資工商業的資本。與英國早期工資業投資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領主比較,顯然會缺少工業化的資本來源。實際上,在中國近代以來,有不少土地所有者將部分資金投入到了工商業中,如毛澤東的父親作為一個富裕農民就已經轉向了商業(高菊村等,1999,第108~112頁)。這促進了當時的產業近代化。對他們財產的掠奪和人身的傷害,反而阻礙了這一過程。
只是問題還沒有完。在土地改革完成不久以后,又出現了由執政黨用政治強力推進的集體化運動。從制度角度看,由集體化所形成的土地制度不僅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反而使土地制度倒退到了一個不能有效交易的地步。首先,農村集體化就不是一個農村家庭之間自愿結合的過程,而是當時執政黨政治領袖個人意見強加于社會的結果。當農民被迫將自己的土地交給合作社時,自由契約制度就被徹底破壞。不僅如此,他們也實際上失去人身自由。集體化經過初級社階段,高級社階段,一直到人民公社階段,土地越來越合并到一個更大的組織單位,也越來越脫離被集體化的農民自己的控制,而變成政府直接控制的資源。政府通過其行政系統,由各級行政負責人直接調配土地及其它農業生產資料、甚至生活資料,被稱為“一平二調”,“一大二公”。市場配置土地的作用完全被廢棄。
由于市場制度已被廢棄,沒有市場信號告訴人們如何配置農產品結構,甚至沒有總量判斷,在農村集體中行政命令替代了農民的農業技能,公共食堂和“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分配制度削減了農民的勞動熱情,致使生產效率急劇下降,導致總產量的下降。如以光緒十三年糧食生產的勞動生產率為100,根據官方數據,則1952年為90,在以后幾年有所增長,但自1956年以后,就開始下降,到1960年就只是73,1961年為67。
應該指出,因集體化后,農作物結構越來越趨向單一的糧食生產,其它經濟作物的產量都有明顯下降(見下表),所以僅按糧食產量估計的勞動生產率還是偏高的。
在另一方面,政府對農民收入的征稅具體表現為對糧食的征收,征收比例相當于過去的田賦。1950年到1953年,這一比例約為10%,比清未的田賦率2~4%(王業健,2008,第165頁)高出150%到400%。在此之外,還有收購。由于當時政府還是從市場上購買,應不算作田賦。所以當時的田賦率還是農民可以接受的。然而,在1954年以后,政府實行了統購統銷,實際上廢棄和取代了市場,收購部分的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影子)價格,所以也可被算作田賦的一部分。更是在1958年以后,政府懷疑農民“瞞產”,用政府強力“反瞞產”,說明所謂“收購”也帶有強制性,可歸并為田賦。據當時的統計數據,1954年以后,實際“田賦率”即征購比率大幅上升,1959年達到接近40%,1960年更達到接近50%。
在糧食產量下降的同時,由于糧食生產的體制已變為由行政部門配置和指揮,各級行政部門成了決定糧食產量的主體,它們同時又受到了行政部門內在機理的支配,即它們的收益取決于上級領導的意愿,于是為了迎合上級,又出現了虛報糧食產量的浮夸風。如1958年當年估計的糧食產量8500億斤,比實際產量4000億斤(楊繼繩,2008,第722~723頁)高估了112.5%。正是因為上述的浮夸風,政府根據各級行政部門上報的糧食產量征購糧食,所以才會在1959年以后的三年中,實際“田賦率”高達40%左右。這在實際上,是在當時政府強制推行的土地制度、導致的糧食劇烈減產的情況下,政府又要從中拿走更大的份額。這導致了約3000萬甚至更多的農民被餓死[2],據鄧子恢,其中有2000萬農業勞動力被餓死(《鄧子恢傳》編輯委員會,1996,第558頁;轉引自高王凌,2013,第151頁)。
慘痛的悲劇證明,這個以土地革命為口號而建立起來的土地制度,是一個真正落后的制度,它不僅沒有帶來它的鼓吹者預言的美好天堂,卻使農民下了地獄。這個制度的核心,是剝奪了農民對土地的權利,甚至他們擁有房屋和炊具等生活資料的權利,“公共食堂”的建立最后也剝奪了他們的“吃飯權”。生產隊長稍不高興,就可能“扣飯”。許多人因被扣飯而餓死(楊繼繩,2008,第347~349頁)。農民被剝奪的土地權利,最后被集中到了政府手里。即使最善意地想象政府的動機,由政府統一配置土地也被證明是一種最糟的土地制度。
首先,由政府替代市場,使得有關土地或土地產出的價格體系不復存在,不僅不能給千千萬萬的農民價格信號,甚至不能給負責配置土地的政府部門有關糧食總量的信息。1958年,毛澤東在河北省徐水縣看到浮夸的假典型后,竟憂慮“糧食多了吃不了怎么辦”(楊繼繩,2008,第239~244頁);1960年,全國已經經歷了兩年饑荒,餓死了上千萬人,當李先念向毛澤東匯報糧食問題時,后者仍說他是“杞人憂天”(蔣冠莊和高敬增,2008)。
第二,沒有有關農產品的價格體系,沒有成千上萬個農戶對價格體系的反應,只靠行政部門官員的命令,就不能恰當地決定,在什么土地上最好種什么農作物,什么時候種,種多少,也就顯著降低了土地的配置效率。再加上行政官員好大喜功,追求政績工程的“瞎指揮”(楊繼繩,2008,第145頁,第160~161頁,第172頁,第195頁,第225頁,……),進一步降低了土地的產出效率。
第三,在這種制度下,農民生產的成果的很大一部分首先要被征購,留下的糧食甚至不夠自己吃的,干得再多也不會多得,因而沒有動力種好集體的地。在大饑荒后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加自留地的制度下,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自留地上。大量事實證明,自留地的畝產一般是集體地的4倍到5倍(高王凌,2013,第226),反過來說,集體土地制度的效率只有正常的1/5到1/4。杜潤生曾多次說過,農村包產到戶后,農民一年只需平均24天就能干完地里的活(轉引自高王凌,2013,第177頁)。由此反推,1962年到1977年的土地制度,其效率只有正常的約1/15;如果再反推到三年饑荒時期的“一大二公”的土地制度,則效率會更低。
第四,這種剝奪了農民土地權利的制度,也就同時剝奪了農民的政治權利和基本的人身權利。前述政府征收高達40~50%的田賦,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重稅,不用與漢初的文景之治的三十稅一,約3.3%的田賦率,康熙的攤丁入畝,“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約5%的田賦率去比,就是秦朝,也只有約33%的田賦率[3]。更不用說,在歷史上我們從未看到,為了征收田賦,哪朝政府要到農戶家里去“反瞞產”,即用暴力逼迫農民說出糧食藏在哪里,而經常的情況是,由于農民真的沒有糧食,而被吊打至死。打人者卻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楊繼繩,2008,第20~24頁,第66頁,第93頁,第106頁,第132頁,第139頁,……)。
第五,這種制度加強了政府在政治上的強勢,使之成為沒有任何約束的力量。當大量事實證明出現了饑荒時,它本能地拒絕承認(高王凌,2013,第150頁),并用其政治強力壓制和打擊有關饑荒信息的傳播,甚至禁止災區人民出來逃荒;地方政府也害怕被說成右傾而不敢匯報實情(楊繼繩,2008,第16頁,31頁,32頁,35頁,39頁,67頁,105頁,119頁,134頁,141頁,149頁,……)。這種作法使得救災不能及時開展,災民得不到應有的救助,反而又加重了災情,餓死了更多的人。
很顯然,與土地革命鼓吹者的預期相反,這種土地制度也不可能有效推進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中國的人均GDP從1948年的世界第40位,下降到1978年的倒數第二 (周天勇,2008);工業化率雖然到1978年提高到了44.1%,但這是在計劃體制下將工業品定價偏高的計算,且是以壓抑農業和第三產業為代價的;鋼產量一直在3000萬噸左右徘徊,工業技術遠遠落后于世界領先國家,甚至落后于亞洲四小龍及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約二十年(周天勇,2008)。從城鎮化方面,雖然在土改以后城鎮化率從1949年的10.6%提高到1954年的13.7%,并由于農村人口減少而使城鎮人口在1960年達到目了19.7%的比重,但到了1978年僅為17.9%。因此,在這種所謂“先進”的土地制度下,工業化和城市化都受到了壓抑。
實際上,這個付出土地革命戰爭上百萬人的生命,土地改革上百萬人的生命,集體化數千萬人的生命的巨大代價的土地制度,是一個人類歷史上的罕見的制度大倒退。萬里先生曾說,“人民公社實際上是把農民當‘奴隸’了?!保ㄈf里,1988;轉引自高王凌,2013,第3頁)董輔礽先生也曾說,“人民公社其實就是農奴制”(轉引自徐瑾,2008)。這一判斷為大量歷史記錄所證實。高王凌指出,人民公社制造出來的“農業產業軍”,是“對農民的全面 ‘戰爭’?!保?013,第149頁)這也為一個事實所證實。在美國制憲時,南方代表既要維護奴隸制度,不承認奴隸是公民;又想獲得選票上的好處,把奴隸算作一定比例的選民,經過妥協,美國憲法規定一個奴隸等“其他人口”有五分之三個投票權(第一條第二款)。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的《選舉法》規定,在選舉權利上,一個農村人相當于四分之一個城里人(第二章第十四條)。
當然,對于這種極端落后且嚴重侵害農民的制度,農民通過其“反行為”作出了反抗,這是非暴力的、消極怠工式的、暗渡陳倉式的反抗(高王凌,2013)。自留地的存在就是農民付出了幾千萬個生命所獲得了讓步。再后來,他們就以自留地的多少作為攻防目標。既然集體土地的主要目的就是上交征購糧,且通過大饑荒,政府也明白,它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征購過多糧食,實際上交公糧的任務就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指標。只要完成這一指標,擴大自留地面積并不損害政府的利益。于是,農民們發明了“井田制”;即大量私田(自留地)圍繞著公田(集體土地)(高王凌,2013,第201~212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稳婚g,我們感到了歷史的倒錯,回到了三千年前的商周時期。在那時,井田制是一種制度創新。
自留地上的高效率使得政府動心,為什么不對自留地征稅呢?據高王凌,1957年中共湖南省委就規定,自留地不能免征免購;到后來,對集體土地包產到勞,也實際上采取了交納固定量的農產品或相應現金的規定(高王凌,2013,第212頁)。我們又一次碰到歷史倒錯,這不是“初稅畝”嗎?那是春秋時期最早在魯國發生的事情。初稅畝最后導致了井田制的瓦解。對自留地征稅,反過來會加強自留地的法律地位;集體土地交納固定稅賦,剩下的歸農民,不就在實際上承認農民對土地的權利了嗎?改革開放后,土地制度從包產到戶演變為家庭土地承包制,就像從春秋時期的初稅畝到秦漢以后土地私有制的普遍形成的重演一樣。
三
重溫歷史,讓我們感慨萬千?,F代歷史上中國這個付出巨大代價的土地制度變革,其實不過是重復了幾千年前的故事。除了留下創傷以外,它沒帶來任何新的東西。如果我們連這個教訓也沒記取,那幾千萬生命就真的白白喪失了。人類歷史中行之有效的、且長期存在及穩定的制度,一般是經歷了試錯過程,曾出過不少代價,如果我們無視這一點,就只能再付出一次巨大代價。這本是文明人類應該避免
首先應該反省的,是近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對中國的制度自卑。由于軍事上的失敗,認為中國事事不如人,所以并不對中國當時的經濟制度做細致分析,就將其全盤否定。上述討論告訴我們,從市場制度角度看,自秦漢以后,中國就形成了有明確產權界定的土地制度,土地可以自由買賣,并無封建關系的束縛;到明清民國時期的中國的土地制度,是一個比較純粹的自由契約制度,永佃制的發展則是這一制度的一個有效結果。反觀當時英國,仍在法律上是土地保有制,即至少在名義上還存在封建土地關系。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英國人并沒有從根本上觸動這個看來“落后”的土地制度,卻實現了現代化;而中國卻要消滅這個對現代化有好處的土地制度,反而帶來對現代化的阻礙。
第二個方面,是對某種理論的原教旨式的理解和執行。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和人類社會五階段論,是對人類歷史的過于簡化的解釋。作為一種理論,它有存在價值。但當它變為政治集團的信仰,并用于實踐時,就會產生將現實削足適履地服從理論的現象。階級斗爭學說按照自己的標準將人分成“好人”和“壞人”。他們分別維護“先進的”或“落后的”制度。為了制度的變革,“好人”可以不惜動用武力消滅“壞人”,甚至可以殘害他們。這種理論和實踐完全忽視了人的豐富性,他們不僅在生產關系上扮演某個角色,也可以分屬于依不同標準劃分的人群。如在英國,領主又可以是科學家或工業家,他們不一定要站在某個固定的立場上。正因如此,社會的演變才顯得非常復雜,又富有韌性。
第三個方面,是對制度及制度變遷的僵化理解和簡單思考。人們簡單地將制度分為“好的”和“壞的”。一旦建立了好的制度,一切皆好。而為了建立這樣的好制度,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沒有懂得,制度是一個社會內在生成的、有生命的有機體,它的演進也是一個有機演化過程。新的制度是在舊的制度機體中生發出來的。成功的成本較低的制度變遷是在新舊制度的互動中實現的。新制度是舊制度面對不能解決的新問題的解決方案,舊制度是過于激進、缺乏傳統支撐的新制度的解毒劑。這才使制度變遷不出現帶來危機的斷裂。這恰是英國近代以來制度變遷不那么劇烈,且在工業革命的大勢之旁,仍存在著頑強的傳統紳士文化與之抗衡的情形(馬丁?威納,2013)。而在二十世紀50年代的中國,我們看到的是“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的標語,和用“無產階級的”武器將農民“趕到社會主義道路上去”粗暴而愚蠢的行為(高王凌,2013,182頁)。
第四個方面,是對制度的構造主義的理解,及由此帶來的相信用政府強力、在短期內能夠實現制度的有效演進。土地制度演化到近代,是一個漫長的自然秩序的變化過程,傳統中國的以市場為基礎的土地制度就是一種自發的秩序。而構造主義認為可以人為地設計出最優的制度,包括土地制度,實際上是做不到的,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在英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尊重自然秩序的態度,并不急于通過政府強力推動土地制度的變化。在既有土地法律制度框架下,他們又尊重人們對不同法律的選擇,和對契約形式的選擇,這又促進了制度在較靈活的領域發生變化,最后推動法律制度的變化。而在集體化時期的中國,我們看到的是一種“致命的自負”,是對原來土地制度的全面否定,和對沒有任何試錯和經驗的所謂新制度的虛妄崇拜。
第五個方面,是企圖依賴于政治力量進行制度變遷。這必然會將對政治利益的考慮卷入制度的設立和改進。在中國,對土地問題的判斷已經被政治利益所扭曲。當不少專家說土地集中度只有40~60%時,執政黨高層只認定是70~80%。土地革命也一直是不同政治力量的分水嶺。為了與競爭性政治力量相區別,對土地制度的主張就會發生扭曲,如共產黨的暴力土改。在共產黨當權后,推行自己的土地改革政策和自己的政治合法性緊密掛鉤,在初期急于求成,想在短期內創造奇跡,到后來出現問題,又拒不認錯,極力掩蓋事實,貽誤救災時機,造成人類史上罕見的災難。在英國,雖然出現過對谷物法和土地稅的爭議,但土地制度從未成為一個政治議題。
第六個方面,近代以來,中國的知識分子對社會問題的把握也出現偏差。當然,當時中國農村存在著貧富差距,但這一差距被夸張為不能容忍的不公平。當永佃制帶來佃農可能甚至比田主還富的情況下,還在將“耕者有其田”作為主要的社會目標。無論是在人民公社時期,還是在現在,再回想一下當時的土地分配情況,就會覺得當時的知識精英看錯了問題。正是他們的錯誤導致了后來中國農民的災難。這些知識精英的思路不是想解決當下問題,而是想一舉實現一個理想世界。而在英國,雖然也有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但經驗主義傳統從來未使英國人想一舉創造一個理想社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對制度應該如何變遷的理解。也就是說,無論對制度變遷的方向和方案如何不同,這些不同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變遷的方式是暴力的還是非暴力的。首先,這一區別能夠分辨出某種制度方案是否有效。布坎南指出,最好的制度變遷表現為帕累托改進。即無人受損,卻有人受益。他說,與之相應的政治程序就是一致同意規則。這反映在對制度變遷的態度上。如果不會受損,也就不會反對;如果受益,就會舉雙手贊成。正是一個不會損害任何人的改革,才會帶來社會角度看的福利增進;所以由民眾自愿接受和普遍支持的改革,才會是真正具有導致效率提高含義的改革。反過來,如果一個改革得不到民眾的接受和支持,卻聲稱是“先進的”制度并用暴力強行推行,必然會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從而也會摧毀社會的繁榮。
第二,用暴力推行的所謂制度變遷必然在分配上是不公平的。用暴力推行的制度必然也需要用暴力維持,因而在這種制度下,分配是由掌握著暴力資源優勢的集團決定,從而也必然傾向于他們自己。而所謂有暴力優勢的集團,一般也就是政府。因而,用暴力推行的制度其實也就是一個其分配更為傾向于政府的制度。這就回到了一個人類社會最為古老的問題上,官民矛盾問題。暴力推行的制度只是加劇了這一矛盾。
第三,由暴力建立的制度,如土地制度,必然是由政府來支配資源分配的制度。而我們已經知道,政府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比市場更有效率,如在公共物品領域。然而,當政府全面支配資源配置時,配置效率就會大大降低,從而由暴力建立的制度必然是一個效率低下的制度。
回顧中英兩國土地制度變遷的歷史,上述討論應是成立的。不管有多少人竭力縮小土改時期非正常死亡的人數,他們都不會否認,存在著對地主和富農的人群的財產侵奪和生命殘害。盡管他們占人口中的比重不算太大,但對他們的侵害在道德價值上是不能接受的,并且從社會功利角度看,他們是社會中的重要部分,對他們的暴力侵害和殺戮,消滅了社會中最善經營土地的人群,也破壞了自由契約制度,必然帶來生產效率的下降。到了集體化時期,億萬農民基本上被強制進入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他們在后來所謂“反瞞產私分”運動中和“公共食堂”的扣飯和斷飲時也付出了慘重的生命代價(楊繼繩,2008,第67頁,70頁,103~107頁,第124頁,第127~129頁,第133頁,第140頁,……)。與之相應的,就是生產效率降至最低。
反之,家庭土地承包制雖與土地改革一樣,也被稱為“改革”,但兩者最重要的區別是,前者并沒有政府的強制推動。應該說,在承包制之前,許多農村和億萬農民已經在暗渡陳倉、瞞天過海了。鳳陽縣小岡村的中共黨員甚至不惜坐牢來推行包產到戶。而這被中共決策層接受,并非是他們中多數人都認識到了包產到戶相對于集體制度的優越,而是“承認群眾自由選擇的權利”(杜潤生,2005,第119頁)。一旦自由選擇,包產到戶不過幾年就在全國開花,從沒有像推行集體化那樣的阻力。其結果,就是農業出現了極為顯著的增長。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1970年至1977年間,農業總產值的年均增長率約為3%,而1978年到1988年的增長率則為15%[4]。而在微觀層次,據高王凌,“山東章丘縣一個村子上年棉花畝產17斤,次年改革后達到130斤;另一個村莊頭年畝產10斤7兩,第二年‘包產到勞’,達到了81斤。”有一個大隊“改革后連年豐收,糧食總產量由20萬斤增加到110萬斤?!保?013,第186頁)
所以,自愿還是被迫,和平還是暴力,而不是什么其它指標,才能判斷一個制度變遷是否是“好的”制度變遷,即使制度變得更有效率的變遷。林毅夫指出,造成1959~1961年饑荒的,并不是集體化,而是強制性的集體化。這既包含強制入社,又包含不許退社。這就失去了對有些社員違約偷懶的約束,導致了生產率的急劇下降(Lin, 1990)。在以色列存在的基布茲,仍是一種人民公社式的組織,與當年中國人民公社的區別在于,它是由社員自愿結合而成的(楊曼蘇,1992,第79~83頁)。如果當初中國的農民被允許不參加集體,或可以自由退社,就不可能出現三年大饑荒,當然也就保留下來農民擁有產權的土地制度。如果當年的土地改革是和平進行的,其結果也就與中國臺灣省的土地改革一樣,直接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土地所有者不會經歷那樣一場血腥的慘劇,而成為新興工商業的領導者。
是否存在一種制度變遷,它只存在于某個天才的腦子里,并且確實可以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給全社會都帶來巨大福利,但會損害當下的大部分人,或相當一部分人的利益?首先的問題是,是否存在著這樣一種天才?答案是,不存在。這是因為,只要是人,就是理性有限的;他們一般不可能對作為復雜系統的社會的未來作出預測,更不可能設計它的制度。制度只有一個朝著更好方向發展的方式,即通過千萬個個體之間自愿的互動。而他們的互動也是一個很復雜的、人類理性不及的演變過程。所以,宣稱自己掌握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真理的人,企圖通過政府的強制性手段給人類帶到人間天堂的作法只能是一種唯理主義的狂妄。
古往今來,人們之間的自愿的交易,才是推動有效的制度變遷的最有效的形式。最奇妙的是,交易看來是兩個人就可進行的小事,但其內涵卻極為深遠。人們不僅可以交易產品,還可以交易要素,還可以交易合同方式,即選擇不同的交易方式進行交易。而合同方式,就是諾思所說的次級制度安排。只要一種合約方式更為便捷,很快就會推廣開來。貨幣制度就是這樣產生的。甚至奴隸通過市場交易積累貨幣最后將自己買出,也能瓦解看來很嚴酷的奴隸制度。由于交易的簡單性、靈活性,使得人們很愿意在有法律障礙的時候,選擇相應的交易方式繞過法律。這就如同英國人用“替代”、“再分封”、“出租并棄讓”的交易形式進行土地轉讓,用租賃合同替代繁復的轉讓程序,完成在土地保有制外殼下的土地再配置。所以,自愿不僅是制度變遷的被動的標尺,也是主動的要素。
那么,是否存在著非要用暴力推進的制度變遷嗎?一般來說,沒有。只有一個例外。這就是,原有制度包含了強制性,并且可能還用暴力維持著。如美國的奴隸制。福格爾教授曾說,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是用和平的手段消滅奴隸制的,美國是個例外(Fogel and Engerman,1974, pp.32~37)。這是因為,在美國,奴隸制農場的效率要比自由人農場的效率高[5]。奴隸主可以迫使奴隸在單位時間內高強度地勞動。對于這樣的制度動武,幾乎相當于中國的古典革命含義,即湯武革命的含義。當夏桀商紂暴虐無道,他們的國家制度已經是一個用暴力維持的無效制度。只有當他們人心失盡,商湯周武才可謹慎用兵。即使這樣,孔子仍認為武王伐紂并沒有“盡善”。即使存在著使用暴力推進制度變遷的理由,也要十分謹慎。
另一種涉及制度強制性的領域是在公共領域。因公共物品并不一定會使所有人皆大歡喜,卻又要提供,在典型的民主制度下,就要通過投票決定。但多數規則會使投票中的少數人感到吃虧,而公共決策一旦作出,就要強制性執行。所以,即使按照民主程序制度的法律仍帶有損害一部分人利益的性質及其強制性。這顯然是一個人類目前沒有解決的問題。民主制度只能通過調整特定公共決策的規則,如多數比例,或增加少數人的權重,來盡量減少對少數人的損害。然而,這是一個永遠無解的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盡量少用公共選擇的手段進行制度變遷。這也就是英國的法律變化如此緩慢的原因。它只有在合約方式已經發生了普遍的演變,且證明是有效的以后,再作對法律的調整。就如英國有關土地制度的法律一樣。
總之,中國和英國幾百年來土地制度變遷的歷史告訴我們,判定一個制度變遷是否有效或“好”的一個簡單方法,是經濟當事人是否自愿接受;而不是其它什么,如其背景理論多么邏輯嚴謹和雄辯,其所訴求的道德標準多么高尚,甚至其所動員的多數多么積極,以及什么什么主義。只要我們堅守這一點,就可以避免制度變遷中的巨大代價,少走中國土地制度變遷史已經證明了的彎路,卻始終與推動制度變遷的真正動力朝著一個方向前進。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學術界 2014年1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