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是一個涉及能否通過鄉村振興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從而確保國家整體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兩大重要戰略支柱。這兩大戰略的結合點在于“城鄉融合”發展。這兩大戰略的推進思路如何、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什么、城鄉融合的深度與廣度怎么樣,直接決定我國城鄉關系的走向。
我個人認為,城鄉融合是要求對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采取協調推進的總思路,或者說城鄉融合應該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因此,我們就很容易理解,黨的二十大報告為什么要在第四部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帽段里面明確指出“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帽段意味著總思路,這就表明,黨的二十大報告是把城鄉融合放到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或者本質特征這樣的高度去講的。也就是說,高質量發展體現在城鄉關系上必然是城鄉融合的,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必須以城鄉融合的發展理念來指導,并以城鄉融合的發展狀態為結果。
“十四五”乃至未來更長一個時期內我們要在城鄉融合的“理念指導和目標追求”框架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清楚了,路徑問題則凸顯出來。城鄉融合在哪里融合、融合什么以及怎樣融合就成為了具體實踐中的關鍵問題。對此我談兩點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我們要明確縣域空間是城鄉融合的具體場景。城鄉融合不是抽象的,要在一個具體的、現實可操作的空間上談城鄉融合,這個空間就是“縣域”,就是要在“縣域”這個空間上探討城鄉融合和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戰略問題。以前大家在討論城鄉融合問題時候,并沒有講清楚是哪里的“城”和哪里的“鄉”融合,是北京的城和陜西的鄉嗎?還是延慶的城和延慶的鄉?顯然,我們需要在討論城鄉融合時首先確定空間范疇,然后再思考這個空間范疇內的城和鄉的融合發展等系列問題。縣域空間是城鄉融合的具體場景。
“郡縣治、天下安”。推動城鄉融合尤其要重視縣城的作用。縣城在中國歷史上長期處于地方政治、軍事和治理的中心。近代以來,尤其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其還承擔著國家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歷史使命,具有聯結城鄉、溝通上下的特殊功能。2021年發布的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和鄉鎮服務農民功能。”今年五月發布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指出“發揮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支撐作用,強化縣城綜合服務功能”。這些都有將縣城定位為縣域綜合服務中心的含義。因此建好縣城真正發揮好其作為縣域發展綜合服務中心的作用,是實施好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兩大戰略、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體現。
新型城鎮化戰略里,需要高度重視縣城(以及一些大的建制鎮)在城鄉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過去這些年一味地重視城市群都市圈和大城市發展的城市化戰略的糾偏。大中小結合、宜大則大宜小則小的城鎮化戰略在中國這樣國情的國家,可能才是正途!
第二,鄉村振興三大重點任務即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是城鄉融合的具體領域。城鄉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治理都要實現深度融合。鄉村產業振興,要用“縣域全產業鏈”的思路考慮鄉村產業發展問題。鄉村產業如果要實現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現每個產業鏈條的成本最低以及產業鏈之間一體化成本最低。縣域這個空間范疇內也是實現這種單個鏈條環節低成本和多個鏈條一體化低成本的理論空間。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以縣域為單位打造農業全產業鏈,且提出要將產業鏈主體放在縣城。這是城鄉產業融合、產城一體兩大戰略共同推進的具體要求。
縣域城鄉融合框架下的鄉村振興還要求我們要高度重視“縣鄉村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這個當前階段很有必要又切實可行的既能支撐鄉村振興又能更好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路徑。從理論上看,基本公共服務既是經濟發展的手段或動力(基本公共服務如教育可以提升人力資本從而提升長期的潛在增長率),也是發展的目的之所在(發展的目的是提升民眾的生計水平,而公共服務是提升農民生計水平的另一條重要路徑)。城鄉融合的鄉村振興要有城鄉融合的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為特征和支撐。比如說,我們不能抽象地談論城鄉教育一體化,而是要在特定縣域內談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水平或者發展程度的提升。城鄉教育一體化的一個可行路徑就是在縣域內的縣鄉村層面推進教育一體化。縣鄉村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能真正改變以前的“城有鄉無”“鄉有鄉差”的局面,實現真正意義上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融合化。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該文系作者在中國農村發展高層論壇2022上的致辭摘要)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