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郜亮亮:中國種植類家庭農場的土地形成及使用特征

[ 作者:郜亮亮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04-09 錄入:王惠敏 ]

——基于全國31?。ㄗ灾螀^、直轄市)2014~2018年監測數據

摘要:家庭農場是中國農業當前發展階段最核心的生產經營主體,其經營的土地是如何形成和使用的是亟待回答的現實問題。本文基于全國31省份家庭農場5年(2014~2018年)監測數據,對種植類特別是糧食類家庭農場經營的土地的規模、構成、流轉、使用、未來打算等方面特征從縱向時間維度和橫向地區維度進行統計描述分析。研究發現:2014~2018年間,家庭農場土地經營規模逐年遞增,2018年平均規模約400畝;農場的土地處于分割狀態,平均一個農場經營15塊地,需要從48~58戶農戶手中轉入土地,跨村跨鎮經營漸成趨勢;2/3農場通過中介流轉土地,采用書面合同的農場占比約96%,流轉租金逐年上漲,九成農場采用現金形式租金,其中又有九成采用固定現金租金;2/5的農場對轉入土地進行整理,整理后其中的2/5農場的土地面積增加,面積約增7%;平均每個農場種植2種作物,第一種主要作物面積占比超過83%;除了2015年外,其他年份農場實際經營面積均小于理想經營規模,未來準備縮小規?;虮3忠幠2蛔兊霓r場逐年增多。建議推進農地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地流轉市場和農業保險市場,為家庭農場進行連片、長期的規模經營提供便利。

關鍵詞:家庭農場  土地形成  土地流轉  土地整理  規模經營

一、本文研究背景與意義

家庭農場是中國農業當前發展階段最核心的生產經營主體。家庭農場的一切生產經營行為都以土地為基礎。那么,家庭農場的土地經營規?,F狀如何;他們經營的土地中多少是轉入地,多少轉出戶能支撐一個家庭農場,經營的土地是否跨村跨鎮;他們是如何進行土地流轉的,流轉的合約形式和期限如何,租金如何變化;他們是否對轉入土地進行整理,又是如何使用土地的等問題亟待回答。盡管已有一些文獻關注了家庭農場的土地問題,但是利用連續多年且覆蓋全國的監測數據進行的研究還沒有。本文將依據特有的數據做這樣的嘗試。

二、數據來源及分析所用數據

本文所用數據來自于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簡稱政改司)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開展的全國家庭農場監測研究。本監測工作于2014年啟動,每年對31省進行監測,截止目前已獲得2014~2018年監測數據。本文所用監測數據是一個5年期的混合橫截面數據集,由一個5年期的面板數據集和一個5年期的每年獨有數據集混合構成,總共3類數據。(1)5年面板數據集。從2014年開始,在實際監測中,按計劃每年追蹤60%~80%的樣本。(2)5年每年獨有數據集。家庭農場作為一個整體,每年都會有所發展,為了捕捉整體發展的新動向,每年在追蹤監測樣本(老樣本)之外,再隨機選取部分當年新成立的家庭農場為當年新增監測樣本(新樣本)。這些新增樣本是上一年和下一年都沒有監測的樣本,是當年獨有的樣本,含有刻畫當年家庭農場這個事物總體發展的信息,這些信息是被連續追蹤的“老樣本”無法包括的。最后,每年被隨機抽取的獨有樣本混合起來形成一個5年期每年獨有數據集,這個數據集是典型的混合橫截面數據集。(3)5年混合全部樣本集。每年所有監測樣本混合起來形成一個5年期混合橫截面數據集。這個數據集的信息含量最大,本文將主要依此進行分析。本文將從農場類別、時間、地區和數據集4個維度對家庭農場的土地情況進行綜合的全面和系統分析。

三、規模幾何:經營土地的規模情況

規模經營是農業走向現代化的關鍵途徑。家庭農場是中國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規模經營主體,它經營土地的規模有如下特征:家庭農場的平均經營規模約400畝左右,糧食類農場規模大于種植類,種植類大于全部農場平均水平;且經營規模從2014年到2018年呈小幅增長趨勢;不同區域的經營規模不同,呈“北方大、西南小”特征。與理論預期一致,家庭農場經營的土地規模及其變化特征隨著農場類別、所在地區、是否新老農場和年份的不同而不同。

四、如何構成:經營土地的構成情況

與其說家庭農場是一個農業生產主體,不如說它是一個把土地、勞動力、技術等各種要素進行集中并開展農業生產的組織者,而且是處于某農業產業最前端的生產組織者。家庭農場首先要組織的是土地要素。(1)多少塊地。種植類家庭農場平均每個農場經營土地塊數由2014年的32.4塊持續下降到2018年的16.3塊,下降了一半。糧食類農場平均經營塊數由2014年的28.7塊快速增加到2015年的33.8塊,2016年開始快速下降到23塊,一直下降到2018年的14.1塊,塊數下降了一半多。(2)多少轉入地。2014~2018年間,中國種植類和糧食類家庭農場的經營土地中轉入土地面積占比逐年提高。種植類農場轉入地面積占比由2014年的70%一直增加到2018年的85%。糧食類則由2014年的73%增加到2018年的87%,比種植類高出3個百分點。(3)多少戶組成。一個種植類家庭農場轉入土地平均涉及的戶數由2014年的38戶增加到2018年的48戶。糧食類農場則由2014年的40戶增加到2018年的58戶。(4)橫跨多少村。種植類農場經營的土地跨村個數在2014~2018年間呈增長態勢,由2014年的1.32個村增加到2018年的1.43個村;2014年跨村個數最多的農場跨村13個,2018年增加到43個。糧食類農場經營的土地跨村個數也呈增長態勢,由2014年的1.32個增加到2018年的1.47個。

五、如何流轉:經營土地的流轉情況

家庭農場主要靠轉入地來實現規模經營。(1)流轉方式:直接還是間接。理論上,土地流轉有直接流轉和間接流轉兩種方式,前者是需求方直接與供給方進行談判達成流轉交易,后者是指需求方和供給方都分別與一個第三方進行“交易”即可。2014~2018年間,中國家庭農場采用直接流轉方式進行土地流轉的農場比例逐年下降,間接流轉比例逐年增加;總體而言,直接與間接兩種方式的農場比由2014年的“五五開”變為2018年的“三七開”。(2)合同形式:口頭還是書面。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采用書面合同的比例在2014~2018年間一直都很高,基本穩定在96%左右。(3)合同期限:期限長短結構。家庭農場轉入土地以10年以下期限為主,10年以上為輔;10年以下面積占比70%~85%,是10年以上30%~15%的2.5~5.8倍;10年以下占比在2014~2018年間呈增長態勢,10年以上則逐年收縮;10年以下流轉面積中,5年以下和以上基本各占一半,且都逐年增加,10年以上流轉面積中以30年以下為主,30年以上為輔,且都逐年下降。(4)流轉租金。中國家庭農場土地流轉租金在2014~2018年期間呈逐年上漲趨勢,糧食類農場比種植類農場面臨的租金要高,上漲壓力也較大。種植類農場土地流轉租金從2014年的每畝540元上漲到2018年的713元,上漲幅度為32%。糧食類家庭農場土地流轉租金在2014~2018年間也呈上漲趨勢,由2014年的每畝529元上漲到2018年的864元/畝。(5)租金形式。租金形式方面,總體分為現金租金和實物租金兩種,每種租金又可分為固定租金和浮動租金兩類。根據監測數據,中國家庭農場土地租金以現金租金為主,實物租金為輔,現金租金占九成,實物租金占一成,而且兩者隨時間沒有明顯變化。

六、如何使用:經營土地的使用情況

獲取土地是為了利用土地。(1)是否整理。全國家庭農場進行土地整理的特征可以總結為“兩個2/5”:進行土地整理的農場逐年增加,到2018年,約2/5的農場進行了土地整理,整理后約2/5的農場土地面積得以增加;面積平均增加7%左右。(2)經營內容。種植類家庭農場平均每年種植作物數量由2014年的2.23種先快速下降到2015年的1.85種,然后2016又開始增加到1.92種,2017增加到1.95種,最后又于2018年下降到1.87種。糧食類家庭農場平均每年種植作物數量基本穩定在2種左右,2014年為2.04種,2015年先下降到1.97種,2016年開始增加到2.09種,2017年進一步增加到2.13種,最后于2018年回落至2.02種。家庭農場專業化經營水平較高,第一種主要作物種植面積占比在83%~88%之間。

七、如何打算:理想規模與未來意愿

當生產經營啟動并逐步進入正軌以后,家庭農場進一步的努力方向就是如何在更長的期間優化經營規模。隨著發展,家庭農場是否有必要調整理想經營規模?如何縮小現實經營規模與理想經營規模的差距?未來是擴大規模還是縮小規模?那么,當前家庭農場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的?(1)當年理想規模。家庭農場主認為合理的經營規模是一個不斷調整的變量,總體而言,2014~2018年間,理想經營規模波動中呈增長態勢。種植類農場主認為合理的規模由2014年的419.61畝,先下調到2015年的375.82畝,然后大幅度增加到2016年的465.47畝和2017年的507.61畝,最后回調到2018年的470.19畝。糧食類農場主認為的合理規模也呈“先下調、后增加、再下調”變化特征,由2014年的420.88畝下調到2015年的410.77畝,后增加到2017年的507.90畝,又于2018年回調到486.73畝。不管是種植類還是糧食類農場,只有2015年的實際經營規模大于當年理想規模,其他年份均小于。(2)未來擴大土地經營規模的農場占比逐年下降,減小和保持規模不變的農場占比逐年增。

八、政策含義

為此,建議各地鼓勵家庭農場進行適度規模經營;以農地“三權分置”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契機推動農地制度改革,可借鑒陜西榆林榆陽區“一戶一田”的做法,積極探索“先整理再發包再流轉”的規模發展路徑,各地應積極構建適合當地的農地流轉交易平臺,不斷降低流轉交易成本,為家庭農場上規模和連成片奠定基礎;盡早探索“二輪承包到期再延長三十年”政策實現形式和路徑,不斷規范農地流轉市場,為農場簽訂更長流轉合約創造條件;積極完善農業保險市場,為農場專業化生產創造條件。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管理世界》,2020年第4期(有節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免费v片在线a | 日本综合AⅤ精品视频 | 亚洲欧洲卡通动漫精品 | 思思热在线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