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是不能用產業的眼光來看待的,比如教育,比如醫療,甚至住房,因為它們的本質都是公共產品。目前大家對教育產業化、醫療產業化、住房產業化的反思已經有了一定的共識,因為它們產業化以后,造成的社會問題遠遠多于其解決的問題,成了高懸在人們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但農業,這個和每個人的生存密切相關的公共品,卻少有人去思考它的產業化問題,好像農業的產業化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實在是非常大的誤區,需要予以糾正。否則鄉村衰敗、食品安全、貧富分化、環境破壞等等這些問題就很難得到解決,鄉村振興也會成為政府的一廂情愿。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農業產業化這個概念是怎么來的。
工業革命后,西方開始了征服世界的殖民主義歷史,在世界版圖上,百分之七八十的區域成了西方國家的殖民地。為了更好地控制殖民地并最大程度地從殖民地獲取利益,西方國家對殖民地原來的多樣化農業系統進行了改造,將之變成為單一化的農業系統,即大規模種植一種作物,如古巴的甘蔗、巴西的咖啡豆,以實現其投入產出效益的最大化,同時大大強化了殖民地對宗主國的經濟依附。這是西方世界以工業邏輯對世界農業的一次徹底改造,這種改造一刻也沒有停止,開始是暴力,現在則以自由的名義。
所以,農業產業化的實質是殖民地農業,這個概念的背后是世界發展史的斑斑血淚。這血淚史一直書寫到今天,而我們就像魯迅筆下那吃人血饅頭的,鼓足干勁推動農業產業化。這不能不說是莫大的悲哀。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農業產業化在我們國家造成的諸多不良反應。
首先是農業產業化對規模化的要求,使農業資源向少數人集中,形成了農業領域的精英俘獲,各種所謂的農業龍頭企業成了農業產業化的最大獲利者,大部分小農卻無法從農業領域受益,除了大量的耕地拋荒外,人們還不得不背井離鄉,造成諸如留守、流動等諸多社會問題。
其次是產業化對化肥農藥除草劑的嚴重依賴,使我們的耕地、林地、水源、海洋、空氣以及人心都受到了極大的污染,社會的信任度與土地的健康度同步急劇下降,成為我們繼續前行的最大變數。
再者,農業產業化單純對效率的強調,使農業多功能性賴以支撐的諸多傳統消逝,如老品種、傳統工藝、農耕文化等,這一方面使得我們的糧食主權受到威脅,一方面也是在毀滅我們的文化之根。
上述簡單列舉的幾個問題,都是我們國家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輕”,是關系到國運盛衰的大問題,需要認真面對。
很多主張農業產業化的人會以“誰來養活中國人”這個問題進行回應,他們認為不走農業產業化道路,就滿足不了人們對糧食蔬果禽蛋肉類的需要。關于這個問題,我的回應是:
首先主糧的生態化種植,在土壤恢復健康后,其產量并不會比使用農藥化肥的種植方式的低,這方面已經有諸多的試驗支撐。
其次,人們對食物的需要是一種能量需要,數量需要是一種表象。一個土雞蛋的能量超過十個飼料雞蛋,一斤土豬肉的能量超過二十斤飼料豬肉,等等,所以,大家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有必要吃那么多飼料肉嗎?吃得越多,豈不是中毒越深?你看看蓋得越來越大的醫院,就知道是不是這么回事了。
再者,今日中國的餐桌浪費已經接近三分之一,想一想,如果這種浪費能夠扼止,農業的所謂產量問題還會是一個問題嗎?
再別把農業當作產業了,再別把農業當作賺錢的工具了,農業是我們生命系統的一部分,你利用她,但不要傷害她,否則你傷害的是自己。你要愛她,像愛自己。迫切地,農業產業化的思路需要急剎車,轉個彎,往農業生態化方向走,往“合作農業是我們生命系統的一部分,你利用她,但不要傷害她,否則你傷害的是自己社+小農”的農業產供銷信用一體化方向走,如此才能走到農業的“遼闊之地”。
2018.6.5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平民教育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