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吳重慶:返縣青年與縣域鄉村振興

[ 作者:吳重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01-30 錄入:王惠敏 ]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莊嚴宣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和拓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青年的現代化在代際更替中決定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航向。因此,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離不開對青年的現代化問題的關注與思考。這要求我們既要從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中探尋中國式現代化“可大可久”的青春密碼,也要著眼于當下,從代際變遷中認識和把握現代化進程中青年群體的主要特征及變化趨勢,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青年的現代化的時代內涵。與此同時,還應重點研究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國家各項重大部署中青年人的作用發揮,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返縣青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青年創新參與、完善志愿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與青年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吸引更多的青年下鄉、返鄉成為了鄉村人才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著力點。但在具體的實踐中,“返鄉青年”類型的差異性卻被忽視。

在當下的語境里,人們習慣于把從勞動力輸入地返回輸出地擇業的青年稱為“返鄉青年”,并且想當然地將“返鄉”理解為回到狹義的故鄉即其出生地的村子里。“返鄉青年”也往往被理解為主動回到家鄉從事以農業為主的創業青年。個別因特殊原因無法在外繼續打工,或者創業失敗而不得不返鄉的,則不會被當作“返鄉青年”看待。總之,“返鄉青年”往往被視為是一群在外有所成就,而今熱愛家鄉、選擇在農業領域創業的青年人。

但事實上,今天青年人從勞動力輸入地返回輸出地擇業,不可一概而論。其一,“返鄉”不一定是返回狹義的故鄉,而可能是回到其家鄉所在的縣域;其二,“返鄉”也不一定是從事農業創業,而有可能選擇非農就業。所以,與其稱“返鄉青年”“返鄉創業”,不如叫“返縣青年”“返縣就業”。

人們不禁要問,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多,有些青年人為什么要“返縣”?道理很簡單,大城市固然就業機會多、工資相對較高,但生活成本也越來越高了,算下來其實所剩無幾。如果給“農民工”分代的話,今天從農村到城市打工的青年人,起碼可以算為第四代“農民工”了。他們在生活習慣、消費觀念上已經大大不同于第一代“農民工”,如不愿意住雇主安排的集體宿舍,而寧愿到城鄉結合部或者城中村自己花錢與人合租農民屋,只是現在城市擴張快,要么城中村被改造,要么城鄉結合部越來越遠離市中心。這些因素都導致居住成本與通勤的時間成本抬高。另外,初為人父人母的青年人再也不愿意將子女留在家鄉當留守兒童,但把子女帶到自己打工的城市一起生活又不堪重負。而另一方面,隨著教育部門多年來在我國廣大農村實施大規模的“撤點并?!闭撸瑑炠|教育資源越來越集中于縣城。所以,青年人為了讓子女獲得良好教育、核心家庭團聚及對家鄉年老父母的照顧,回到家鄉所在縣城買房或者租房便成為近年來的新動向。

我國絕大部分縣城已經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消費型小城市,教育資源集聚帶動了人口集聚,教育消費帶動了以縣城為中心的縣域房地產消費,誠如葉敬忠所言:“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并非農村城鎮化的必然結果,而恰恰是推動城市化的重要手段,是追求以經濟增長為核心的發展主義的戰略安排?!币话闱闆r下,今天縣城的常住人口大概占到全縣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人口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產業集聚,建筑裝修、家教家政、托學托幼、飲食外賣、快遞物流、保安保潔等第三產業也在縣城里出現,這給在外打工而學有一技之長的青年人返縣就業提供了可能。當然,小縣城畢竟不是大城市,不僅工資相對城市偏低,而且就業崗位有限。賀雪峰認為,中西部地區的縣城已難以為進城農民提供制造業就業機會,縣城無法容納大量人口就業,那么,“縣域范圍內的農民進入縣城,就只可能是過渡性的,會致使農民必須再次選擇進城,一直尋找到可以就業的地方?!辈贿^,我們在此討論的“返縣青年”并非賀雪峰所指的縣域范圍內初次進入縣城的農民,“返縣青年”其實也不是不了解縣城就業的前景,只是因為人生階段中諸多制約因素,不得不“返縣就業”。

“返縣青年”雖然有些無奈地從勞動力輸入地返回輸出地,但這依然值得致力于鄉村振興的地方政府重視。起碼自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的“打工潮”以來,離土離鄉不僅是生計所迫,也是一代農村青年人的價值觀念所系。不出去打工的男青年,往往在相親時得不到女方的青睞。同樣,如果從打工地撤退返鄉,則被視為無能或者失敗。加上十多年前的打工者沒有像今天的人們如此重視子女教育,以及當時的縣城尚未形成房地產市場,所以,曾經作為青年人的第二代、第三代“農民工”基本上不可能選擇“返縣就業”。而第四代農民工選擇“返縣就業”,則既可以避免“返鄉”可能遭受的非議,又可以憑其一定的經濟能力和技能在縣城買房或者租房安家就業。至于以后第五代、第六代“農民工”是否也會選擇“返縣就業”,恐怕還得看政府能夠為當下青年返縣就業或者創業提供什么實質性的幫助。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人才是關鍵。在青年人往城市及經濟發達地區流動的大勢之下,青年人才嚴重缺乏已經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的普遍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做青年群眾的引路人”。那么,對待部分愿意甚至已經返縣的青年人,我們是推動其進一步返鄉創業,還是在縣域城鄉流動、縣域鄉村振興的框架下為青年人發展提供幫助?

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鄉村與縣城及縣域范圍內的聯系日益便利,互動也日益頻繁,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從縣域整體加以謀劃。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以縣域為單位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立足縣域布局,以縣(區)為單位創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推進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縣域統籌,把城鄉關系擺布好處理好,一體設計、一并推進。要強化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縣鄉村統籌,加快形成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的建管格局,推動公共資源在縣域內實現優化配置。要賦予縣級更多資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權,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笨梢哉f,在鄉村振興的空間單位已經從村域、鎮域擴大到了縣域的情況下,返縣青年既在縣城居住工作,又需要返鄉照料父母,其頻繁在縣域城鄉之間往返的生活,正好是其扮演縣域鄉村振興重要角色的優勢。從返縣青年發展的角度看,與其鼓勵其返鄉創業,不如鼓勵其如何在縣域城鄉流動及縣域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作用。而此二者之間的政策側重點是有所不同的。

如果是鼓勵返縣青年返鄉從事農業創業,政策支持重點應該圍繞農業生產方面(如高標準農田改造、水利建設、農業科技應用、土地流轉、帶動農戶等)的補貼與獎勵;如果是鼓勵返縣青年在縣域城鄉流動及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則政策支持重點應該是在縣城或者縣郊創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以及青年創業孵化基地,鼓勵、支持返縣青年進入園區創業,提供貼息貸款或小額貸款,提供低廉辦公場地或廠房,興建廉租房,并為返縣青年的子女在縣城入托入學提供幫助。以此一系列優惠政策將本來是權宜性返縣就業的青年留下來,并進一步吸引更多的青年返縣創業。只有青年人才回流到位了,才能形成在地創業的局面,從而逐漸實現將產業鏈的主體留在縣城的目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也可以說青年強,則鄉村振興工作強。當然,“青年”并非一個同質性的概念,在青年群體中也存在不同的階層,這決定了青年創業在起點、類型、規模、取向、目標上的不同。所以,支持青年發展,非常需要分類細化,以便因地制宜、因類而異地鼓勵、引導青年發現各自優勢,甚至還可以將表面上的劣勢轉化為優勢,如返縣青年平時不得不在縣域城鄉間往返的無奈其實也使得他們比別人更方便鏈接城鄉,更直接了解城鄉之間的相互需求。返縣青年就是一批非常特殊的青年主體,如果我們能夠將他們引導到縣域鄉村振興的舞臺上,他們就有可能發揮出在城市或經濟發達地區打工時無法表現出來的才能。

返縣青年在縣域鄉村振興中扮演的角色可能并非新型農民或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他們可能離土不離鄉,也可能離鄉不離土。在青年群體中,返縣青年的人數在規模上雖然尚未為人關注,但其在縣域鄉村振興中可能發揮的作用卻值得期待。我們應該像關注縣域鄉村振興那樣關注返縣青年,支持返縣青年發展,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促進縣域鄉村振興。


(作者系中山大學哲學系暨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華南農村研究中心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青年探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v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美女黄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 | 五月天婷婷缴情五月欧美激情 | 先锋国产资源不卡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