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萌芽:農業問題讓人愁腸百結

[ 作者:劉萌芽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9-14 錄入:王惠敏 ]

前言:本文起源于前段在瀏覽網上“三權分置”的農村土地改革消息時的一個反思:農村土地撂荒是因為土地流轉困難還是種地不合算呢?于是,我對我授課過的幾個縣區(隸屬湖南中部某丘陵地級市)的農民大學生微信群做了一次調查。下面就是基于我的一手調查再結合網絡二手三手材料寫的一些思想。目的是拋磚引玉,促進有關人士進一步深入考究和實證。

1、中國人“吃”的情況仍然令人非常憂慮吧?

在百度上輸入農產品進口,跳出來的數字都有點嚇人。如,“ 2015年我們糧食缺口500億斤,但卻進口了2500億斤,2016年中國農產品進出口額為1875.6億美元,農產品貿易逆差為460多億美元。”“農業部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糧食產值將上升到5.54億噸,缺口將加大到1億噸以上。”

有學生給我拍照片說,他們那個地方的國家糧庫每一臺糧車、地磅都生銹了。今天一朋友講一新聞,聽上面說要核查戰略儲備糧、結果有的糧庫就失火了。這兩消息對比一下,我們就擔心許多戰略儲備糧庫有多少是空殼殼呢?

想想管仲曾經玩過的糧食貿易戰,想起曾經美國人提出過的石油帝國主義和糧食帝國主義,再想想一個美國人1994年提出的問題“誰來養活中國人?”

我們會不擔憂么?

2、耕地紅線守住了么?

沖垮耕地紅線的力量有:

第一,擴城(就是將農村土地納入非農用地以土地財政搞基建和養人),包括小城鎮化;

第二,農村幼兒園、文化館、村辦公場所等公益設施建設;

第三,農村旅游設施建設(如各樣的名人故居復原和復古建筑等);

第四,城區污染企業搬家到鄉下(如某市的化工廠和冶煉廠就這樣“下鄉”了);

第五,落后地區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土地和勞力密集企業;

第六,鐵路公路飛機場建設等;

第七,暴發戶等“出息了的人”為顯富鄉下建別墅(有的村為了讓本村走出的領導富翁搞到錢回家修路等,就給他們在本村建別院別墅修祠堂等),

第八,其他。

我沒查國家統計局數據庫也沒進行抽樣調查,但依據以上現象,對耕地紅線憂心忡忡。

3、耕地撂荒現象有多嚴重、原因是什么呢?

我調查時出的題目是:

(1)、農村土地撂荒到底多嚴重,如去年您村的菜土荒掉比例多大、耕田閑棄比例多大?

(2)、熟土耕地撂荒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是勞力不足,還是農作物價格太低,還是土地耕作規模太小,或者其他原因?

回答我調查的情況概述如下:

關于村土地撂荒的問題有12個村的人做了回答。回復如下:

摞荒半成;

百分之5左右;

百分之三十;

我村荒掉的比例1%;

土地摞荒厲害,以前開荒種地現在除小量方便、水資源好的有人耕作,其余大多都荒廢(我將其定為60%);

菜地80%,耕地20%;

撂荒菜地85%,耕田30%;

撂荒的耕地估計百分之十左右,撂荒菜地估計百分之五十左右;

耕地撂荒比較少,大慨占總耕地的25%.菜地撂荒比較多,大慨占60%左右;

菜地撂荒最少百分之八十以上,農田撂荒百分之四十以上.

小計:耕地平均撂荒27.1%;菜地(熟土)撂荒41.6%。

看來,土地撂荒比我們想象的嚴重。不過,我認為,土地撂荒起到了退耕還林還草等提高生態效益的作用---這也是不可忽視的作用。

對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有19個村的19人做了答復。按給出類似答案的人數多少排序,將土地撂荒原因歸納如下:

12人認為是農作物或糧食價格低、收益低或成本高或有悖于等價交換,另外還有4人寫得是農產品銷路問題或不好上市;

10人認為,水利設施落后或年久失修或缺水靠天吃飯。

10人認為,缺勞動力,或者因人口老齡化、或因輕壯年外出務工、或因耕作太辛苦、或因年輕人缺種植技術和不喜歡農業,等等。

5人認為,不適合農業機械作業或技術水平低,或因丘陵地區或因大部分農田沒有改造等。

3人認為,土地流轉難、不容易形成規模種植。

1人認為,農產品的包裝、運輸等跟不上發展需要,農產品的品牌打造困難。

1人認為,農村缺少平臺或者社團組織能把生產技術、物流、電子商務、政策支持、市場信息等等統一起來,達到資源共享。

1人認為,農民集聚鎮上對偏遠土地的耕種很不方便。

看來,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還不是土地流轉困難、而是農產品價格低、水利設施落后、輕壯勞力不足。因此,解決農產品安全問題的抓手應該也是這個方面。

我們在調查中也發現,有農民朋友通過土地流轉后實行規模化經營,有的甚至流轉了幾百畝乃至上千畝或更多,但這些大戶的耕地也同樣存在撂荒的問題,其原因有不會經營的或規模過大管不過來的,有確實因農產品賣不起價錢---菜爛在地里、果子爛在樹上的,有流轉后物價降低開工不如閑著的,等。這間接證明,農業問題不是簡單的組織應該規模化的問題。

當然,我也問道:通過土地集約經營(規模化+現代化)是否可以降低單位農產品成本,回答該問題的3人都持贊同態度。可見,集約經營的方向是正確的。不過,有1位農民朋友也提醒我:這個適當規模根據不同的生產條件而變化。比如:一個人,全程機械化種植水稻,適合種80畝水稻田,種多了顧不上來勢必影響產出;夫妻二人經營種養結合類的農場,適當規模是在100~200畝。可見,規模不是越大越好,必須因地制宜。

附注:我在調查中還發現,土地撂荒的一個原因是政府圈地占地---既不給農民補償款項(或土地轉性手續未辦、或辦了但土地未及售出等)、也不允許農民流轉使用。

4、實現土地集約經營就必須克服一家種幾畝地的傳統模式,那么,土地流轉在所難免。

那么,土地流轉困難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

我出了9個答案,有27個村的27人做了選擇,下面是大家的選擇情況。

(1)地形不適合機械耕作,所以,不必規模化經營,17人選擇。

(2)有人愿意集中土地但因釘子戶而不能連片(1人認為,很多人容易得紅眼病,生怕別人賺了錢,便宜讓人家賺去了),所以放棄,14人選擇。

(3)農民嫌流轉的錢少、不愿意轉(有人還認為,有個別50和60后對耕地有情懷且又占著好地的人不愿意流轉土地),13人選。

(4)水利失修,13人選擇。

(5)沒人接手,8人選(其中1人認為,因種地收入大薄,產品銷路不暢;1人認為,沒有好的項目,接的人不敢接,轉的人不愿意轉;還有1人認為,大部分人都不講理,更不懂法律)。

(6)池塘水庫被承包,種地大戶灌溉權利沒保障,5人選擇。

(7)流轉手續復雜,一家家談判太麻煩,5人選擇。

(8)村干部不幫忙,2人選擇。

(9)其他原因有:

1人認為,對集體的活動有抵觸情緒。

1人認為,怕改變用地性質,對國家政策缺乏前瞻性,對農村經濟發展前景認識模糊,怕將來無耕地可作。

從上述情況看,土地流轉困難的第一大原因是(2)+(3),即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所有者)不愿意將土地轉出去,固然釘子戶的存在是個大問題,紅眼病嫉妒心固然起梗子,但不信任集體和對未來非農前途缺乏安全感也是重要原因;第二大原因是(4)+(5),即水利失修和沒人接手(水利失修肯定讓人不愿接手愿意流轉出來的土地;如果考慮到(6)(8)項即灌溉權利沒保障、流轉手續復雜這2條,則可以將沒人愿意承接流轉土地的因素上升到土地流轉困難的第一大原因);第三原因是(1)地形不適合機械耕種、不必規模化經營。可見,流轉需求方不足的問題比流轉供給方不愿的問題要嚴重(因為(1)不適合機械作業更可能是流轉土地需求方擔憂的事情)。

當然,不愿意流出和不愿意流進的供需雙方的具體原因有待于深度調查。但是,從這個簡單的調查可以發現,因為沒人承接承包地流轉是主要因素,因此,對照前面的3個部分的調查,可以說,進一步強化了上面提到的看法:發展農業的當務之急不是土地流轉的產權政策改革,而是農業收益的保障與水利設施修復與建設。

5、農村基層組織到底是較大好呢,還是較小好呢?

在此次調查中,我聽到了這樣一種意見:

要以組(過去的生產隊,現在喊村民小組)為基層單位,減少村兩委人員及其相關事務權限。類似以前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其理由是:

第一,政府的各類補貼被鄉村一級截留,今后應由組上自己負責;

第二,現在的村太大,群眾不好監督也監督不了(如對虛報多領、群眾也不知情),反之,所在小組一級更容易實現真正的民主自治、彼此情況更熟悉(虛報的問題更容易發現);

第三,現在信息技術發達,組上的對公賬戶一可以更公開、二也讓縣鄉政府低成本管理;

第四,農村土地流轉也以組為集體決策單位、協調更容易。

自此調查發現,農村村民自治等鄉村治理問題是很嚴重的。這位一村一大的農民大學生的縮小基層治理到以組為核心單位的建議值得重視。

結束語:中國如果將來有1億噸糧食缺口等,那么,國家安全隱患巨大。如何保障國家的“食物”安全呢?從我們的調查看,“三權分置”等農村產權改革不是當務之急,解決農業發展的關鍵首先是農產品的價格要高于成本、確保農業具有一定的比較收益優勢,其次是農業水利設施的改善和完善、第三就是農村治理的健康化。農業主管部門和其他政府部門不能把地權當做萬能鑰匙了。

    作者單位:南華大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管之家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 欧美国产伦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