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興,則百業興。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保障。進一步強化農村黨建引領,建設堅強穩固、充滿活力的農村黨組織,對實施鄉村組織振興至關重要。近年來,各地持續深入實施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強力推進基層黨建各項重點任務落實,村“兩委”換屆圓滿完成,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在凝聚人心、帶動發展、美化鄉村、維護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從調研了解的情況看,農村黨員中,45歲以上的占比達到75%,其中60歲以上的占42.5%,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占69.2%,農村黨組織存在年齡老化、年輕黨員偏少、文化程度偏低,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化解矛盾能力偏弱等突出問題,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針對這些問題,必須認真分析原因,找準癥結,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組織基礎,確保鄉村振興健康有序扎實推進。
一、提升農村黨組織領導力,選好配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實踐證明,村莊發展得好不好,關鍵看村支書這個帶頭人。調查過程中,G市某鎮長說,“絕大多數村支書就是個老農民,有好政策也不會使。”這句話基本上反映了我市農村黨支部書記的狀況。據了解,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年齡偏大、知識層次偏低、政策水平差、執行能力弱等問題比較突出,已很難適應新時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策,為農村黨組織輸血造血勢在必行!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時期,應下決心充實強化這支隊伍,選派、選拔、培養一大批優秀的村黨組織書記,真正把廣大基層黨員和人民群眾的力量智慧凝聚起來,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一是拓寬選人視野。學習借鑒選派“第一書記”和“農村社會主義教育活動”派駐工作組駐村工作等好的經驗做法,探索選派市、縣、鎮三級干部組成工作組派駐社(片)區和村,擔任黨組織書記的有效辦法,以三年為期,整體提升農村黨組織書記的層次水平。人員缺額部分,可征召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退休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作為補充。要切實抓好崗前培訓,明確任期內工作目標、任務舉措,真正摸透村情,提出適合村莊發展的對策建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動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同時,突破年齡、地域、身份、資格、資歷等條條框框的限制,大力從本地農村致富能手、合作經濟組織和產業協會負責人、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復退軍人、大學村官中選拔培養后備人才,引導鼓勵高素質能人返鄉、選調生到村任職等方式強化農村組織書記力量,切實發揮好他們的智力優勢、技術優勢、閱歷優勢、經驗優勢、信息優勢。二是嚴格選人標準。堅持從“好人”中選“能人”,突出黨性強、作風正,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嚴把候選人推薦提名關,嚴格標準,確保候選人政治素質好、服務能力強、群眾信得過,真正按照黨員群眾意愿選出他們滿意的當家人。嚴把清正廉潔關,摸清查實干部的廉政情況,真正把廉潔為民、無私奉獻的干部選出來,防止干部“帶病”上崗。三是強化激勵約束。全面落實并逐步提高基層干部各項待遇,建立完善村黨組織書記報酬正常增長機制,確保工資待遇及時發放到位;落實村黨組織書記養老、醫療、意外傷害等保險待遇,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真正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提高派駐干部的生活補貼、意外傷害保險等待遇標準。創新機制體制,暢通晉升渠道,優秀村支部書記可以參照職務職級試點標準晉升為1-4級主任科員,特別優秀的,可晉升為三級調研員,也可以交流充實到鎮街、縣市區班子任職。制定完善村黨組織書記規范化管理的具體辦法,全面落實經濟責任審計、崗位目標責任考核等監督管理制度,確保他們干干凈凈干事。
二、提升農村黨組織戰斗力,加強村級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積極開展“強基固本”工程,全面加強村級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夯實組織基礎。一是創新農村黨建模式。當前,農村經濟和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化,農村新型業態和模式不斷涌現,農村經濟合作類組織不斷增多,黨員從業的流動性增強。要根據黨員從業結構的變化和黨員流動頻繁的特點,探索“村企聯建”“合村共建”“支部+協會”“產業黨支部”等黨建模式,確保基層組織覆蓋到農村各類經濟和社會組織。二是抓好村級黨員干部建設。要拓寬村級班子成員選人視野,不斷增強村級班子組織群眾、帶領發展、維護和諧的能力水平。要注重從優秀返鄉青年、致富能手、回鄉創業大學生等群體中培養發展黨員搭配班子,為實現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要堅持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采取領導包靠、駐村干部(工作組)推動提升整頓轉化等切實管用的方式,確保整頓一批、鞏固一批、提升一批,形成村級黨組織爭先創優的長效機制。三是強化黨員干部教育管理。農村黨員教育存在制度不嚴、方法陳舊、內容單一等問題。要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深化“兩委”干部政治學習制度,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抓好黨員日常教育。規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用足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提高黨組織生活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充分利用現有培訓機構,進一步加強對農村黨員隊伍的培訓,及時更新知識,不斷提高發展經濟、改革創新、依法辦事、化解矛盾、團結群眾的能力。要深入開展廉政教育、從政道德及黨紀法紀教育活動,建立完善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加大對基層小微權力腐敗的懲處力度,打造一支守紀律、講規矩的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
三、提升農村黨組織號召力,提高農民群眾參與積極性。鄉村振興,農村群眾是主體。目前,在從事農業勞動的農民大多年老體弱,不懂政策和現代科學技術,缺乏思路和信心,對鄉村振興戰略認識模糊、知曉率低,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不高。要想把這部分人調動起來,并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關鍵是要大力提高村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在教育引導、組織發動等方面切實發揮作用。一是加強宣傳引導。要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作用,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大力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鄉村振興和農村惠民政策,使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更多了解、更多參與,讓他們充滿信心、煥發激情。要強化風險管控、鼓勵合資合作,引導群眾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工投勞,提高農民群眾開展流轉土地的積極性,支持他們加大資金投入,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讓農民更多參與鄉村振興,不做“閑人”,爭做“能人”。二是提升素質能力。大力推廣職業農民講習所的經驗做法,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的原則,積極發展農民培訓機構和組織,通過農村挖掘或社會聘請等方式,從村黨支部書記、“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新鄉賢、農民“鄉土專家”、農技推廣專家中選聘“農民講師”,教授種養殖技術、致富方法思路,從精神上扶志、在思路上技術上扶智,以人的“振興”促進鄉村振興。三是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完善優惠扶持政策,號召和引導本村中高等院校畢業生、在外務工人員、致富能手、退役士兵等群體回村創業,帶動資金、技術、管理等要素流向農村。加快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根據當地農業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對回村創業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加快建設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四、提升農村黨組織助推力,發展壯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村基層組織渙散、農民組織化程度低、鄉村秩序的基礎受到沖擊,是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的問題。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助推作用,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構建與農民血肉相連的利益共同體。一是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堅持“一村一策”原則,按照“制定一個好規劃,找到一條好路子,壯大一個行業,富裕一方村民群眾”的發展思路,以市場為導向,綜合分析各地自然稟賦、土地資源、降水情況、生產情況、種植養殖業發展情況,因村制宜,突出特色,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引導村合作經濟組織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積極推動“黨支部+”模式持續深化、全面鋪開,立足各地主導產業和群眾種植養殖習慣,把當地專業大戶、黨員示范戶和農民群眾組織起來,支持產業帶頭人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領辦合作社,引導致富能人自發創辦合作社,形成以產業為依托、以合作社為載體、以農戶為基礎的黨組織領辦型、龍頭企業扶持型、致富能人創辦型等多類專業合作社,真正把黨的政治、組織、群眾優勢與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市場、資金優勢結合起來,加強黨支部、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互動聯系,有效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三是制定完善扶持激勵政策。要積極出臺關于促進農村經濟組織發展的地方性法規、示范性制度章程等,對經濟實力強、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群眾受益大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要在政策、人才、資金等方面進行重點扶持,促其做大做強、健康發展。
五、提升農村黨組織穩控力,實現鄉村社會有效治理。堅強高效的農村黨組織,是實現鄉村有效治理的核心領導力量。要著力構建以農村黨組織為核心,以村民自治組織為主體,以信法守法為準繩,以崇德向善為基礎的鄉村治理體系,不斷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是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村民自治組織是聯系政府與農民的紐帶,要堅持農民治理主體地位,探索快速彌合因選舉造成的社會撕裂機制,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保證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的決策權、村委會的執行權、監委會的監督權有機統一。山東省壽光市東斟灌村探索實施了“自主議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務”的“三自治理”模式,該村連續16年無信訪上訪事件、無刑事案件、無違反計劃生育現象,形成了干群同心、干事創業、強村富民、平安和諧的良好局面。東斟灌村把黨組織領導與村民自治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的積極作用,完善村民自治規章制度,制定合理的村務公開、財務管理、村務監督等專項制度,切實解決制度不規范、權力過于集中等問題。二是規范執法守法行為。要注重從實際實踐入手,通過法治方式來化解和處理農村各種糾紛矛盾,引領群眾普遍形成對法的敬畏。堅持對基層干部開展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強化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基層干部依法執政水平。創新鄉村法治普及宣傳教育,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民主決策、基層司法、法律監督等法治實踐活動,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識,使他們形成信法守法的行為習慣。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和鄉村法律顧問制度,壯大農村專職調解員隊伍,推廣信訪公開聽證,切實做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要節點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真正將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重拳打擊村霸黑惡勢力,形成壓倒性態勢,著力建設平安鄉村。三是倡樹崇德向善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家風、村風、黨風教育,以好家風帶村風促黨風,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弘揚優秀傳統美德,加強道德教化,堅持以身邊事引領身邊人,把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等優良品德覆蓋到整個鄉村網絡。建立履職激勵、榮譽授予和公益捐建冠名等制度機制,暢通鄉賢還鄉之路,推動鄉賢回歸參與鄉村治理,不斷完善德治賢治體系。建立健全鄉村社會心理服務組織,通過設立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輔導等形式,加大對重點人群的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培養健康文化。
(作者單位:中共濰坊市委辦公室 改革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