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楊賢軍:對發展家庭農場的建議

[ 作者:楊賢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5-30 錄入:吳玲香 ]

我省十分重視家庭農場發展工作。2014年湖南省政府《關于實施兩個“百千萬”工程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利用3年時間培育扶持10000個家庭農場,省財政安排上億元資金對家庭農場給予了扶持。為加強對家庭農場的培育發展和指導服務,2015年以來,我省又做了系列安排部署,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意見》(湘政辦發〔2015〕106號)、《湖南省家庭農場認定管理辦法(試行)》(湘農發〔2016〕294號)、《湖南省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創建辦法(試行)》、《湖南省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辦法(試行)》(湘農聯【2016】295號)等相關政策措施,到2020年全省將培育5萬個家庭農場,并對家庭農場銷售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

一、發展家庭農場是現實選擇

家庭農場,是指以農戶家庭為基本生產經營單位,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利用家庭承包地或流轉土地,從事集約化、商品化及適度規模化生產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2017年,我省已建立4萬多個家庭農場,財政對每戶最高可補貼2萬元,成為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從各地的實踐來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家庭農場已成為引領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有生力量。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土地細碎化和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等問題凸顯,亟須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而家庭農場適時而生、借勢而長、順勢而為。其一,家庭經營能很好滿足農業生產所需的靈活性、自覺性和責任感要求,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農業勞動可不計人力和精力成本,能有效克服生產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問題。其二,家庭農場的基礎穩定,由家庭農場組成的合作社治理更高效。家庭農場主在經營能力、市場意識、合作意識等方面素質較好,通過“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模式可有效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瓶頸、資金瓶頸、市場銷售瓶頸,實現小農戶和大市場之間的對接??傮w上看,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是傳統承包經營農戶的升級版,是未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主要載體。

二、當前家庭農場存在的困難

到2017年底,鶴城區僅建立家庭農場23個。全區家庭農場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水平低,制約因素多,主要表現在:一是土地流轉難。一方面,由于大部分農民對土地依賴性很強,把土地當作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很多人寧可選擇廣種薄收,粗放經營,甚至撂荒,也不愿把土地流轉出去。另一方面,我區是典型山丘區,農戶承包地塊比較分散,即使家庭農場轉入一定數量的土地,也很難集中連片,為機械化作業帶來較大障礙。二是融資貸款困難。由于家庭農場自身資金積累不足,往往需要一定的資金借貸,而金融機構大多從資金安全角度考慮,設置貸款門檻高、手續復雜,加上農村抵押質押資源過少、農村風險補償機制不健全、農村抵押擔保體系建設滯后等原因,造成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三是基礎設施薄弱。家庭農場通過購買小型農機設備,在耕作、播種、收割等部分生產環節實現了機械化,其他環節大多還是靠人工勞動力。大多數家庭農場缺乏烘干和倉儲設施,影響糧食保管。四是服務體系滯后。全區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服務能力較弱,服務水平不高,服務的覆蓋面也比較小,經營性社會化服務組織數量較少,提供的服務有限,難以滿足家庭農場發展需要。五是政策宣傳不到位。對發展家庭農場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宣傳不夠,工作不力,只有農村經管部門在單打獨斗,政府統籌協調力度不大,引導、培育及指導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三、發展家庭農場的建議

家庭農場的主體是農民,發展適度規模家庭農場,應該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的原則。政府應該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更多的將精力放在農場主的選拔和培育、農業技術的研發推廣方面,不斷優化現代農業發展環境。

1、加大政策宣傳,注重選拔培育??h(區)鄉兩級政府要把國家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相關政策深入宣傳到農村,讓農民和有意愿發展現代農業的有志之士熟悉掌握政策,激發熱情,并通過完善現代農業創業補助政策,促進農村人才回流,鼓勵和吸引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返鄉青年農民工、市場經紀人等興辦家庭農場。相關政府部門在家庭農場認定工作上,要注重家庭農場的集約化、規?;?、專業化經營特征,對那些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敢闖敢干、具備企業家精神的青年農民要重點選拔培育。

2、強化示范創建,增強帶動效應。建立示范型家庭農場名錄,培育和扶持一批經營規模適度、綜合效益好、帶動作用明顯的示范性家庭農場。通過興建示范性家庭農場,引導家庭農場在經營管理能力、生產發展規模、設施裝備水平、生產經營效益等方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家庭農場快速健康發展,促進家庭農場的技術提升。

3、搭建合作平臺,推進融合發展。發揮家庭經營在農業生產環節的效率優勢,借助龍頭企業在流通、銷售和深加工環節的優勢,降低各環節交易成本,增加農民收益。積極推進以家庭農場為基礎、合作社為紐帶的產業組織體系建設,促進要素優化配置、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家庭農場與農技部門、大中專院校、科技機構的專家結對聯系,進行長期人才培訓,聯合開展新品種和新技術的研發、試驗和推廣等合作。

4、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務能力。結合新型職業技能培訓、農業創業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等,加大對家庭農場經營管理者的培訓力度,造就一支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對從事家庭農場指導工作的同志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其服務能力和水平。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健全縣級服務平臺,為家庭農場提供政策咨詢、市場信息、價格評估等服務。

5、加強網絡建設,暢通信息渠道。建立土地流轉信息平臺,提高流轉效率,降低流轉風險。把家庭農場納入農民合作社信息化建設和物聯網建設工程。加強網絡平臺、信息采集、硬件配置、站點建立和家庭農場信息員隊伍等基礎建設,并推進網上交易。同時,加強家庭農場的監測統計,采取定期統計和典型調查結合的方式,對家庭農場經營情況進行監測統計,及時掌握家庭農場發展動態,為制定完善相關扶持政策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財政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女同国产一区二区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婷婷综合另类一区 | 亚洲图揄拍自拍另类图片 | 久久福利网站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