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黃季焜:中國口糧能夠絕對安全 要提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

[ 作者:黃季焜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3-30 錄入:曹倩 ]

3月20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經濟峰會舉行。在分論壇“透視種子與糧食安全”中,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黃季焜進行了分享。

黃季焜表示,我國的水稻、小麥基本上能夠達到接近百分之百自給率,但是玉米的自給率會顯著下降。

 “去年玉米進口已經超過1000萬噸,我們預測在2025年可能達到4000萬噸左右。大豆的自給率同樣會下降,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自給率會下降。但是其它產品還是自給率非常高的。”黃季焜說。

對于糧食安全,黃季焜總結了兩點:

第一,我國的稻谷與小麥完全能夠自給,最重要的是它的品質在不斷提高。

第二,我們在糧食飼料方面,主要是大豆和玉米進口不斷增多,畜產品進口也會增多。我們如果不進口玉米跟大豆,我們必須進口畜產品。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關鍵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能靠投入增多。稻谷、小麥要提高品質,玉米以及大豆增長要靠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最重要要靠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裝備技術,現在生物技術特別是轉基因以及生物育種這方面的技術非常非常重要。”黃季焜表示。

在黃季焜看來,種業要創新,必須深化種業的科技體系改革,理清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特別是種業創新的主體。

“最后,給大家傳達的主要信息是什么?第一,中國口糧能夠絕對安全,但前提是不斷提高大米的品質和特種小麥或特殊用途的小麥。第二,玉米、大豆進口肯定要不斷增長,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如果我們要減少進口量,我們必須要提升農業的全要素生產率,這樣才能保障我們的糧食安全,要保障糧食安全,以及提高全要素生產能力,種業創新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黃季焜說。

下一步應該怎么推進呢?黃季焜認為,應該真正建立起產、學、研相輔相成的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政府做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企業是應用產業化研究,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同時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我們現在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除了有序以外還要加快推進特別是轉基因玉米的產業化,對我們提高玉米產量、減少玉米進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黃季焜。

“最后一點是種質資源的保護。不但是保護,更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我們有很多種質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到底有哪些功能,哪些能夠采用?充分利用現有以及未來好的種質資源應該作為我們重點的工作之一。”黃季焜表示。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江西農業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浪財經 2021年3月20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2020在线 | 一本在线观看资源网站 | 亚洲日韩最大AV网站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