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22日召開發布會,介紹《2015年全國耕地質量等別更新評價主要數據成果的公告》。數據顯示,與2014年相比,我國耕地質量水平總體穩定。
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該部繼2009年、2014年發布兩輪全國耕地質量等別成果后第三次發布全國成果,也是2012年耕地質量等別年度更新工作制度建立以來,首次發布全國更低質量等別年度更新評價成果。
公告顯示,全國耕地評定分為15個等別,全國耕地質量平均等別為9.96等,優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面積占比分別為2.94%、26.53%、52.84%、17.69%,這一數據較上次發布分別增加了0.04、0.03個百分點,減少了0.06和0.01個百分點。優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廣東和湖南。2014年度內新增耕地平均質量等別為9.88等,減少耕地平均質量等別為8.60等。數據表明,通過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等耕地質量建設工作,彌補了耕地占補過程中的耕地質量損失,保障了全國耕地質量水平的總體穩定。
據了解,耕地質量等別成果已在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永久基本農田規劃與保護等方面得到應用。國土資源部今后每年都要開展全國耕地質量等別年度更新與監測評價工作,并發布成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科技日報2017年2月22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