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毛祖遜:一位農工部長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領悟

[ 作者:毛祖遜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03 錄入:王惠敏 ]

十九大關于“三農”問題的重要論述,繼承和豐富發展了黨一貫堅持的重農強農富農戰略思想,明確了“三農”工作的主攻方向和工作基調,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綱領和行動指南。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加快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要結合各地各部門的實際,聚焦“三農”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我初步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五點體會:

(一)圍繞產業興旺的要求,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農業現代化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十九大報告強調,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我們要立足省情農情,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一是要突出強基固本。十九大報告強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省作為糧食主產區,必須增強大局觀、全局觀,確保糧食安全這根弦不放松。要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格保護耕地,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穩定糧食產能。二是要突出提質增效。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注重數量質量效益并重。要進一步調整農業結構,優化農業產品結構、經營結構、區域結構,從整體上提高農業供給的質量效率。三是要突出綠色生態。綠色生態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充分發揮我省生態優勢,把增加綠色有機生態農產品的供給擺在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四是要引導小農生產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我省農村土地流轉率為39.7%,還有大部分土地是在普通農戶手中經營。在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同時,不能忽視小農生產。要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托管、聯合、合作、社會化服務等方式,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帶動小農增收致富。五是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解決好“人”的問題。目前,總量增加的人口紅利已經不多,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連續出現絕對數量下降,必須在素質提高的人口紅利上大做文章,培育發展新型職業農民。我省“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農村實用人才,要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鼓勵支持創辦鄉村大學生創業協會,實現招生培養與推動學員創新創業并重發展。

(二)圍繞生態宜居的要求,全面提升農村現代化水平。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打造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是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我們要策應我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大力實施“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農民群眾在生態宜居的環境中生產生活。一是突出生態保護和建設。要鼓勵和引導各地發揮資源環境優勢,積極發展綠色產業,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穩定森林覆蓋率,提升林業發展質量。大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水資源節約保護,實施水生態綜合治理。二是突出環境整治。要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生態新農村的規劃建設,大力推進村容村貌整治,搞好村莊綠化,清除亂搭亂建、亂堆亂放,抓好“七改三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突出城鄉融合現代化。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力度,大力推進“8+4”公共服務建設,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不斷提升農村現代化水平。

(三)圍繞鄉風文明的要求,著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十九大報告強調,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鄉風民風,事關農村社會穩定和改革發展的大局。一是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要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實、落地,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大力宣傳農村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先進事跡,引導形成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的社會風氣。二是繁榮農村文化生活。要加快構建覆蓋鄉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農村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提供更多的積極向上、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以先進的文化塑造良好的民風。三是推動農村移風易俗。要加大力度整頓大操大辦風氣,遏制重殮厚葬,整治農村賭博。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破除封建迷信,形成積極向上的農村精神風貌。

(四)圍繞治理有效的要求,健全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十九大報告指出,打造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并強調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當前,農村的利益主體出現多元化,社會關系越來越復雜。切實提高鄉村治理水平,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一是加強鄉村自治。農民是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主體和受益者,必須堅持共建共享,充分尊重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村“五老”等各類主體在改善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二是推進農村民主法治建設。要加強村務公開,健全務實管用的村務監督機制。加強農村社會矛盾問題的排查與妥善化解,推進集中整治和查處基層侵害農民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三是完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要進一步完善我省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好農工部作為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的決策參謀、政策制定、統籌協調、督促指導、考核評價等作用,并根據新形勢新要求,科學理順和充實各級農工部的機構設置、職能定位,把農工部系統打造成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首要工作隊伍。10月20日,省編辦正式批復我部設立新農村建設指導中心,為我部公益一類正處級事業單位,核定編制11個,核定指導中心一正兩副領導職數,下設村莊建設科和環境整治科。這也是我省落實十九大提出的建設一支“一懂兩愛”三農工作隊伍的實際舉措。

(五)圍繞生活富裕的要求,努力促進農民脫貧致富。促進農民脫貧致富,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十大九報告強調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我們要緊緊抓住“脫貧致富”這個核心,讓全省農民群眾與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一是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繼續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動員各方面力量,聚焦深度貧困、聚焦均衡發展、聚焦精準施策、聚焦脫貧標準,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確保到2020年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脫真貧、真脫貧。二是要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農產品價格不穩,工資性收入增幅趨緩,轉移性收入增長面臨挑戰,財產性收入增長有限。各地要結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認真研究解決農民增收遇到的新問題新挑戰,挖掘增收潛力,拓寬增收渠道,開辟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三是要推動改革舉措落地生效。當前,深化農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經基本構建。下一步,關鍵是要抓好改革舉措落地和改革紅利的釋放。在這方面,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明確要求。要落實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在落實集體所有權、保障農民承包權的前提下,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促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鞏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成果,認真研究和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的決策部署。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今年我們共同抓了114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試點村,部分試點村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

十九大報告主題鮮明、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氣勢恢弘、催人奮進,是一個舉旗幟、指方向、明方略、繪藍圖的報告。我們農工部系統的領導干部,位子重要,擔子也更重,站位就要更高,眼界就要更寬。要帶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多學多思、多思多想,學深悟透、學思踐行,切實做好工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免费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 | 在线不卡长片AV |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