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期,1982年到1986年,中央連續5年,發布一號文件,推動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后來,被總結為“可以,可以,還可以”。說到底,就是打破條條框框,給億萬農民松綁。
2004年至2020年,又連續17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今年的一號文件,鎖定脫貧和補短板兩大任務,要求保供給、保增收、保小康,穩住農業基本盤,發揮壓艙石作用。細細研讀,有新的觀點、新的方法、新的要求。
讓筆者眼前一亮的是:“建立縣級領導干部和縣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包村制度”。這是前后加在一起,22個一號文件當中,第一次提出這樣的具體要求。許多熟悉農業農村工作的同志,都在齊聲叫好:這是一個高招!
實行包保責任制,是農業農村工作中,一個傳統的工作方法。一般是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請縣里領導和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直接包村,這應該說,是農業農村工作的一個重要創新,而且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出來,實際上是一種制度安排。其好處顯而易見:
一是進村入戶“解剖麻雀”,決策才能更加準確。他們平常雖然在縣上工作,可能也常到村里檢查指導,但與直接包一個村,和村干部一起研究村里發展,和農民一起掏心窩子,還是大不一樣。農村的情況千差萬別,要把農民的心思摸準,把農業產業發展好,把一個縣的農村經濟搞上去,當然要熟悉整體情況,但這還不夠,還必須把一個村的情況搞深、搞透、搞準,這對于科學決策,精準指導面上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就像讀書一樣,既要博覽群書,更要精讀名著,這樣才能融會貫通。其實,工作和學習,道理都是相通的。
二是以村莊為課堂,培養情懷,提升能力。農村的矛盾錯綜復雜,要把一個村治理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沒有情懷的人,做不好三農工作,沒有吃苦精神的人,也做不好三農工作。干部到村里去,面對農民,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如何發展經濟,如何把民心攏在一起,是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平臺,是提升群眾觀點的重要實踐,是培養農民感情的重要機遇。
三是轉變工作作風,反對“克里空”的重要舉措。把政策、技術、項目帶到村里去,和農民坐在一條板凳上,聽農民說實話,為農民辦實事,就是我們的初心。基層的許多形式主義,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上面的官僚主義造成的。要克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解決許多政策不能落實、落地、落細的問題,就必須搞清楚農民喜歡什么,農民需要什么,農民討厭什么,才能搞清為什么過去好心好意卻辦不成好事。只有和農民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成為農民群眾的知心朋友。
當然,任何工作都有兩面性。讓縣級領導和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包村,也有可能出現一些矛盾。這里,不妨給大家提個醒:
首先是吃偏飯的問題。縣委書記包一個村,就有可能各方面的資源,都想往這個村里擠,最后堆出一個盆景來,內生動力反而被扼殺了。筆者以為,包村最主要的任務,還是把班子建強,激發農民群眾的內生動力,引導農民群眾擼起袖子干。還是要創造一村之經驗,來指導全縣。當然,必要的支持,必不可少。
其次是空白村的問題。絕大多數的縣,縣級領導和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的人數,不會超過行政村的數量,特別是農業大縣,可能還會有很大的懸殊。那么,被包的村就有可能享受到特殊的待遇,沒有被包的空白村,就會產生落差。客觀上,使得村與村之間,出現發展不平衡,甚至鬧出矛盾來。解決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制定一個計劃,定期進行輪換,讓大家“雨露均沾”。
第三是搞形式的問題。只掛空名,不干實事。以工作忙為借口,去個一趟兩趟,啥問題也不解決,上個報紙電視和新媒體,就算了事了。今年三農工作任務相當繁重,糧食、生豬、產業扶貧、農業綠色發展、富民鄉村產業、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等,一項一項工作,都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發力,村里的事,是摻不得假的。
包村,就是包責任,就是包人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