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治理中,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內政外交等各種問題錯綜復雜,哪些問題要優先解決?怎么抓住工作的“牛鼻子”?如何在制定規劃時提綱挈領?答案是:這一切都取決于社會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決定大政方針,決定稀缺資源如何配置才能實現最優效率。
十一屆六中全會決議提出,“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現在,距離十一屆六中全會已過去了36年。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何理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不妨用一組數據圖景來提供一種解答。
一、從生產力落后國家變成世界經濟大國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發展生產力,國民經濟持續30多年高速增長。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圖1),1978-2015年,與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這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大國相比,中國的GDP增長速度幾乎在所有年份都遙遙領先。現在,中國已經從一個生產力非常落后的國家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很多領域也是制造業強國。因此,從中國的經濟基礎和經濟總量上講,社會主要矛盾中的“落后的社會生產”問題已經解決了,也就意味著舊的社會主要矛盾不存在了,新的社會主要矛盾出現了。
圖1 世界主要經濟大國的GDP增長率
二、從吃飽穿暖到收入和財產分配的不平衡
在改革開放之前和初期,民眾的主要問題是溫飽問題,吃飽穿暖是主要目標。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技術創新的層出不窮,中國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了,而且大部分人已經過上了小康生活。但是由于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健全,貧富差距依然較大。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主要矛盾體現為“不患寡而患不均”。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3-2016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數如圖2所示。2003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數為0.479,2016年為0.465。根據國際經驗,基尼系數超過0.4就屬于差距較大,超過0.5就屬于差距懸殊。雖然過去十年來我國基尼系數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高位,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關注。
圖2 2003-2016年中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
如果看財產分配,結果更為不平衡。根據北京師范大學李實等人的研究,在過去十多年里,中國居民的財產差距迅速增加,2010年全國居民財產分布的基尼系數高達0.739,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財富分配高度不均等的國家之一。在居民各類財產中,房產占全部財產的比例由2002年的57%上升到2010年的74%。房產成為居民財產分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十九大報告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可謂振聾發聵。另一方面,城鄉居民之間財產分化嚴重。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謂正逢其時。
三、從數量滿足到品質享受
當民眾解決了溫飽問題后,就不會再滿足于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數量本身,而是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例如,很多居民買東西會注重品牌,注重個性;在工作之余也開始注重健康養生,注重旅游。體現在需求側,就是民眾從滿足基本需求到注重更加充分的發展。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00-2015年中國海外旅游市場迅速增長,旅游消費價值從2000年的131億美元猛增至2015年的2922億美元。另一方面,一部分居民開始偏好從海外購買各種高檔用品或奢侈品。根據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的統計,海外代購價值從2009年的50億元人民幣猛增至2014年的1549億元人民幣。
圖3 海外旅游和海外代購價值
從數量滿足到品質享受,這是社會主要矛盾中需求側的本質變化,這一變化要求供給側也能跟上。但目前的問題是,我國的社會生產在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以數量擴張為特征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上,急需轉到以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為特征的集約型增長方式上。這種技術轉型和產業升級,正是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要義。
四、從衣食住行到全面發展
在社會生產落后的時代,民眾的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在生產力比較發達的新時代,民眾不僅追求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而且會追求全面發展。全面發展意味著,民眾不僅僅關心每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會更加關心環境污染、教育衛生、醫療保障、社會治安、政府廉潔和國際地位等一系列公共事務。從這個意義上講,更加充分的發展其實就是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更高層次的需求目標和價值實現,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我們根據人民網“全國兩會熱點調查”結果,整理了2002-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民眾最關心的問題。
表1 2002-2017年全國兩會熱點問題
根據排序可發現,過去15年中,民眾高度關注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而不是僅僅滿足于個體的衣食住行。
首先,反腐倡廉幾乎在所有年份都是民眾最關心的三大熱點問題之一。這也從一個角度證明,十八大以來中央強力反腐,深得民心。其次,社會保障問題在多數年份都是三大熱點問題之一,甚至在2011-2014年連續四年排名第一,凸顯了建立完善的社會安全保障體系的極端重要性。
此外,收入分配、醫療改革、社會公平問題也常常成為三大熱點問題。從調查反饋來看,要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就是要著力解決腐敗問題、社會保障問題和收入分配問題等熱點問題。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鳳凰評論 2017-10-2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