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是當前的社會熱點。伴隨著工商資本等優質生產要素大批闖入農業領域,我們有理由相信,越來越多沉睡已久的農村將被喚醒,有了新動能的農業正值風口。但在這個過程中,方向掌舵、模式創新、風險控制、短板彌補等轉型課題橫亙在前,無法繞行。
在漳浦的“蔥擊波”案例中,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一線從業的農民,都表現出了無力與無奈。政府方面認為,由于市場的不確定性,指導農戶科學生產需要承擔巨大的決策風險,唯恐“農戶將滯銷的農產品堆放在政府門口”的歷史重演。農民方面則抱守樸素的期待,希望政府能夠在豐產不豐收時,以保護價收購滯銷農產品,為基層農民兜底,而這顯然不是長久之策。在此種情形之下,“蔥擊波”式的農產品產銷困局周而復始,似乎成了無解之題。
無奈與無力的背后,實則是對政府角色與功能的誤讀。無論是政府的思路還是農民的期待,都帶有明顯的計劃與過度干預的色彩,這并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現實語境。農業產銷作為市場行為的組成部分,理應遵循市場邏輯,而非過分寄望甚至依賴政府行為。
因此,在探討農業轉型升級的路徑時,明晰政府與市場的作用邊界至關重要。政府切勿違背市場規律,以行政手段實行強制干預。但這并不意味著政府就能完全放手,坐視不管。它應該履行更為重要的基礎建設、服務與監管職能,起到聯絡員、服務員、管理員的作用。
農業轉型升級,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涉及產業結構調整、技改升級、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品牌塑造、人才培育、新業態培育等諸多方面與層面。這單靠市場與農戶的力量,顯然力不能逮。各級政府有天然的使命,須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與保障。但現實情況是,不少地方政府要么未意識到這一點,要么滯留于口號,推行未達深度,許多關鍵性的問題久拖未決,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系統工程的急性梗塞或慢性梗阻。
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導入多元業態,提升農業附加值,是業內關于農業轉型升級的共識。但真正到了實踐階段,無論是農民,還是躍躍欲試的工商資本擁有者,甚或農業專家,各類農業主體都難免迷茫。產業新方向在哪里?深加工所依托的前沿技術如何引進?遍地開花卻日益同質化的鄉村旅游該何去何從……一個典型案例是,漳浦蔥農在談及轉型時,更多提到的是轉產,卻并未意識到,大蔥提取技術的進步,已足以讓大蔥具有更多的產品形態與更高的經濟效益。在面對多酚等具有高附加值又可行的深加工技術時,當地顯得顧慮有余而進取不足。
困惑之處,正凸顯了政府的作為空間。如何科學地引導產業發展?如何促進科研成果有效轉化?如何因地制宜地規劃與規范鄉村游發展路徑?如何引導工商資本有序進入農業領域?如何培育緊缺的新型農業人才……這些都是各級政府不容回避的重大課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農業配套服務方面,我國還有很大的作為和進取空間。困擾已久的農產品滯銷問題,是小農生產與市場脫節的直接結果。這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信息服務體系,提供氣象、國際局勢、市場行情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從而構建農業產銷研判預警機制,利用大數據為農業決策提供科學參考。類似的服務還包括土地流轉信息服務、政策咨詢服務等方方面面。
在巨大的市場海洋里,農戶、企業乃至地方政府,都顯得勢單力薄,單靠一己之力遠不足以行穩致遠。頂層設計層面的支持、全國“一盤棋”的統籌、產學研多維度資源的介入、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建設、風險控制機制的培育,等等,均是構建農業服務體系的前提,而這需要各級政府、市場、社會的協同合作。
以農業品牌建設為例。近年來,各地掀起了一股地理標志商標的申報熱潮,目的是為了打造區域農業公共品牌,做足區域特色農業這一賣點。光是漳浦一縣,便坐擁24個地理標志商標,居全國前列。但各地的推動工作似乎止步于數量的增長,大部分地理標志商標被束之高閣,并未釋放預期中的品牌效應。公共品牌的崛起,需要政府與市場主體共同培育,開展以區域為單位的品牌營銷與推介,賦予農產品更多在地文化內涵,建立公共品牌使用規范并開展有效監管。
政府在農業轉型升級中應當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一言以蔽之,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這其中的尺度與邊界,相當微妙。農業從業者依循市場規律進行自主的市場決策,接受市場規律的調節,同時呼喚更加健全的服務與配套。比起農業被政府包辦的舊時代,在新時代,政府的職責使命更新、更重、重難。任重道遠之新途,期待更多作為、更多創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福建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