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葉興慶: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 作者:葉興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02-28 錄入:朱燁 ]

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持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出發點。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是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艱巨任務。《“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立足國情農情,對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多維度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進行了系統謀劃和整體部署,發揮了戰略引領作用。

一、中央高度重視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針對農民增收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針對農民增收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發展現代農業、提升農村經濟、增強農民工務工技能、強化農業支持政策、拓展基本公共服務、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多途徑增加農民收入。針對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國農民增收取得明顯成效,城鄉發展協調性穩步提高。2013年至2020年,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比同期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速度快1.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從2012年的2.88縮小到2020年的2.56,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面向“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長時期,中央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局出發,對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提出了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農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緊。這些重要論斷把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放在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優先位置,為各地各部門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二、“十四五”時期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面臨的機遇挑戰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期,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面臨許多有利條件。首先,農民四大收入來源均存在較大增長空間。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城市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和產業梯度轉移,農民工流動半徑縮小,就業的區域、行業結構將會持續發生變化,就業質量得到改善,工資水平持續提高,農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總量和占比會繼續增長。隨著城市居民對優質農產品需求的增長、到鄉村休閑觀光意愿的增強,農業產業鏈將會延長、價值鏈將會提升,農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經營凈收入將會持續增加。隨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和土地流轉規模擴大,農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財產凈收入將會增加。隨著農村社會保障水平提高、農業支持保護力度加大,農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轉移凈收入將會較快增長。其次,農村低收入群體和欠發達地區農村將得到大力幫扶。過渡期內,脫貧地區原有主要幫扶政策將保持總體穩定。同時,針對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態化幫扶將得到加強,農村低保和各項社會救助標準將隨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而提高,從中央到地方將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支持力度。第三,城鄉融合發展將持續深入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將進一步完善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正常調整機制將進一步健全,城鄉低保制度將進一步統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將繼續放在農村,著力往村覆蓋、往戶延伸。

也應看到,“十四五”時期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將面臨不少挑戰。從農業增收看,一方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大豆、油料生產能力,需要防止耕地“非糧化”,處理好穩糧與增收的關系;另一方面,隨著農資價格、人工成本和土地租金上漲,農業生產成本將持續上漲。從務工增收看,一方面,隨著農村人口結構變化、新進入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農民工增量趨于減少,甚至迎來農民工總量減少的拐點;另一方面,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農民工平均工資水平增長速度面臨下行壓力。從發展動能看,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逐步減少,留守農業農村的勞動力日益老齡化,農村人力資本質量持續下降,不利于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和鄉村經濟活力的增強;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缺乏操作性辦法,農用地內部地類轉換缺乏清晰的法律邊界,不利于社會資金參與鄉村振興。

三、多措并舉促進“十四五”時期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沒有掉隊,共同富裕路上也不能落下農民農村。“十四五”時期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逐步縮小城鄉、農村內部不同群體和不同地區農村間的差距,既需要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增加對農村特別是農村低收入人群和欠發達地區農村的公共資源投入,也需要激活農村主體、要素和市場,增強農民農村內生發展動力和能力。 

一是多渠道促進農民普遍增收。順應鄉村產業和農民就業的結構性趨勢性變化,在初次分配中提高農村勞動力收入占比,在再分配中加大對農民農村的轉移支付力度。在增加工資性收入方面,著力促進城市產業向縣域梯度轉移,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休閑觀光、電子商務等縣域富民產業,提升農民工職業技能水平,通過提高人力資本實現高質量就業,進而獲得高工資收入。在增加經營凈收入方面,圍繞城鄉居民對高品質農產品的新需求,推動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農業價值創造能力。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將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多留給小農戶。在增加財產凈收入方面,順應農民轉移就業新趨勢,完善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拓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來源和使用途徑,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在增加轉移凈收入方面,調整、完善各類農業補貼,逐步提高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盡快縮小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差距、最終實現城鄉標準統一。

二是扎實推進農民普遍受益的鄉村建設行動。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立足現有村莊基礎,重點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逐步使農村具備基本現代生活條件。持續加強農村道路建設,加大農村網絡、物流等設施建設力度,補齊農村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短板。持續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鞏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立足各地農村實際加快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推進村容村貌整治,建設美麗清潔生態宜居村莊,提高鄉村生活品質。調整優化縣域基本公共服務布局,強化、拓展和完善縣域教育聯盟建設,進一步促進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緊密合作,加大對村莊居家養老、互助式養老的政策支持和規范指導。 

三是突出抓好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短板弱項。首先,要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建立健全防返貧監測預警體系,把脫貧地區的幫扶產業納入鄉村產業振興框架統籌推進,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安置,激發脫貧戶自力更生的潛能,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其次,要加大對農村低收入群體的幫扶。提高鄉村產業發展的包容性,在鄉村產業振興框架下構建惠及低收入人群的產業、資產和利益關聯機制。鼓勵發展聯農帶農益農性強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為農村低收入群體提供足夠的兜底保障。第三,要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農村的幫扶。從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傾斜支持力度。鼓勵東部地區通過投資合作、勞務協作、技術培訓等市場化方式,帶動對口幫扶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強化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科技等行業的對口支援,縮小區域間公共服務差距。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22年2月23日 第003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二 | 亚洲中文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 加勒比色老久久综合网高清 |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 三级视频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