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藍皮書|推進農業大縣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

[ 作者:陳文勝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3-09 錄入:王惠敏 ]

——祁陽縣全域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

一、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目標的實踐探索全面推進(點擊進入)

二、城鄉一體化為引領的全域鄉村振興態勢正在形成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明確了推動鄉村振興的工作重點和具體方法,勾勒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清晰路線圖。祁陽縣以城鄉一體化引領,遵循“試點先行、以點帶面、有序推進”的工作思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加快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全域鄉村振興態勢正在形成。

(一)“百企入園”支撐下的城鄉產業發展快速融合

鄉村振興以產業振興為重點,鄉村產業振興以城鄉產業融合為引領。祁陽縣貫徹省委、省政府“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發展戰略,堅持產業富縣戰略,以“百企入園”工程為支撐,加大產業項目引進力度,推動城鄉產業鏈雙向延伸,形成以園區為載體的城鄉產業集聚、融合發展新格局。

1.以“百企入園”工程為依托推進產業集聚發展祁陽縣積極搶抓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機遇,全面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始終把祁陽經開區作為發展的主戰場,堅持市場化辦園方向,創新園區發展模式,大力實施“百企入園”工程,打造了“政企合作、園企共建”的祁陽模式。一是創新建設模式,實現由“政府建園”向“市場建園”轉變。制定產業園區整體運營解決方案,引進知名園區專業營運商進行建設、包裝、招商和營運,推動園區由“政府投資、政府建園、管委會管理”向“社會投資、市場建園、公司化運營”轉變,大大減輕了政府債務壓力,提高了建設效率,降低了入駐企業投入與風險。二是創新招商方式,實現由“行政招商”向“市場招商”轉變。借力專業營運商,與“湖南粵港澳產業轉移綜合服務中心”招商平臺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全面拓展招商渠道深度、廣度和高度,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著力補鏈、延鏈和強鏈,先后成功引進一批世界或中國500強企業、30多個智能終端項目以及打造全國最大雨傘布、箱包布、帳蓬布生產基地的一批紡織龍頭企業。在2019年8月舉行的“祁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承接產業轉移大會暨百企入園簽約儀式”上,第一批簽約項目70個、總投資額120億元。三是創新服務理念,實現由“包攬服務”向“專業服務”轉變。完善產業配套,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智慧園區大數據運營中心、智慧餐廳和一批關鍵產業技術平臺,由專業營運商為進駐企業打造“人才、政策、市場、金融”等全方位專業服務體系,完善基礎設施與服務綜合配套體系,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了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營商環境。四是創新產業培育,實現由“項目集聚”向“產業集群”轉變。按照項目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的要求,科學制定園區規劃,形成“一區三園”的發展格局,確定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嚴格執行入園企業準入制度,科創產業園開啟“供房不供地”的招商引資新模式,實現項目容積率1.8,節約土地1500余畝,平均投資強度500萬元/千平方米、產出效益30萬元/千平方米。經開區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省雙創示范基地、省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范基地,被評為全省發展開放型經濟優秀園區。

2.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支撐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探索以農業進園區為支撐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農產品精深加工(綠色食品)產業鏈建設,推動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一是加強園區建設引導現代農業經營主體集聚發展。祁陽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面積40萬畝,涵蓋75個村(社區),確定了六個功能區,規劃構建了“一路一帶一廊、一核三區八景十園”的發展格局,近五年來,共投入建設資金近3億元推動園區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在此基礎上,通過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扶持力度,引導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入園發展,目前園區集聚了18家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25個家庭農場,培育了6個省市級、10個縣級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園,貴澳現代高效智慧農文旅一體化(油茶)產業園、凡人水果基地、碧湘苑生態觀光園等一批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在園區落地,建成了市級以上研發中心(實驗室)10個(其中省級2個),推動實施農業科技開發項目20余項,引進推廣新品種15個、新技術22項,培育農業高新技術企業6個。二是瞄準市場需求推進園區規模化特色化經營。圍繞糧油、果蔬、畜禽養殖等主導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園區推動建設5萬畝優質稻基地、10萬畝高產油料基地、5萬畝特色果蔬基地、萬畝中藥材基地、萬頭生豬繁育科研基地、10萬羽生態土雞養殖基地、萬畝立體種養基地、萬畝花卉苗木基地、萬畝國外松基地等十大“萬”字號特色產業基地;圍繞特色產業基地,培育壯大了金浩、銀光、自然韻等一批知名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園區農業從生產到加工的全產業鏈格局初步形成。三是深度挖掘資源發展園區新產業新業態。圍繞觀光旅游、休閑娛樂、體驗采摘、森林康養、民居民宿,重點推動建設鄉村水上樂園、特色果蔬采摘園、傳統院落示范村、農文旅一體化觀光園、油茶文化主題公園、十里花廊景觀帶、珍貴苗木康養園、雙龍生態氧吧、荷園休閑農莊、鄉村旅游度假區等十大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使園區成為了全縣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示范區、引領區,構建出“春看油菜夏看荷,一年四季都是果”的鄉村產業圖景。通過園區輻射帶動,全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連續被評為全省糧食生產標兵縣,養殖產業快速轉型升級,挺進全省二十強,立體生態種養快速發展,農產品供給質量全面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產值、休閑農業營業收入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長幅度,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創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成為第二批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園區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解決了1171個貧困人口就業,園區內9個貧困村1600多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3.以發展電子商務為紐帶助力城鄉產業融合對接祁陽縣搶抓國家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機遇,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積極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以成功申報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為契機,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移動、電信、互聯網、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全縣無線覆蓋率達99%,城鎮寬帶覆蓋率100%,農村寬帶覆蓋率達98%,培育大型物流企業50余家,開辦快遞企業30余家,設立鄉鎮配送點388處,物流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大力培育電商服務主體,在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內建設了面積近1萬平方米的電商產業園,涵蓋電商孵化、縣級公共服務、物流配送、電商沙龍交流等眾多功能,已入駐園區企業36家,并建成了村淘、京東、廠家網等電商服務中心各1家,以此為示范帶動,全縣已培育發展電子商務企業60余家。積極推進鄉村電商服務平臺建設,建成20個鄉鎮級服務中心,整合農村淘寶、郵樂購、京東、等知名平臺農村電商網點建成337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覆蓋所有貧困村,引入淘寶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已開展線下電子商務培訓12班次,培訓達1800人次。精準施策優化農產品上行體系,設立電商扶貧特產專區,全縣1000余戶貧困戶與天龍、銀光、自然韻等龍頭企業建立訂單收購、合作共建關系。以此為支撐,祁陽縣2019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0.26億元,實現農產品上行交易額2.75億元,貧困村農產品上行交易額2160萬元。

(二)扶志扶智引領下的城鄉人才活力有效激發

鄉村振興以鄉村人才振興為關鍵支撐,以激發農民群眾干事創業積極性為基本保障。祁陽縣在改善創業環境,吸引人才返鄉的同時,在農村全面開展以“四扶四建”為重點的扶志扶智行動,將扶貧同扶志、扶智緊密結合,引導農民群眾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有效激發城鄉人才活力,為鄉村人才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1.“四扶四建”激發人才內在動力祁陽縣將脫貧攻堅與激發農民群眾內在動力相結合,出臺《祁陽縣脫貧攻堅“四扶四建”實施意見》“1+6”文件,堅持政府主導與群眾主體、扶志與扶智、內因與外因、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原則,著力提升農民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一是扶志氣建講堂,一戶培養一名明白人。依托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全縣建立扶貧講堂300多個,建立專兼職教師隊伍,每月組織貧困戶“扶貧聽課”,宣講扶貧政策,弘揚傳統美德,鞭笞懶貧賴貧。運用祁劇、祁陽小調編創扶貧“一首歌、一臺戲、一本書”,培養激發貧困群眾積極向上的家庭責任感、社會責任感。二是扶技能建中心,一戶培養一名產業工人。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參與、園校合作、校企共建”的思路,創建全縣農村黨員和青年農民(扶貧)培訓中心,整合培訓資源,創新培訓機制,大力推進勞務協作脫貧暨“一戶一就業”工程,開展靶向培訓,讓貧困群眾真正學到一門安身立命的技能;建立企業就業扶貧基地,實現貧困戶省內外就業1.78萬人。三是扶產業建基地,把工場建在農民家門口始終突出產業扶貧,開展“百企聯百村”活動,引導本地企業在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村建成鄉村扶貧車間27個,促成61家企業與貧困村結對幫扶;出臺產業扶貧基地獎補政策,在每個貧困村建立不少于50畝的連片產業基地,確保每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至少能從事一項特色種養業,并引導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吸納、帶動貧困戶6.76萬人。四是扶隊伍建堡壘,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在建強基層扶貧主力軍的同時,每年對100個先進村、10個模范村、紅旗村進行表彰,扶貧成效與村干部的工資待遇、評先評優、招考錄用掛鉤;建立村級扶貧互助合作社,推行“村兩委+扶貧互助合作社+農戶”新模式,帶領社員及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鄉村旅游等生產經營活動,全縣建立合作社162家,互助幫扶4000多人次。祁陽縣通過“四扶四建”模式,使一大批農民樹立起擺脫困境的斗志和勇氣,通過自力更生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也引導大量非貧困農民通過技能培訓、就地就業加快了增收步伐。“四扶四建”模式得到國務院扶貧辦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在全國2018年扶貧日“扶貧先扶志”論壇作經驗交流,入選中宣部、國務院扶貧辦編寫的《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案例選編》和全省《精準扶貧100例》,國家扶貧辦組織9家國家級媒體集中宣傳。

2. “六個全覆蓋,六個必到戶”夯實人才發展環境祁陽縣結合貧困村提升工程,率先實施“六個全覆蓋、六個必到戶”行動。“六個全覆蓋”,即黨群服務中心、光伏發電項目、村級醫務室、村輔警室、通訊網絡電商服務平臺、扶貧產業項目全面覆蓋到村;“六個必到戶”,即產業就業聯結到戶、教育醫療服務到戶、住房安全保障到戶、電網升級改造到戶、公路建設通達到戶、改水改廁實施到戶。 目前,全縣已實現黨群服務中心全覆蓋,完成566個村衛生室、村輔警室標準配備,實現75個貧困村光伏發電全覆蓋,光纖進村全覆蓋,培育貧困村123家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實現有產業發展意愿的貧困戶都有產業幫扶,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5695人,教育扶貧資助政策實現全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困難家庭學生無失學輟學,貧困人口醫保參保率和資助政策落實覆蓋率均達到100%,共救治3.9萬人次貧困人口,完成1599戶5512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39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存量危房改造全部竣工驗收,實現所有貧困戶生活用電有保障,鞏固提升12.17萬人飲水安全,完成改廁48600座,確保貧困戶都用上衛生廁所。“六個全覆蓋、六個必到戶”是對 “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的全面落實,不僅確保了脫貧攻堅的質量,全面提升了貧困村發展的基礎設施條件和公共服務水平,也推動了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向鄉村流動,為鄉村人才就業創業及各類人才返鄉創業營造了有利的環境。2019年“六個全覆蓋”工作經驗被吸納提升進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工作報告和決議。

3.實施育才聚才工程提升人才支撐能力祁陽縣高度重視鄉村人才問題,近年來大力推進鄉村人才培養與引聚工作,推動鄉村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改善。一是加強干部隊伍培訓。加大鄉村干部培訓力度,建立村“兩委”成員集中輪訓、農村黨員冬訓春訓制度,在縣職業中專舉辦“鄉村振興”專題研討班,開辦經濟發展、黨建實務、信訪調解等專業課程,培訓3000余人次;堅持縣內培訓與縣外培訓相結合,組織110余名村社干部走出去,赴江西萍鄉、吉安、上饒等五市八縣區現場培訓,開眼界提能力。二是引導人才下鄉創新創業。走“產業化+人才化”的發展路子,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引導到依靠人才、智力軌道上來,鼓勵支持科技人員、工商業主、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經濟能人等下鄉返鄉創業,選派100多位科技特派員入鄉開展科技服務,依托省市縣三級科技特派員承擔或協助參加鄉村振興項目6個,引進新品種 14個,帶動農戶致富4500余人。推進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交流,建立起醫生、教師、文化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的機制。三是推進職業農民培育。建立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做到“一鎮一庫、一村一冊、一人一檔”。引導新型職業農民、種養大戶與農戶“1+1”對接、全程幫扶等,指導農戶精準發展“種、養、加”項目。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養“星火燎原”計劃,選送1200余名青年農民赴道縣工貿中專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學員學成回鄉發展種養項目300個,帶動致富3000余人。有效整合縣農廣校、縣職業中專等各類培訓資源,分級分層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2萬余人次,其中700余人獲得認證資格,輻射帶動20萬農民群眾增收。舉辦各類電商培訓班44期,參與人數達到15966人次。開展“十佳新型經營主體”“十佳新型職業農民”評選表彰活動,引導形成學技術、強本領、創業致富的良好氛圍。

(三)文明創建帶動下的城市文化與鄉土文化有機對接

鄉村振興以鄉風文明為保障,鄉風文明以鄉村文化振興為基礎。祁陽縣創新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作為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帶動農村移風易俗,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催生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了鄉村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城市文化與鄉土文化有機對接。

1.以“十星級文明戶”創建為引領培育家庭文明新風尚祁陽縣將“十星級文明戶”創建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把黨和政府關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等各項任務和要求,細化、量化為創星的內容,確定了愛黨愛國星、遵規守法星、環境衛生星、誠實守信星、孝老敬賢星、團結友善星、勤勞致富星、科教文體星、生態文明星、計劃生育星等“十顆星”。按照“農(居民)戶自評—群眾互評—小組審定—縣直部門審核—張榜公示—復議核定”的程序每年評選一批“十星級文明戶”和“十星級文明示范戶”,并堅持一年一評一授牌進行動態管理,對已評為星級文明戶的,一旦發現存在不符合條件的情形,該摘牌的摘牌,該降星的降星。截至目前,全縣共評出“十星級文明戶”20000戶,“十星級文明示范戶”1980戶。對每年評定的“十星級文明戶”和“十星級文明示范戶”,給予精神與物質雙重激勵,其中“十星級文明示范戶”由縣文明委頒發榮譽牌匾,在媒體上通報表彰,一次性獎勵現金1000元,憑“十星級文明示范戶”榮譽證,可享受小額貸款、子女上學、就醫體檢等11個方面的優先優惠政策。這一有針對性的評選措施與激勵機制有效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創建的積極性,形成了人人自覺向上向善、家家爭當星級文明戶的良好氛圍,全縣涌現出中國好人、湖南好人、道德模范、美德少年、最美志愿者等先進典型200多人,帶動了農村文明程度的顯著提升。

2.以移風易俗為抓手形成文明鄉風新氣象祁陽縣結合“十星級文明戶”創建,大力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注重以好村風、好民風引領好家風。開設道德講堂,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引導全縣500多個村制定完善了鄉規民約,成立了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紅白理事會600多個,農村黨員簽訂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承諾書3萬份,并積極開展“十佳好媳婦”“道德好青年”“科普文明大院”等評選活動,使農民群眾行有準則、學有榜樣;以農村社區為依托,廣泛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著力淳化村風民風,實現了家風村風民風同步改善、“治小家”與“治大家”并行推進,鄉村大操大辦、人情攀比等不良陋習得到有效遏制,“好人好事有人夸、歪風邪氣有人抓”的鄉風文明新氣象全面形成。

3.以公共文化服務為保障提升農民精神文明新風貌祁陽縣積極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揮縣級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大力推動鄉村文化站、文化廣場、文化禮堂、鄉村舞臺、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設,累計建成村級文化活動室320個、廣播室504個、“農家書屋”872個,65%以上的行政村建有體育設施,組建合唱隊、文藝隊等農民文化隊伍上千支,以此為基礎,農村文化活動日益豐富,2018年全縣有40多個村舉辦了春節聯歡晚會。同時,加大對祁劇、祁陽小調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力度,成立了“祁劇發展基金”,建立了祁劇博物館和祁劇傳承中心,啟動祁劇人才培養工程,開展戲劇進鄉村、社區、學校、企業活動,通過“小舞臺”“小分隊”“小型折子戲”的形式每年送戲下鄉200場次以上,不僅使祁劇這一古老的曲藝品種得到傳承和發展,也通過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全面展示農村新風貌、贊美新生活,為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教化群眾、淳化民風開辟了新途徑。

(四)“百園靚城”推動下的城鄉生態宜居環境同步改善

鄉村振興以生態宜居為關鍵,生態宜居以鄉村生態振興為重要保證。祁陽縣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理念,全面實施“百園靚城”工程,同步創新開展美麗鄉村“一拆二改三種四清潔”行動,著力建設“生態、智慧、園林”現代化城市,打造了推動城鄉生態宜居環境同步改善的祁陽樣本。

1.以五園五化戰役為支撐推進“百園靚城”工程祁陽縣大力實施“百園靚城”工程,按照建設“百個花園、百個庭院、百個游園、百個園林單位、百個示范家園”的要求,推進“五園五化”戰役,即:城市建公園、社區建花園、單位建庭園、小區建游園、百姓建家園,凈化、綠化、亮化、文化、智能化,推動城市人居環境全面改善。一是全面改造提質老舊小區。將“五園五化”理念全面融入到老舊小區提質改造具體項目中,對286個老舊小區和116條主次街道進行全面提質改造,堅持工作社區、村為主,做到老舊小區改造到哪里,違法建筑就拆除到哪里,給排水、燃氣、弱電等管網改造和地上硬化、綠化、亮化就跟進到哪里,將一大批老舊小區改造成了宜居宜業、五園五化的示范小區。二是全面建設游園、公園。把文化小游園建設作為小區改造提質的品牌來打造,建成以十九大精神、核心價值觀、廉潔、黨建、交通、祁劇、禁毒等為主題的文化小游園100多個,讓百姓出門能見綠,抬腿能健身,寓文于園,寓教于園,深得民心。同時,規劃建設龍山公園、望浯公園、陶鑄公園、浯溪國家濕地公園、縣城森林公園等一批城市公園,提升城市功能與品位。三是全面打造無圍墻城市。在拆違控違、小區改造的同時,探索推進街區制,一律拆除單位大院和封閉住宅小區圍墻,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停車位、衛生間社會化。目前,90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實現拆墻建綠,還綠于民,還暢于民,建成一大批生態庭園、小游園,并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群眾的認同感、幸福感、歸屬感空前高漲。四是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實行路長制、街長制,推動社會化“大保潔”模式,城區禁燃禁爆及中元節文明祭祀實現常態化、長效化,強力推行“六出城三取締”(畜禽養殖出城,廢品收購出城,噪音、廢水、廢氣、污染商店出城,老舊閑置二手車輛出城,修車、洗車場所出城,大理石、鋼材、建材加工場出城;取締地陷式垃圾收集點,取締旱廁,取締城區搭棚子設靈堂、辦喪事),開展老舊小區物業管理試點,扎實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開展國家海綿城市示范建設,城市管理更加精細,2018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

2.以美麗鄉村四大行動為抓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祁陽縣堅持城鄉環境同治,創新開展美麗鄉村“一拆二改三種四清潔”行動,全面整治農村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取得良好成效。一“拆”,拆出發展新空間。堅持依法穩妥拆、用活政策騰、全面規范建,推行“黨員村干帶頭拆、機關干部回鄉拆、職能部門依法拆、村兩委組織拆、村規民約督促拆、動員群眾自主拆”的策略,累計依法拆除農村破舊危房空心房、違法建筑物456萬平方米,同時保護好古院落、古民居;將騰出盤活的農村閑置土地、空閑農房和宅基地用于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全縣新增2100畝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入市交易,收益2.82億元,增減掛鉤置換新增建設用地1600畝;免費提供城鄉民居設計圖集,推進按圖建房,禁止違規建房,實行多規合一,完成471個村莊規劃編制,規范建房率達97%,新建村民集中建房點25個,完成4個建制鎮風貌改造。二“改”,改出生活新品質。大力推進改水、改廁。規劃啟動5大片區水廠建設,采取新建、改擴建、配套、聯網等措施,有序推進農村集中連片供水,實現改水8.9萬戶。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統一改造標準,統一規劃放樣,統一施工隊伍,統一驗收獎補,因地制宜推廣“戶廁+城鎮污水處理、微動力一體化生物智能處理、三格式化糞池+工程濕地處理、三格式化糞池+自然濕地處理、四格式處理”5種改廁標準和模式,將污水處理設施、濕地與小游園建設融為一體,確保方便、環保、美觀,已建成農戶衛生廁所15.69萬戶。三“種”,種出鄉村新顏值。全面推進種樹、種花、種果。在村道兩旁、房前屋后栽種本土大苗,山塘河邊植樹栽柳,荒山荒坡植竹種樹;在庭院周圍、田間院頭種花種草,綠化美化;在院落空地、空閑旱土、宜果荒山發展特色水果,在此基礎上建設小游園、小花園、小果園,已新建鄉村小游園113個,鄉村營造林26.2萬畝。四“清”,清出村莊新面貌。全面推行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能源,大力清理生產生活垃圾,開展“百村振興、千院清潔、萬家美麗”行動,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清運積存垃圾17.8萬噸;全面落實河長制,在全省率先啟動退耕還林還濕試點,實施森林禁伐減伐十年行動,開展綠化湘江造林種竹植柳行動,規劃建設湘江百里畫廊,強力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落實水源地保護310處,建成4個鎮污水處理廠,初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強力推進養殖業轉型升級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工作,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86.4%,引進2家專業公司解決了畜禽糞污末端利用難題,進行生產廢棄物清撿集中整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大力推廣“氣代煤”和“電代煤”等清潔能源模式。目前,全縣打造了3個美麗鄉村示范片、5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縣級示范村,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走出了一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祁陽路徑,兩次在全省推進會議上經驗發言,為全省農村改廁提供了技術導則,得到《人民日報》等媒體宣傳推介。

(五)基層黨建主導下的“村為主”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鄉村振興以治理有效為基礎,以鄉村組織振興為引領。祁陽縣以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著力推進鄉村組織振興,探索推行以“黨委保落實、支部唱主角”為主要內涵的“縣統籌、鎮負責、村為主”工作機制,激發了村(社區)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了基層工作減負增效,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了強勁動力,“村為主”做法被《湖南日報》以內參形式刊發,獲得省委領導肯定,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辦、省農業農村廳以及《人民論壇》雜志社專家組到祁陽進行了專題調研推介,成為全省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有影響力的品牌。

1.以黨建為引領筑牢“村為主”堡壘祁陽縣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把村(社區)黨組織建成堅強戰斗堡壘,為“村為主”治理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一是選好“領頭雁”。注重把政治素質硬、致富能力強、群眾口碑好的優秀黨員干部選進村級領導班子,村社換屆后全縣村級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2.5歲,比上一屆年輕5.3歲;村(社區)“兩委”班子中,致富能人占比85.9%。擇優遴選79名縣直部門干部擔任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選優配強駐村工作隊,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村一村一隊。二是培育“生力軍”。把發展農村黨員與村干部后備力量建設結合起來,拓展選人視野,嚴格入口把關,提高黨員發展質量,確保每個村每三年至少發展1名黨員、每年至少發展1名入黨積極分子。2019年來,新發展農村黨員408名,其中致富能手和返鄉務工優秀手工藝人占比超過60%以上,黨員隊伍活力持續增強。三是釋放“正能量”。推進支部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采取黨員志愿服務、黨員兼任農村網格員、“共產黨員家庭戶”掛牌活動等形式,引領基層黨員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如在大村甸水廠項目建設中,涉及的137個行政村的村支兩委干部,積極主動帶領村民支持項目建設,僅用350天時間解決了近29萬群眾的不安全飲水難題,為這一重大民生項目的完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2.以明責定向為先導探索“村為主”新路祁陽縣旗幟鮮明樹立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工作導向,著力構建“村為主”的工作新格局。一是定方向。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省委、市委關于為基層減負的要求,對年度日常性事務工作,全面推行目錄清單管理,明確基層單位工作事項,明確村級黨組織在組織建設、脫貧攻堅、經濟發展、鄉風文明、鄉村治理、應急管理、民主管理、征拆安置、美麗鄉村建設等9大類重點工作中唱主角、當主力、抓主動。二是明任務。逐一明確了組織建設、脫貧攻堅、經濟發展等9大類工作“村為主”的重點任務,列出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并每年根據形勢變化適當調整,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有序推進。三是重協同。堅持分級負責、層層落實,在實施“村為主”工作機制過程中,縣直有關部門、鎮(街道)按照職權法定和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原則,繼續嚴格履行各自職責,形成協同聯動效應。創新激勵縣鎮干部擔當作為工作載體,在全縣開展“三比三看”活動,即比作風、比特色、比成效,看項目、看變化、看民生,組織開展“三比三看”觀摩點評,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3.以賦權增能為支撐提升“村為主”能力祁陽縣堅持錢往基層投、事在基層辦、勁往基層使,加大基層基礎保障力度,為各項工作“村為主”提供了強力支撐。一是搭平臺立制度,讓基層有地方辦事。投入資金2.86億元,大力推進為農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建成投用560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統一設置“十室兩中心一廣場”,打造集政務服務、社區管理、文體娛樂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統一制作標識標牌,綜合全縣職能部門軟件平臺,將制度體系和服務體系嵌入560個黨群服務中心,規范辦事流程,細化服務事項,高標準打造了20個全市農村綜合服務平臺示范村。二是放權力定清單,讓基層有條件辦事。積極推進縣本級事項向鄉鎮(街道)下沉,縣本級采取直接賦權、委托下放、服務前移等方式賦予鄉鎮(街道)經濟社會管理權限116項,結合縣本級權力清單發布,實行權力清單管理。同時將縣人社、民政、衛健等部門資源下沉到村(社區),制定統一標準,由村干部為村民提供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孕前優生等方面事項的初審、校核服務,村里辦結事項26項,推動“農民辦事不出村”。建立村(社區)干部輪崗值班、首問負責、服務反饋等制度,健全村(社區)干部報酬和村(社區)運轉經費穩步增長機制,確保各項服務正常開展。三是抓培訓促實踐,讓基層有能力辦事。注重增強村(社區)干部專業素養、專業能力,聚焦“村為主”9個方面的重點工作,舉辦各類培訓班19期,培訓12064人次。以“規定動作+自選動作”為基礎,以“請進來+走出去”為特色,組織黨員積極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以黨日活動為依托大力開展“一拆二改三種四清潔”行動,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4.以獎優罰劣為抓手確保“村為主”實效祁陽縣在推進“村為主”中,對村(社區)干部既明任務、嚴要求,又給待遇、給榮譽,多管齊下,激勵擔當作為。一是用考核鞭策人。堅持把實施“村為主”工作作為全縣重點工作,納入鎮(街道)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列入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出臺量化考核辦法,對村(社區)落實“村為主”工作情況實行綜合考核,考核結果與村級黨員干部任免使用、評先評優、薪酬待遇和到村(社區)項目資金安排等掛鉤,2019年拿出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資金1.77億元,重點向2018年度先進村和模范村傾斜。二是用獎勵鼓舞人。縣委每年隆重表彰獎勵90個單項工作先進村(社區)、10個綜合工作模范村(社區)。對連續三年獲評模范村(社區)的,授予紅旗村(社區),給予重獎;對獲評“村為主”先進村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或主任,縣里每年拿出2個以上鄉鎮公務員名額進行定向招錄。對獲評為單項“村為主”先進村(社區)和“村為主”紅旗村(社區)干部,積極推薦為“兩代表一委員”,在報考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公務員時,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三是用典型引領人。運用現場會、實地觀摩、工作比武等形式,及時發現、推介典型,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縣、鎮兩級每年舉行“工作村為主、成果大比武”競賽活動,營造了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

課題組成員:

陳文勝  湖南師大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中央農辦鄉村振興專家委員、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三農專家組組長

鄒冬生  湖南農業大學副校長、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三農專家組成員

周鴻鳴  省委農辦秘書處四級調研員

王文強  省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與改革發展研究所所長、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三農專家組成員

瞿理銅  湖南師大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副教授、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三農工作專家組成員

黃大金  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賀林波  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教授

李晚蓮  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教授

王  薇  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副教授

熊春林  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副教授


(執筆:陳文勝、鄒冬生、王文強、賀林波、李晚蓮、王薇、熊春林)

藍皮書|祁陽縣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目標的實踐探索全面推進(圖1)

來源:《鄉村振興藍皮書: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19~2020)》,社科文獻出版社,2020年11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第一 | 玖玖资源综合视频在线 |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本道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