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新聞中心今日舉辦“農業科技創新”黨代表集體采訪記者會 。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華俊介紹道,十八大以來農業科 技的一些進步和進展,具體歸納起來,大概有三個方面。
第一,農業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包括在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上,比如說水 稻、黃瓜、桑蠶,這些基因組學作物現狀的形成機理機制,這方面有很好的進展。此外, 在一些重大品種和技術、條件平臺建設方面也有很好的發展。綜合實驗室有專業或區域實 驗室,還有科學觀測試驗站。
第二,成果轉化進一步加快。唐華俊表示,推廣轉化體系在過去五年有很大的改善;在體 系建設方面,隊伍建設、業務用房建設及條件裝備方面均有很大的進展;在成果推廣轉化 方面,“我們的重點是圍繞農業生產中的關鍵問題,圍繞著需求進行推廣,比如小麥的‘ 一噴三防’,有重點的來開展工作。推廣轉化的模式機制也有創新,比如“專家+農技推廣人員+示范戶”,這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唐華俊介紹道。
第三,體制機制改革方面進一步深化。唐華俊表示,農業部以小麥、水稻、生豬等50個主 要農產品為單元,以產業為主線,組建了產業技術體系,每個體系有首席科學家,首席科 學家下面還有若干個崗位科學家,還有若干個綜合試驗站,形成了一個體系,把全國的科 研機構、大學、企業,都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圍繞一個產品的科技問題發揮作用,應該說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網 2017年10月2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