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天災可免,人禍不饒。如果說土地的稀缺、耕地的貧瘠是自然定數,那么,人為造成的土壤污染、生態環境破壞就實在是自作孽了。
農耕文明是人類史上的第一種文明形態,在這一形態下繁衍生息的華夏民族幾千年來遵循著順天應命、守望田園、辛勤勞作的生活軌跡,耕地是這條軌跡最重要的核心。
廣義的耕地算是土地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由自然土壤發育而成,能夠種植農作物的田地。具體來說,作為耕地資源,有很多必要條件:首先,地形必須平坦, 或者坡度在小于25 °的條件下能夠修筑梯田,且不至于引起水土流失;其次,耕地必須具有深厚的土壤條件,以滿足儲藏水分、養分,供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之需,同時耕地需要有適宜的溫度、水分,確保農作物生長發育成熟,而且必須有一定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再次,還必須達到在選擇種植最佳農作物后,所獲得的勞動產品收益,能夠大于勞動投入,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中國耕地質量現狀
中國的糧食產量從成績上來看,似乎全線飄紅,可喜可賀。然而,糧食生產大國,同樣也是糧食消費大國,糧食進口量也在逐年增加。就目前中國耕地的嚴峻形勢來看,按進口農產品折算,全國耕地資源缺口高達7 億畝(播種面積)之多。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守住耕地紅線都是場不能輸的硬仗。
那么,目前我國現有耕地質量是怎樣的形勢呢?
根據農業部2012 年底組織完成的全國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顯示,我國共有耕地18.26 億畝,其中優等、高等質量的耕地分別占有效耕地總面積的2.67% 和29.98%,中等和低等質量的耕地分別占50.64% 和16.71%。耕地普遍存在總體質量低、土壤養分失衡和土壤障礙因素增多等問題,區域性問題較多表現為土壤有機質下降、土壤酸化嚴重、耕層變淺、土壤次生鹽漬化,等等。
如果把占中國耕地總數2/3 以上的中低等質量耕地進行細化,可以歸納為8 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是干旱灌溉型 、漬潛稻田型、鹽堿耕地型、坡地梯改型、漬澇排水型、沙化耕地型、障礙層次型、瘠薄培肥型。這些中低產田分布面積最大的區域是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造成這些耕地質量差、產量低的主要原因來自于土壤,其中以漂白物質為主的白漿層,洪積、坡積、河流沖積等原因形成的以礫石或石塊為主的礫石層,由碳酸鈣膠結或硬結形成連續或不連續的鈣磐層、鈣積層鈣磐層鹽磐層白漿層礫石層潛育層黏磐層鐵磐層黏粒含量很高的黏磐層、由氧化鐵硬結形成厚度不等的鐵磐層、由易溶性鹽膠結或硬結的鹽磐層、在潛水長期浸漬下土壤發生潛育化作用形成的潛育層等七大類土壤障礙層最為明顯,嚴重干擾了植物根系下扎的過程,造成播種失敗。
天災可免,人禍不饒。如果說土地的稀缺、耕地的貧瘠是自然定數,那么,人為造成的土壤污染、生態環境破壞就實在是自作孽了。
耕地土壤污染事關農產品安全,與公眾健康密不可分,要保證“舌尖上的安全”,首先就要保證土壤安全。與水體和大氣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后性和不可逆性。由于重金屬難以降解,導致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土壤污染一旦發生,僅僅依靠切斷污染源的方法很難恢復。總體來說,治理土壤污染成本高、周期長、難度大。目前,我國將組織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試點示范,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體系,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而提高農田質量是節本增效、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的重要環節。只有采取良種、良田、良法的有效結合才是解決中國糧食安全的根本途徑。回顧我國土地整改歷史,友誼農場的土地整治較為典型,具有一定借鑒價值。
經典的土地整改案例——友誼農場的土地整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通過我國科學家、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以及國際友人的幫助,形成了土地整治的經典案例——友誼農場。
1954 年,蘇聯政府提出幫助中國建立一個大型谷物農場,并派來一批專家指導農場建設;1954 年12 月7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于建設國營友誼農場的決定,這個大型國營谷物農場設在黑龍江省集賢縣三道崗,農場命名為“國營友誼農場”,并以此作為中蘇偉大友誼的紀念。
我國著名土壤學家、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現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主要創建人之一宋達泉運用蘇聯方格調查方法,組織了土壤、植物、農業、測量等方面人員共80 多人,做出了萬分之一的土壤圖、地形圖、植被圖。他們沒有等具備了足夠的調查資料后再進行規劃,而是把調查與規劃同時進行。一般情況下,挖剖面的深度只1.5 米,而蘇聯專家一般要挖到2 米。
1954年11月至1955年3月, 蘇聯專家領導我國來自各地的20名土壤工作者開展了友誼農場的土壤調查工作,將農場內的土壤分為四個大類:①無條件適宜種植主要谷物的土壤,共有4878.5公頃,占14.9%;②適宜種植主要谷物作物的土壤,共有16517.9公頃,占50.3%;③在一定條件下適宜種植作物的土壤,共有10265公頃,占31.3%;④不適宜種植作物的土壤,共有1142.1公頃,占3.5%。
通過中國科學院對國營友誼農場土壤調查和利用改良問題的論證,柯夫達提出改良措施。首先,建立溝渠網,修筑預防水災的堤壩;其次,開排水溝,修筑調整水系的溝渠,同時根據土壤類型可劃分為四種農業利用辦法,防止土壤鹽堿化;再次,改良堿斑地。
通過科學改造,友誼農場形成了幅員1888平方千米,東西長56千米,南北寬44 千米的規模。有耕地1 000 平方千米,人口12萬(含友誼縣),轄11個管理區,90個作業站,被譽為“天下第一農場”。從此,數萬解放軍轉業官兵、城市知青來這里開荒建設,以其艱苦卓絕的奮斗造就了“北大荒精神”。1955年到2010年糧豆總產量為119.23 億公斤;1955到2010年商品糧上交額為97.35億公斤;2010 年商品率為79%。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已達110萬畝。大豆、玉米、水稻種植已經實現了全程機械化,農業機械程度達98% 以上,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5 個百分點。
提升耕地質量的土地整治工程技術
土地的合理利用關乎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的實現,因此土地整治工作刻不容緩。
耕地數量及質量深刻影響著國家的糧食安全,不斷深入開展土地整治工作,逐步提高我國耕地質量, 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 因此,進行關于提升耕地質量的土地整治工程技術的相關研究,具有廣泛意義。
一般來講,土地整治活動影響耕地質量等級的因素包含土地開發、土地復墾、土地整理。開發和復墾,是通過基于土地整治規劃設計的改良方法,改變土壤存在的質地、構型、鹽漬化、水分、有機質和污染等問題。具體有六種類型:①生物技術,以鹽堿地改良、水土保持、重金屬污染的修復為主;②化學技術,是指天然改良劑、合成改良劑的應用;③物理技術,運用客土改良、土層改良、深耕、深松、有機物料新土培肥 ;④工程技術,為保持水土、保障灌溉、去鹽漬化;⑤培肥技術,是指秸稈直接還田、留高茬,種植紫云英與合理輪作、有機、無機肥料結合, 合理施用化肥;⑥耕作技術,進行輪種套種適宜作物。
不同的治理手段要針對不同的土壤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爆破改土,是要利用炸藥對有效土層以下的母質或巖層等實施爆破,可加速土壤物理風化過程,增加有效土層厚度。在丘陵山地區域有效土層厚度較淺的坡頂部及坡中部,成土母質為花崗巖、片麻巖的耕地宜實施爆破改土。客土法是以砂摻黏或以黏摻砂的方式,使土壤質地處于壤質或黏壤質,提升土壤肥力水平和穩定性。土壤鹽漬化改良工程主要以明溝、暗管排水排鹽和改排為蓄的形式進行,既能降低地下水水位,又可以排出土壤中的鹽分, 從而降低農用地分等因素中鹽漬化程度對耕地質量因素提升的影響。化學鈍化法是通過施用鈍化藥劑,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達到阻止作物吸收重金屬,使農產品中的金屬含量不超標的目的。不同的技術有各自的優勢與缺陷,合理地利用和有針對性的采納才能得到更好質量的耕地。科學家與技術團隊通過對耕地質量組成和主要限制因素的分析,采用深松改土技術、爆破改土技術、客土改良技術、土地平整技術、坡改梯技術與農田水利整治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成功提升了當地的耕地質量。
當前我國耕地質量管理的新要求
有了耕地才能談糧食,有了糧食才能談溫飽,有了溫飽才能談發展,質樸的道理亙古不變。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耕地的流失,這樣的道理似乎也受到了挑戰。從全球范圍來看,到目前為止,世界耕地資源的數量正在逐步減少,后備耕地資源極為有限,耕地質量也受到嚴重退化的威脅。要想解決像中國這樣以全世界7% 的耕地供給全世界20% 的人口口糧問題,困難重重。土壤安全問題已對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形成制約,保護土壤環境,迫在眉睫。
2013年,根據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要求到2020年,建成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8億畝,畝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 并且提出了整治田塊、改良土壤、建設灌排設施、加強農業科技服務等8個方面的具體建設內容,這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增強糧食生產能力的根本所在,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通過實施土壤污染分類分級治理,優先保護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安全,切實加強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監管。《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出臺,“土十條”要求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實施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嚴控新增污染、逐步減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導、企業擔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土十條”還提出,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強調,2016年將新建高標準農田1億畝以上,到2020 年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在《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規范》提出兩個月后,2016 年12 月《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出臺,其指出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要堅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當前,我們要堅持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堅持耕地管控、建設、激勵多措并舉保護,嚴格控制建設占用耕地,推進耕地質量建設,健全耕地保護補償機制,對跨地區補充耕地等重大舉措,要嚴格程序、規范運作。特別要注意,在土地整治規劃里要把中低質量耕地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范圍,實施提質改造,以補足耕地數量與提升耕地質量相結合的方式,落實占補平衡,占優補優。
作者簡介:吳克寧(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土地資源管理分委員會副主任,從事土地資源管理教學與研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國土資源科普與文化(2017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