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高蕓等: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聯什么

[ 作者:高蕓?趙芝俊?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8-14 錄入:實習編輯 ]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急需以“效率型增長”為目標的農業科技創新驅動,減小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資本邊際收益遞減對農業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就現階段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來看,需要進行適應我國生產經營特征的省力型、節本增效型實用技術,以及具有重大產業變革前景的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這兩大方向的攻關突破。經驗表明,無論是貼合實踐需求的小發明,還是前沿、尖端新知識創新,都需要對接技術供給與技術需求,對科技政策導向、戰略規劃和科研體系結構進行統籌治理和完善。

對接技術供給與需求一直是科研創新發展歷程中備受重視的問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展星火計劃、火炬計劃,助推小型企業創新,90年代通過結構調整向市場分流科技人員,以創業孵化器、產業園、高新區作為載體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這些舉措的目標都是促成生產要素和包括科學知識發展、技術發明等生產條件形成最佳組合,進入生產體系。由于農業科研創新需要經歷從實驗室到田間的“二次改進”才能真正推廣應用,對接技術供給與需求的迫切程度更高。

當今,在農業科研體系外部,互聯網、物聯網重要性日益凸顯,也進一步推動了農業科研創新模式的探索。從2014年開始,農業科技領域的各類聯盟如火如荼地開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14年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牽頭成立的全國農業科技創新聯盟,2016年在該聯盟的平臺框架下,還成立了農作物種質資源、全球農業大數據與信息服務、國家馬鈴薯產業科技、智慧農業等多個二級創新聯盟。與以往的產學研協同和國家科技計劃改革不同,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更加注重打通不同學科、不同領域技術群體的整體協作和躍進,為技術變革提供整體性知識、技術和市場要素的積累。聯盟中縱向關聯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的邊界日益模糊,而更加強調以單一農產品為對象的產前、產中、產后技術協作。以作物生產為例,建立育種、耕作、栽培、土肥、采摘(收獲)、儲藏、加工科技協作網,打破學科和研究領域界限。通過數據信息分享系統和機制,聯通疫病機理、疫病防控、用藥管理、污染防控、藥物殘留監測,實現生產與生態系統耦合、協調發展。這種科研創新聯盟更有利于摸索出新的生產模式和經營模式,為發展新的農業業態,推動成套技術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從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發起方和運行特征來看,主要分為三類聯盟。一類是由國家相關部門發起,形成中央與地方、科研院所、推廣機構與企業共同參與的科研協同創新聯盟,圍繞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進行聯合攻關。這類聯盟瞄準國際前沿課題,攻關目標非常明確。第二類聯盟是由科研單位發起,由相關部門或協會牽頭共同成立的致力于某個領域或某項技術創新聯盟,目標在于統籌各學科、各研究領域參與集成技術的研發。這類聯盟重點在于協同創新,實現“1+1>2”的技術集成目標。第三類聯盟是由企業或民間團體發起,基于某種農業發展理念或價值觀,旨在開展相關領域的組織合作交流、技術創新、產業協作活動。這類聯盟有利于科技資源、文獻及設備共享。

從目前各類聯盟實施的情況來看,還要在聯通農業生產各環節、生態與質量安全體系、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知識共享與交流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通過成果轉化分紅激勵機制和科研項目經費、資源整合,聯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示范之間的創新鏈,打破部門和所有制界限分配科研資源。盡快從務虛走向務實,從框架建設走向承載具體工作目標的制度建設。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7-08-1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自产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码在线 | 在线看日本免费a∨按摩 |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