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系統地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為我們研究“天人合一”的鄉村生態文化提供了指導思想?!疤烊撕弦弧彼枷胧侵腥A民族始終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的基本文化思想,在人與自然共生中運用,形成了許多寶貴而精辟的思想精華。梳理中國傳統生態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貫徹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行的講話精神,“天人合一”思想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建構新時代鄉村生態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生態文化奠定了思想傳統,為綠色發展的鄉村生態文化豐富了方法論基礎,為鄉村生態文化建設提供了思想借鑒。
[關鍵詞]天人合一;鄉村生態文化;鄉村振興戰略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百舸爭流,在歷史的長河中相互碰撞激蕩而薈聚成儒釋道源遠流長,構成了中華民族永不停息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形成了東方獨有的農耕文明與現代化發展樣式,實踐與經驗反復錘煉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精要,創造出了中華民族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發展的基本文化生態。習近平秉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精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統一的生態文明觀,反復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明確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1]。習近平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體現了系統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指出:“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2]。這些思想成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指導思想。我們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生態文化建設中進一步認識和傳承幾千年的“天人合一”生態觀十分重要。
“人同自然之間的倫理關聯依次呈現出順從自然的倫理表征到征服自然的反倫理傾向再到尊重自然的倫理屬性這樣‘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個環節”[3]。在歷史的長河中日益積淀的“天人合一”思想,無疑存在其歷史的局限性,雖然強調了自然界的客觀存在性及其獨立性,但賦予自然界的人格化,就使得其所指向的“天”披上了一層宗教神秘主義的外紗,顯示出哲學唯心主義的傾向。誠然,我們也需要看到,其局限性也是其歷史話語體系的特殊表現形式,其思想的精華之處對我們今天鄉村生態文化建設和鄉村振興仍然具有一定作用。
“天人合一”思想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生態文化奠定思想傳統
天人合一,揭示的是天、地、人之間的相互關系狀態,也指人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人在利用自然物質時應該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法則。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也是中國儒釋道三大文化派系的共同思想傳統。“‘天人合一’思想意蘊豐富、源遠流長,幾乎成為儒釋道各家學說普遍認同和主張的精神追求,構成中華文化超越時空、貫穿始終的基本內核”[4]。
(一)《易經》“天人合一”思想精微
中國最古老的文化記載是至今被社會各界捧為“圣經”的《易經》,而《易經》開篇就是《乾卦》《坤卦》,指出天地自然具有“元、亨、利、貞”的特點,天地自然不僅是萬物的元始,而且還廣大亨通、和諧統一。人唯有遵循天道自然規律,自立自強,正直善良,才能與日月同輝、與自然和諧長存。
其實,《易經》六十四卦始終談的是天、地、人三才的關系,揭示天地本質,指明人的實踐方向,指出人應該遵守自然規律?!盎鹪谒?,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易經?未濟卦》),認為做任何事的過程猶如火在水上燃燒,熊熊大火只是假象,戒驕戒躁,明辨各種事物的本質和發展方向,方能達到實踐的彼岸。
總之,中國最古老的文化巨著《易經》始終是以“天人合一”思想為其理論基礎,用“五行”“八卦”等揭示宇宙自然事物之間的相生、相克、相泄、相耗、相制、相沖、相害等,及其對人的影響,告誡人類人天相通,人類需要遵循天地萬物的運動規律,揚長避短,促進人及其社會發展。在中國的農耕文明發展歷程中,這種思想成就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化傳統。
(二)儒釋道三派“天人合一”思想共舉
在文化激蕩的長河中,儒釋道三派奮勇奔流,源遠流長,匯聚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核,催生出燦爛奪目的文化奇葩。誠然,儒釋道文化在幾千年發展中形成的光芒輝耀時空,各自如繁星般個性繽紛,但都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一致思想,并且都把“天人合一”思想作為學派理論建構的基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這個范疇具有廣泛的意義,神靈之天、命運之天、自然之天、本體之天,等等,都是與“人”相對的一個范疇。而董仲舒《春秋繁露》從哲學本原上解釋天地人,指出:“何謂本?曰: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春秋繁露?立元神第十九》),認為天地人共同構成了世界的本原。
儒家在商周時期就提出“以德輔天”的思想,“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左傳》),實際上,認為“人之德”與“天之德”應具有一致性,“天人合德”是天與人的本質要求。由之,春秋戰國時期的孟子明確提出“天人合一”思想。自漢唐以來,“天人合一”思想就成為了儒家思想的理論基礎,其他一切思想都是從天與人的關系思維發軔。唐代李紳的“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憫農》)就是對農耕生產“天人合德”的強調與社會壓迫的強烈譴責。
道家始終堅持“道法自然”,把“天之道”與“人之道”統一起來,強調“物我為一”的整體思想,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統一存在。佛家重視“天道”“天命”對人生的作用,主張人惟有出世才能解脫人生的困苦。
佛家講究“因果報應”和“四大皆空”,就是講的宇宙萬物因緣和合,人應該回歸自然,遵循自然規律。《中論?觀因緣品》指出:“一切所有緣,皆攝在四緣,以是四緣,萬物得生?!薄八木墶薄傲颉薄拔骞毙纬扇f物的因果關系,構成了事物的生生滅滅、因果輪回。佛家因此教導人們要認識宇宙運動規律,祛除執念,看開世界,超越天地萬物,回歸萬物的本真存在。
儒釋道三派合流,以“天人合一”為理論基礎,闡釋各自對天人關系的認識,雖然各派對“天”與“人”的認識不同,在本體論上發生了分歧,從而形成了各派的思想特色,但儒釋道三派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其思想從出發點到歸宿都是以尊重“天”的存在及意志為前提,也可以說,都是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來認識“天人合一”的,認識到了人應該“順天安命”,也就是人應該在遵循自然的本質和規律基礎上創造世界。這些思想反映在農耕生產中,體現為注重農耕時節變化、注重農地可持續發展、注重生物多樣性平衡等,維持自然界物種的自然繁殖與人在農業生產中的能動作用。
(三)中華優秀民俗文化“天人合一”思想貫注
人類文明的成果是人類的優秀文化,包括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各種思想觀念、習俗、信仰、知識、藝術、思維方法等,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其中的民俗文化思想更是貼近群眾生活實踐,構成群眾的日常生活方式,但綜觀其意蘊,無一不貫注“天人合一”思想,都是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法則,都是以天時地利人和為準繩。從服飾文化看,不僅依四季和時節更換服飾衣物穿戴,而且還重視依不同場域著不同的裝束,即使在服飾材質上也是十分講究其自然屬性與人體的合適和諧。建筑雕刻等服務的是人類的住居環境,更是注重建筑雕刻的天、地、人和諧統一。醫藥養生,是現代人談的最多的生活哲理,自古以來人類不斷在探索長壽秘笈,可真正長壽的人的生活習慣各不相同?,F代人提倡素食養生、運動養生、娛情養生、醫藥養生等,但只有放到各個人的具體環境中才各有道理。遵循自己實際情況的“天人相合”養生就能促進身體健康,而如果違背自己的實際情況“天人相逆”養生就會導致身體損傷??傊B生也是要求遵循“天人合一”定律的。其他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其文化的內涵無一不是彰顯“天人合一”的要義,都是在傳遞著人類需要遵循自然規律的信息。
“天人合一”思想昭示萬物天生,人和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類的生存與繁育離不開自然界的物質饋贈,人與自然界一脈相承,人唯有與自然界和諧相處才能共生共榮。這些“天人合一”的生態文化為鄉村生態文化建設奠定了由來已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早已貫注人們的思想深處,成為人們農耕文明的思想基礎,內化成為了人們傳統的農耕生產方式與生活習慣。
今天,雖然農業、農村和農民在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等的沖擊下,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正處于轉型階段,存在“倒洗澡水連同嬰兒一起倒掉”的現象,但歷史的珍寶終將被人們記起和懷念?,F在掀起的回歸鄉村熱以及鄉戀、鄉愁、鄉村旅游等等,都體現的是人們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生態文化的彰揚,是對天地人和諧統一的“天人合一”生活的向往。這些無疑都是現代鄉村生態文化建設的良好發展,對促進現代鄉村生態文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習近平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吸收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神內核,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戰略思想,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傳統生態觀,開辟了生態文化新境界,確立了現代鄉村生態文化建設的行動指南。
“天人合一”思想為綠色發展的鄉村生 態文化豐富方法論基礎
中國文化從古至今,不僅從宇宙觀還是價值觀上都堅持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內核和思維模式?!啊烊撕弦弧粌H是中國哲學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還是中國人的一種思維模式?!烊撕弦弧菍κ澜纭趺礃印瘑栴}的中國式解讀,表征著中國式思維模式對世界‘是什么’問題的方法論闡釋。”[5]“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方法論意義?!疤烊撕弦弧鄙鷳B觀念是人們協調人與自然關系而形成的行為規范,“生態觀念應當是基于實踐的生態智慧。”[6]正是從實踐層面出發,習近平提出的“兩山論”,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方法論思維。綠水青山就是天地自然,而金山銀山是人類生產活動的目標,人類不斷從天地自然中攫取物質財富的內在渴望就是以求獲得金山銀山。而習近平深刻地揭示了天地人之間的內在聯系,綠水青山的存在就是天地自然饋贈給人類的金山銀山,人類上萬年的發展就是依靠綠水青山而生存發展的,堅持了“天人合一”認識世界的方法論。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認為探索宇宙規律的方法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道至簡”,萬理歸為到事物的最基本層面和最大普遍性意義就一定是人人都能懂得的簡單道理。“天人合一”揭示了天地人整個宇宙的運動本質和規律,不僅是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結晶,更是我們今天開展鄉村生態文化建設應該堅持的基本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黨的十九大報告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推進綠色發展”,不僅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是對“天人合一”思想在農業生產生活和鄉村生態文化發展中的方法論具體運用。
(一)萬物天生奠定鄉村生態文化的本體論思路
鄉村生態文化的產生如哲學之思一樣具有思維的基礎,也就是思想的出發點,農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和生活中,形成了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雖然沒有如馬克思明確提出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但始終自發地確證農業生產是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過程。“天生萬物”很好地概括了自然界萬物是自然生成,精耕細作只是對自然界生物的精心培育和促進,其思維邏輯就是“冬耕多一遍、夏收多一石”。在鄉村生態文化中,對這種遵循自然規律種植農作物的農諺還有許多,如“小麥種遲沒頭,菜籽種早沒油”“種子隔年留”等等,都是對“天生萬物”的樸實解讀,體現鄉村生態文化的哲學本體論意義。人類作為自然的產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從本質上講,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叭伺c自然生態系統及其他組成部分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又相互區別的關系,彼此之間是互補、互助又互克、互害的狀態”[7]。
(二)“天人感應”確立鄉村生態文化的思維模式
“天人感應”,最早見于儒家六經中的《尚書?洪范》,“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旸若”,認為君王的施政態度能影響天氣變化。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第六》中也說:“春秋何貴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則元氣和順,風雨時,景星見,黃龍下。王不正,則上變天,賊氣幷見?!卑选霸狈Q為天地之始,把“王”稱為人之始,認為,作為人之王如若正義,天地就會和順、風調雨順,景象萬千,如若人之王不持正義,天氣就會變化,人間盜賊就會猖狂。中國的宗教文化和方術更是把“天人感應”作為敬天地、畏鬼神的思想基礎??梢哉f,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視域基本上是從“天人感應”出發而思慮的,認為農業風調雨順、農業豐收是天地神靈對人們善行的感應,甚至認為天地萬物也是女媧創造,至今流傳著“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在《列子·湯問》《竹書紀年》《淮南子·覽冥訓》《史記》《山海經》等中均有記載?!疤旃薄袄啄浮薄帮L神”等不僅被人們頂禮膜拜,而且被人們敬畏,農民在許多農事活動前后都會看風水、拜天地、謝神靈,認為農耕生活與自然環境、天地神靈密切相關,甚至只要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都會進行一些祭祀活動,《左傳·成公十三年》中就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以說,“中國人從一開始就有了天人相通的思維方式。‘天人合一’不是經驗科學的思想形態,而是對原始的‘天人相通’思維方式的哲學升華”[8]。
(三)天人互動闡明鄉村生態文化的價值取向
“人類與自然的價值關系的產生、發展、演變過程,是伴隨著人的主體意識的產生、發展和演變而產生和變化的”[9]。農業社會的產生,雖然是當時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對于自然界認識的發展成果,但畢竟農耕生產主要是人們對于自然界事物及農作物生長等順應自然規律的探索,甚至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到現在農業仍然是一種“靠天吃飯”的產業,人們在自然界的風雨霜雪、旱澇災害、星轉斗移、氣候變化等方面帶給農業生產的影響幾乎都只能被動接受,無法控制,甚至缺乏科學認識。統治者為了維護社會穩定、疏解民眾對統治階級的怨懟,利用一些還不被民眾所了解的自然現象并使之披上神秘的面紗,用“天酬”“天譴”等觀念愚昧民眾。誠然,由于民眾科學知識缺乏,認識能力有限,官方的宣傳與民間巫術道統謠言等等混雜期間,從而增加了民眾對于“天酬”“災譴”觀念的認同,但也增進了人們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提高了人們農耕文化中的生態觀念和道德意識,一定程度上協調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如漢代董仲舒就曾利用災譴說作為推動君主實施道德校正,認為君主對所發生的災異應進行道德反省,找出失德之處,及時“救之以德”。氣候反常是統治者不分是非善惡所致。“火有變,冬溫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賞,惡者不出,不肖在位,賢者伏匿”(《春秋繁露?五行變救》),告誡人們不要倒行逆施,否則天就會施以懲罰?!赌印烦h人與人之間兼愛兼利,認為:“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墨子?法儀第四》)。這些思想雖缺乏科學論證,但在一定程度上規約了人們在農耕生活中的肆意妄為。所有這些思想,不僅反映中國傳統社會從上到下用“天酬”“天譴”等思想構建農耕生態文化,從事農耕生產活動,形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倚天而行、依氣節變化而耕作的農事價值取向。
“天人合一”思想為鄉村生態文化建設 提供思想借鑒
農耕文化是指農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風俗文化,如“春華秋實”“谷雨下種”“芒種插秧”“清明前茶”“水疏而治”等等衍生的思想直指“天人合一”內核,“天人合一”為中國鄉村生態文化建設提供豐富的思想借鑒。
(一)“物競天擇”揭示鄉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規律
“物競天擇”是生物進化的規律,是在承認生物多樣性發展中對“天人合一”的規律性把握。十九世紀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和赫胥黎分別在《物種起源》《進化論和倫理學》中用大量事實和論據論證了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主要機制,生物的存續與發展主要遵循“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的規律。按照這一理論,生物離開自然過程的生成與發展,與其說是科技的成就,毋寧說是對自然生態的挑戰,是非功過或許需要留給后人評說,但人類需要充分理解“物競天擇”的生物進化規律,才能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鄉村生態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應該是對自然規律的尊重。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漢書·司馬遷傳》)來概括自己修《史記》的宗旨,鄉村生態文化建設也應該以此為照觀。歷史上的人們總是把人類的所有活動都與“天意”聯系在一起,本來節約糧食、愛惜物產、遵守道德、忠孝仁義等等人類需要遵守的社會秩序要求也都會被賦予“天道”“天命”等意念,使人們對自然規律心存敬畏。這些思想雖然帶有濃厚的哲學唯心主義和宗教神秘主義色彩,但其揭示的自然界本質與人的行為規范要求反映了天、地、人之間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根本要義,指明了人必須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物質資料。過度地掠奪或破壞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界物質系統,自然界的傷殘將會反射給人類和社會。物質能量是守恒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一致的,這些都是被人類證明的科學真理,是物質世界發展的本質規律。鄉村生態文化建設對此需要進行去其槽粕取其精華的合理吸取和借鑒。正如習近平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堅持綠色生態導向,促進農村農業可持續發展,建成美麗中國。
(二)“巧奪天工”闡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本質
“巧奪天工”,本義是指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但也指自然天成、鬼斧神工、天造地設的自然奇跡。這里不僅贊嘆人類工藝的精湛,也贊美自然界的奇妙無比。在中國哲學中,始終圍繞天、地、人三才而展開,指明雖然三者各自相對獨立,但彼此又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天人合一”運動的本質。甚至史書認為最初的世界是混沌的整體,《三五歷記》中記載盤古開天地神話,才有了天、地、人的相互運動。故此,孔子也說:“故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保ā抖Y記·運禮》)認為人是天地的功德,是陰陽、鬼神、五行的“巧奪天工”?!豆茏印葮I篇》也說:“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闭J為,人的產生是天地的精氣神演化。誠然,這種思想帶有神秘主義色彩,但闡述的是“天人合一”,指明了人是天地育化的產物、人與自然具有和諧共生的本質。劉光偉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這顯然是以‘天人合一’思想為背景的當代中國國家生態文明觀和政治智慧?!盵10]
不僅人的產生是“巧奪天工”,而且人的存在也離不開自然界的供養。物華天寶的自然饋贈,如夢如幻的自然美景,自然界提供給人類生活的物質財富異彩紛呈,驚奇驚喜?!耙环剿琉B一方人”,就是對“天人合一”運動本質的生活寫照。《易經》中反復強調人的行動順利與否,需要觀天地之相、修道德之心,也就是要遵循天地自然生態的本質規律與社會交往的行動準則,一句話,就是要“天人合德”?!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乾卦》)?!暗貏堇?,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坤卦》)?!兑捉洝返牡谝回院偷诙跃椭该髁颂斓厝舜嬖诘膽粻顟B。也正因為天地人自立自強、博大包容,人類社會才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歷史與文化成就。美麗鄉村的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廣泛吸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共享精神,培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都應該建立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促進、相互理解、相互給予的精神品格,這不僅應成為鄉村生態文化建設的精神內涵,也應該成為精準脫貧攻堅的精神追求,更應該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價值原則。
(三)“天道酬勤”提供綠色發展的鄉村振興動力
“天人合一”作為中國生態文化的精髓,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賦予了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宇宙中一切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流互通,都是“天人合一”的反映。氣候異常變化出現旱災或澇災是因為“天譴”;天氣風調雨順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和人畜生存是因為“天酬”;人根據環境變化預見到事物的某些特征與發展指向是因為“人天感應”;生活在山水秀美、物產富饒的環境并農業豐收是“天恩”“天賜”,等等?!疤斓莱昵凇弊顬闅v朝歷代絕大多數人接受,幾乎成為從古到今人們實踐中的座右銘,也培育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頑強不屈的精神品格與民族性格。在精準扶貧的決戰階段,堅持綠色發展的鄉村振興戰略,借鑒“天人合一”觀中的“天道酬勤”思想,對發展新時代的鄉村生態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推進生態文明、美麗鄉村建設,攻堅克難、開拓創新農業現代化發展,全面振興鄉村經濟、文化、生態、社會等都需要“天道酬勤”的信念及其帶給人們的精神力量。
作者簡介:劉建榮,女,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0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