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農產品流通困局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落后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基于全產業鏈的產銷一體化流通模式是農產品流通變革的理想模式, 有利于提高農業企業經營效益, 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 保障農產品安全。現代化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應培育壯大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物流中心、連鎖超市等流通主體, 并通過這些核心流通組織延伸和整合產業鏈, 構建基于全產業鏈的農產品流通模式, 進而構建農產品流通的高效服務網絡體系。
一、引言
我國農業經營的主要矛盾已從生產領域轉向流通領域。當前農產品流通, 特別是鮮活農產品流通中的“賤賣、貴買”和“兩頭訴苦、中間喊冤”的流通困境以及頻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是我國落后農產品流通體系的現實寫照。應從戰略高度和全產業鏈視角對傳統的農產品流通體系進行系統化改造, 建設與現代農業、大市場、大流通相適應的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 發揮流通引導生產的作用。農產品全產業鏈流通模式即是在居民消費升級、農業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興發展模式。實現農業現代化企業與專業合作社對接的全產業鏈介入、全流通體系建設是解決農產品市場流通風險、食品質量安全及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Kherallah (2002) 等學者認為某個國家的農產品流通政策, 是以其農業發展歷史、不同時代的政策理念、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等許多因素為背景而形成的, 分析流通政策和制度效果, 必須注意理解這些國家各地區的市場結構、農業生產的特征、農產品流通的歷史等多個側面的相互作用[1]。這對于研究農產品流通問題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指導意義。國內學者運用產業組織理論、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相關理論對農產品流通存在問題、流通渠道與模式、流通成本與效率、流通網絡建設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研究。張闖、夏春玉 (2005) 認為造成農產品流通渠道穩定性缺失及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于農產品流通渠道中權力結構的過度失衡[2]。郭崇義、龐毅 (2009) 從流通實力差異的視角, 探討了流通模式的選擇問題, 提出應以強勢流通主體為核心整合流通鏈[3]。夏春玉等 (2009) 以網絡組織理論為分析工具, 研究了農產品流通網絡組織的結構特征和治理機制[4]。楊宜苗、肖慶功 (2011) 針對不同流通渠道下農產品流通成本與效率進行了比較分析[5]。國內學者針對農業產業鏈的組織形式、穩定機制、利益分配等問題以及具體農產品 (豬肉、糧食、水果等) 的產業鏈運作也進行了大量研究。王凱、韓紀琴 (2002) 對農業產業鏈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系統而清晰的界定, 提出了產業鏈管理的研究框架, 即通過分析物流鏈、信息鏈、價值鏈和組織鏈來具體分析農業產業鏈[6]。王凱、顏加勇 (2004) 進一步分析了我國目前農業產業鏈組織形式的特點和各種農業產業鏈 (龍頭企業帶動、中介組織帶動、專業市場帶動等) 的運作機制[7]。郭靜利 (2010) 系統分析了農業產業鏈穩定機制及其演化過程的內在邏輯[8]。寧高寧 (2009) 為中糧集團提出了全產業鏈發展戰略[9]。杜龍政、汪延明 (2010) 指出全產業鏈通過打通行業壁壘和實施全過程控制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無污染, 并從大食品安全的視角構建了相應的產業鏈治理模式[10]。馮長利等 (2012) 則對中糧集團的全產業鏈戰略及其價值創造路徑進行了全面解析[11]。但文獻分析也可以看出, 現有文獻對農產品流通問題的研究多是專注于流通中的某一現象、出現的某一問題、流通中的某一節點或針對特定農產品、特定區域的農產品流通等局部層面上。從產業鏈角度研究農產品市場流通風險, 加強流通體系建設的文獻還相對較少, 針對如何構建科學、高效的現代農產品流通產業鏈, 促進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有機銜接方面的研究還顯得不足。全產業鏈概念是基于食品安全問題提出的, 現有文獻也多是基于企業角度的戰略決策與規劃方面的研究, 但其對于解決農產品流通困境, 加強流通體系建設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 本文把全產業鏈概念拓展到農產品流通研究領域, 從全產業鏈視角研究農產品, 特別是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提出延伸和打造農產品流通產業鏈條的主要模式, 認為全產業鏈集成化流通是我國現代農產品流通發展的主要方向。
二、從流通困局看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的落后性
農產品流通困局是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買難”和“賣難”交替出現, “貴買”與“賤賣”并存是農產品流通困局的典型表現。一方面是農產品產量、價格的大幅周期波動, 很多農產品陷入“價跌、滯銷、賣難”的困境, 從土豆到大白菜, 從洋蔥到生姜, 增產不增收, 農民利益嚴重受損, 影響生產積極性, 進而導致產量下降, 價格大漲,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又輪番上演, 導致“買難、賣難”交替出現。另一方面是相對于源頭的滯銷、價跌而言, 終端價格又居高不下, 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經歷著“貴族”化轉身, 出現“貴買”與“賤賣”并存的現象。但在農民、市民兩頭訴苦的同時, 流通商卻在中間喊冤, 相對于高企的終端價格, 中間環節的利潤水平很低。造成這種流通困局的原因, 還主要在于我國落后的農產品流通體系。
首先, 組織化程度低, 缺乏核心的流通組織。傳統的農產品流通體系中, 小農戶、小商販是初始物流和終端物流的主要承擔者, 呈現出啞鈴型或T型的產業鏈結構特點, 還存在大量無組織的分散流通、非契約流通及自產自銷。目前全國僅有10%左右的農民加入了合作組織。流通主體的流通實力弱、組織化程度低、農業生產集中度低, 使得自身缺乏對等的談判權, 沒有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和風險規避機制, 生產者利益得不到很好保障。同時, 也不利于農產品生產、流通的標準化, 無法滿足定單農業為基礎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不利于大流通、大市場的形成。農產品市場流通主體培育的滯后, 不能通過流通實力強的核心組織來有效整合、打通產業鏈, 分散而數量眾多的農戶作為流通主體使得農產品流通陷入低效和無序狀態, 造成小生產、弱流通、貴流通的現狀。
其次, 流通鏈條長, 銜接不暢。雖然流通環節應有多少不能一概而論, 但總體來說, 我國農產品流通明顯存在環節太多、鏈條過長的問題。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 一般要經過產地收購、中間運輸、銷地批發和終端零售, 有的地方還需要更多的環節, 生產地有產地批發, 銷地還有一級批發、二級批發等 (如圖1所示) 。每個流通環節產生的成本通過層層加價, 形成“疊加效應”, 拉升終端農產品價格, 造成“賤賣”和“貴買”并存的現狀。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曾表示, 我國的農產品流通環節成本是國外的2-3倍。過長的流通鏈條導致終端價格過高的同時, 也使得供需銜接不暢, 生產與需求脫節, 缺乏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而農產品從產地到終端市場的過程中, 鐵路警察各管一段, 也增加了食品安全追溯的難度。
第三, 布局不合理, 制度性成本高。目前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主要還是按照行政區劃來設置。農產品流通規劃不足造成流通節點布局不合理, 功能定位不明確, 流通布局與生產布局匹配度不夠, 流通節點也無法形成高效的流通網絡體系。同時, 城市網點布局不足, 使得不少農產品堵在最后一公里。農產品流通管理還存在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現象, 缺乏有力的抓手。從體制和政策視角看, 流通成本可分為經濟性成本與體制性成本。前者指流通領域正常經營活動中所必然發生的成本, 屬于不可避免、需要補償的合理成本;后者則是由于管理體制和政策缺陷引發的不合理成本[12]。農產品流通中的各種制度性成本仍然很高, 稅費、管理費、進場費、攤位費等層層加碼, 形成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巨額中間費用。政策供給不到位的同時, 還存在已有的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的情況。而宏觀調控的滯后, 農產品流通信息不暢及市場調節的盲目性也進一步加大了農產品價格的波動。
圖1 農產品流通環節及價格構成
三、全產業鏈流通模式動因分析
農業全產業鏈模式是基于食品安全問題提出的, 強調要把控整個產業鏈, 以消費者為導向, 從農業產業鏈源頭做起, 構建由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供應全過程。全產業鏈管理關注終端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強調從源頭上把握住農產品質量安全, 更注重規避與化解流通環節中的質量風險, 是“道德”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基于全產業鏈的流通模式即是由核心組織通過資本運營、契約、聯盟等手段對農產品產業鏈進行整合, 打通流通產業鏈, 構建一體化的產業鏈系統。構建基于全產業鏈的流通模式與流通體系既是農業企業經營的現實需要, 也是破解流通困局、解決農產品安全問題的必然要求。
(一) 基于企業角度的分析
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最終進入消費者手中要經過很多個生產和流通環節。這個過程, 既可以由高度分工的專業化生產完成, 又可以由縱向一體化完成。黃祖輝等 (1997) 認為, 農業縱向一體化組織的產生主要源于經濟主體對潛在外部利潤的追求, 這種外部利潤來源于農業縱向一體化組織對傳統農業產業組織方式所存在的生產風險、交易費用以及不確定性的克服或弱化[13]。縱向一體化的產業鏈組織是當前我國農業企業的合理選擇。首先, 鮮活農產品的特點更易形成縱向一體化生產。鮮活農產品不易存儲, 維持成本高, 運輸損耗大, 遠距離運輸成本高, 最好就地收儲加工。因此, 加工企業有向原料生產環節, 原料生產企業有向加工環節延伸的動機。其次, 中國農業還處于農業工業化的初期階段, 產業集中度低, 低水平建設、食品安全等問題突出。要擴大規模, 提高效益, 最好的方法就是將產業鏈條延伸與整合, 構建全產業鏈體系。目前的農業生產階段, 企業通過縱向一體化可以獲得比其它組織形式或經營活動形式更多的經濟利益和企業利潤, 即使利潤比較薄, 也可以在產業鏈上做適當的成本轉移, 哪怕在一個環節虧損, 在另外一個環節就能找回來, 從而保持整個企業的穩定利潤。而產業鏈組織中的“龍頭”企業支配資源配置, 可以直接在組織內部完成交易, 有效地保護交易者長期利益。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 打通農產品、食品產業鏈也是農業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方向。第三, 打通產業鏈有利于創造更多商機, 實現全產業鏈的產業化經營。在產業鏈延伸與整合過程中, 可以通過主導產業帶動其它產業和衍生產品的發展, 通過核心競爭力的跨行業傳遞, 實現產業鏈的品牌化營銷與拓展。例如, “肥西老母雞”的“一三二四”產業鏈整合模式, 即以生態化、規模化養殖為特點的第一產業;以活雞專賣和快餐連鎖為特點第三產業;以規模化、現代化加工及配送為特點的第二產業;以雞文化休閑與創意為特點的第四產業, 打造出了集養殖、加工、餐飲、旅游、文化于一體, 相互融合、互為促進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 實現了全產業鏈的產業化經營[14]。
(二) 基于流通角度的分析
農產品流通模式主要是指農產品從生產者向最終的消費者轉移過程中所采用的流通方式或流通組織。生產環節、流通模式的演變以及流通主體的變化是由分工的市場化程度和內卷化程度決定的。分工的市場化是指隨著專業化分工的深化, 一些分工環節從原有流通組織中分離出來并形成獨立市場主體的過程。分工市場化催生了批發商、經紀人、商販、中介組織等各類參與流通的組織。分工的不斷市場化帶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由于流通主體的增多, 使得交易費用和交易成本不斷上升, 產品的零售價格不斷上漲;二是隨著交易環節的增多, 市場交易信息不暢, 供需銜接失衡, 上游的生產者面臨巨大的市場風險, 而終端的消費者需求得不到滿足。因此, 提高流通效率有必要減少交易環節, 縮短流通鏈條。這就要求生產組織與流通組織兼并重組, 形成實力較強的市場組織。市場組織的兼并重組使得部分流通功能又轉移內化到生產環節和零售環節的過程稱為分工的內卷化[15]。分工內卷化的過程實質就是縮短流通鏈條的過程。隨著兼并重組流通環節消失, 使單一組織具備更綜合的分工職能。當然, 分工內卷化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時也帶來了內部管理費用的增加。因此, 分工的市場化與內卷化程度將取決于兩種費用的比較。目前, 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的主要矛盾在于組織化程度低、生產集中度低而導致的流通鏈條長、流通效率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指出, 當前蔬菜流通環節的成本至少要占到菜價的1/3至2/3, 有的甚至占到了90%[16]。因此, 培育核心流通主體, 打造具備綜合功能的核心組織, 并以其整合產業鏈, 構建基于全產業鏈的產銷一體化流通模式是農產品流通體系變革的重要方向。
(三) 基于食品安全角度的分析
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 農業生產是以高度標準化為基礎的, 農產品從播種、收獲、加工整理到包裝上市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而這是以農業生產和流通的高度組織化和集約化為前提的。我國傳統的農產品產業鏈由于組織化程度低, 不利于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和質量控制。我國現行頒布的2萬多項國家標準中, 農業方面的標準只占10%左右。以蔬菜為例, 在我國常用的12大類、89種蔬菜中, 目前制定出新鮮蔬菜商品質量標準的尚不足20種。而農產品流通環節多涉及的利益相關者多, 牽涉的安全問題也多, 導致安全風險不斷向下游累積擴散。一方面是消費者與經營者存在信息的不對稱, 消費者又受自身知識所限, 無法鑒別所購農產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生產經營者之間也存在信息的不對稱, 使得下游生產者不知道上游生產者的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及其變化情況。同時, 由于生產和經營的分散化, 實行生產全過程質量監控難度大, 非法使用違禁藥物現象難以控制。我國每年有20多萬噸、1000多種農藥施用于農作物, 有些甚至是違禁藥物, 嚴重影響農產品及食品質量安全。對于落后的農產品流通體系來說, 執行農產品質量市場準入制度和追溯制度的難點在于產品來源的復雜性和廣闊的地域性, 以及農產品標識制度的滯后, 造成對不合格農產品的追溯工作有很大的難度, 也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及與國際接軌帶來極大困難, 使產品失去了國際競爭優勢。基于全產業鏈的一體化流通模式是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相適應的農業生產方式和流通組織模式。農產品流通主體的規模化、集中化, 流通環節的精簡化, 有利于建立封閉化的、可控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而且由于生產與流通主體明確, 更有利于農產品質量監管和責任追究。有利于形成農產品經營者與生產者、消費者之間的利益聯動和相互制約機制, 建立高效的農產品質量保證體系。
四、全產業鏈流通主要模式
全產業鏈模式圍繞核心組織來整合其他流通主體, 通過前向或者后向整合實現自身產業鏈的延伸與對接。核心組織應有很強的流通實力。農產品流通主體的流通實力是一個綜合指標, 郭崇義、龐毅 (2009) 的研究指出, 可用流通主體經營的 (含生產和流通) 農產品數量、銷售價格的現狀和改變能力, 即規模和價格兩個指標進行界定。數量大、價格低的流通主體的流通實力強;數量小、價格高的流通主體的流通實力弱;數量大價格高、數量小而價格低的流通主體, 其流通實力介于兩者之間[3]8-9。我們認為, 核心組織不僅要有很強的流通實力, 而且能夠通過對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有效控制來組織與協調整個產業鏈運行, 對整個鏈條的利益分配及風險防范具有較強調控能力。核心組織通過協調產業鏈中其他不同參與者的行為, 挖掘出整個產業鏈的價值潛力并實現集成優勢,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產業鏈的運行效益。隨著農產品流通產業的發展, 生產、加工、流通三者的邊界將日趨模糊, 核心組織及參與者將共同組成一個統一的產業有機體。現代農產品流通將是貫通產業鏈的農產品生產和流通融合的一體化產銷體系。能夠整合產業鏈的核心組織主要是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物流中心 (現有批發市場的發展方向) 、連鎖超市等, 其整合產業鏈的方式既可以投資于生產、流通的所有環節, 通過資本紐帶構建完全一體化的產業鏈, 也可以以契約合同、聯盟方式建立產銷一體化流通鏈 (如圖2所示) 。
(一) 專業合作社驅動模式
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組織載體。對于生產規模大, 資金實力強的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生產基地, 可以通過自建零售終端或者自建配送中心向零售網點配送, 向下游整合和延伸自身產業鏈構建一體化流通體系。這種產業鏈更適合以擁有優質農產品資源、地方特色品牌來獲得競爭優勢。通過合作社整合產業鏈銷售農產品將會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二) 龍頭企業主導模式
這種模式以龍頭企業為核心進行產業鏈整合, 通過向產業鏈的兩端延伸, 打造縱向一體化的流通鏈條, 構建“生產基地+龍頭企業+連鎖零售”的一體化模式, 分別與生產基地和連鎖超市對接。通過與上游專業合作社對接建立生產基地, 組織農民種植、養殖, 進行規模化生產, 并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與下游對接進入批發市場、大型超市, 形成一條龍式服務體系。例如, 新希望集團和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有限公司合作, 3年內將在北京建設1000家便利店。
(三) 物流中心主導模式
綜合性的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 是傳統批發市場的發展方向, 通過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 實現農產品的統一采購、庫存、分揀、包裝。以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 為核心整合產業鏈, 向上延伸建立生產基地, 向下深入到銷售終端, 構建“生產基地+物流中心+連鎖零售”的模式。以物流中心連接生產和銷售環節, 完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服務。
圖2 農產品流通核心組織及流通產業鏈
(四) 連鎖超市拉動模式
以大型連鎖超市為核心, 構建“生產基地+連鎖零售”的流通模式。在以連鎖零售主導的農產品流通模式下, 超市建立自己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使基地按照超市的標準和需求進行農產品生產并直接供應, 有利于農產品質量控制和降低流通成本。而超市與上游的合作社對接, 即“農超對接”, 雙方可合資建設質量檢驗檢疫系統、冷鏈運輸等基礎設施, 提升合作水平。
五、結語
農產品流通是關系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及社會穩定的大事。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的落后性主要表現在流通組織化程度低、流通環節多、流通成本高及流通效率低。落后的農產品流通體系是造成農產品流通困局的主要原因。破解農產品流通困局, 應從全產業鏈的戰略高度構建高效的農產品流通體系。這是提高農業經營效益、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必然選擇, 也是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的發展趨勢和主要方向。通過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產品物流中心、大型超市等核心組織延伸和整合產業鏈是構建高效農產品流通產業鏈的主要方式。全產業鏈視角的高效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我們認為應從點、鏈、網的三個層次展開, 即在培育壯大農產品流通主體的基礎上, 構建農產品流通產業鏈;通過產業鏈的聯結與融合, 建設高效的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
一是“點”的層次, 即培育壯大流通主體。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物流中心、連鎖零售將逐漸發展成為農產品流通的主體, 在農產品流通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對流通體系各個環節的優化, 主要是分散的農戶向農業專業合作社方向發展, 形成大規模生產基地;批發市場向功能更強大的物流中心發展;大型龍頭企業規模化發展, 承擔加工儲運等綜合功能;零售組織向連鎖方向發展, 形成規模化市場[17]。應進一步加快培育流通主體, 提高流通組織化程度。鼓勵流通企業實施跨地區兼并重組和投資合作, 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鮮活農產品經銷商實現公司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扶持培育大型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鮮活農產品流通企業、運輸企業做大做強, 鼓勵有實力的龍頭企業集聚發展, 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 提高企業競爭力。
二是“鏈”的層次, 即構建基于核心組織的農產品流通產業鏈。在基于節點的組織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基礎上, 進行鏈的優化, 流通主體實現全產業鏈的介入, 縮短流通環節, 提高流通效率, 實現從生產基地到市場的高效對接、縱向協同, 構建基于產業鏈的一體化流通體系。支持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在社區菜市場直供直銷, 推動在人口集中的社區設立鮮活農產品零售網點。鼓勵龍頭企業、物流中心建設生產基地, 與專業合作社高效對接, 大力發展連鎖店、直營店、配送中心和電子商務, 研發和應用農產品物聯網, 推廣流通標準化, 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對接門檻和流通成本, 擴大對接規模, 推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批對接、農社對接等多種形式的產銷銜接, 鼓勵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等流通企業, 學校、酒店、大企業等最終用戶與農業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系。
三是“網”的層次, 即通過農產品流通產業鏈的縱向或橫向的聯結、區域的互補融合, 構建農產品流通的網絡組織與流通服務體系。這種協同整合主要包括同一產業鏈的跨區域的縱向協同與延伸, 同一區域內不同產業鏈之間及不同區域的產業鏈群之間的橫向協同與集成。加快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制定并完善農產品網點發展規劃, 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市場網絡。促進農產品流通的區域一體化、城鄉一體化、國際國內一體化、農產品加工業與流通業的融合一體化、整個農業產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的立體化、混沌化。支持有實力的流通企業跨行業、跨地區兼并重組, 建設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商貿中心、專業市場以及全國性和區域性配送中心。優化城市流通網絡布局, 依托交通樞紐、生產基地、中心城市和大型商品集散地, 構建全國骨干流通網絡, 鼓勵大型流通企業向農村延伸經營網絡, 拓展網點功能, 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營銷網絡。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村經紀人, 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物流配送能力和營銷服務水平[18]。完善財稅、金融、土地政策支持, 強化組織領導和監督管理, 為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中央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產品流通發展的重要政策文件。這些文件的目標導向在于通過一系列的政策設計與政策引導, 建設我國現代化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其主要的著力點即在于壯大農產品流通主體, 加強產銷銜接、提高物流綜合程度, 構建集成化的流通服務網絡體系。隨著農產品流通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 隨著政府不斷加大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建設力度和消費需求升級的推動, 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 宏觀調控及配套的農產品政策體系也將進一步完善, 現代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將在農產品流通領域廣泛應用, 農產品生產與流通的標準化、品質化及農產品質量監管水平不斷提升, 我國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將逐步完善。現代化的高效農產品流通體系也將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物價穩定及居民享受物美價廉農產品的重要保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商業經濟與管理2012年1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