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起,中科院信息中心主任汪向東就開始了電商扶貧的呼吁,認為在貧困的中西部地區,運用電商這一載體,會有效促進扶貧開發工作。這一呼吁在2014年終于變為了現實,在國務院扶貧辦印發的《劉永富主任在全國貧困村旅游扶貧試點座談會上講話》中,明確提出把“電商扶貧工程”列為2015年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要求“在貧困村開展電子商務扶貧試點,發揮市場化電子商務渠道的作用,促進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和農民增收。”而實際上甘肅隴南以成縣、禮縣為代表的農產品電商實踐,某種程度上就是電商扶貧,他們也以電商扶貧也概括自己的模式。
什么是電商扶貧,中科院信息中心主任汪向東以1.5萬字的長文《電商扶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看,怎么辦?》作了初步回答。我想結合汪老師的文章再作一些概括與討論。什么是電商扶貧,我看簡單地說,就是運用電子商務來促進貧困地區家庭脫貧致富,帶動當地產業發展。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一、電商扶貧的內容
結合汪老師的文章,我想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扶持貧困地區家庭進行網上銷售創業,包括進行基礎知識培訓及相應的啟動資金支持等;二是改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基礎,主要是對貧困村的信息、交通、物流基礎加強建設,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三是強化社會資源的統籌,包括政府推動當地優勢特色農產品的開發、宣傳與推廣,動員企業與社會各界與農村對接擴大網上銷售和農村特色旅游開發等。
二、電商扶貧的層次
也可以初步概括為四個層次:一是直接扶持貧困戶個體,把貧困戶、“兩后生”、殘疾人等幫扶對象和精準扶貧對象作為培訓重點,幫他們掌握電商知識,乃至手把手教他們開辦自己的網店,并提供后續服務。二是通過扶持從事電子商務經營的龍頭企業、網商經紀人、能人、大戶、專業協會與地方電商交易平臺等電商主體,帶動農產品銷售增收和貧困戶就業,從而減貧脫貧。三是扶持有基礎的貧困區域實現電商主體聚集,典型的就是“淘寶村”,除帶來大量直接就業外,還能帶來物流快遞、包裝等服務業的大量間接就業,明顯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四是以縣域為單元進行農村電商開發,既把當地的農特產品通過電商賣出去,又把農民需要的農資、生活用品通過電商賣到鄉下。
這四個層次可以呈現梯次遞進,也可以同時展開,或者以一點為突破,這是電商不同于傳統產業的非均衡性、非線性特點。
三、電商扶貧的可能性
為什么電商扶貧在今天存在著可能性,并在一些地方有初步成功的實踐?有五個方面的支持條件。一是農村的信息化基礎有了明顯的改善,具備了電商的發展基礎,特別是農村寬帶與手機上網的普及,具有決定意義;二是農村產業發展面臨轉型升級壓力,主要是單一的產業扶貧并不能解決賣難和市場波動問題,需要借助購銷來改造生產方式;三是農民的信息化應用正在轉變,農村有了寬帶,手機在農村也能上網,農民逐漸由單一的信息獲取向綜合的信息運用轉變,嘗試用信息化來改變生活;四是一大批返鄉青年和新農人群體的出現,示范帶動了農民的網銷網購行為;五是社會消費導向的轉變帶給貧困地區發展新機遇,一般的貧困地區往往是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區,生產的生態農產品恰恰是城市人追求的,相應的生態旅游也讓人向往,電商正好搭建了平臺。
四、電商扶貧的關鍵舉措
電商扶貧怎么做?政府的作用應該定位于“催化劑”,雖然參與化學反應,加速反應過程,但不影響反應結果。政府出臺的政策,投入的資金,建設的基礎設施,營造的外圍環境,最終是讓貧困的主體和參與扶貧開發的市場主體實現更好地發展,達到扶上馬、送一程的目的。從一般縣域電商的實踐看,我感覺至少有四個關鍵措施點:一是給電商扶貧一個政策空間,就是扶貧的規劃上、項目安排上,對電商有一定的安排,比如培訓、信貸、產業規劃、基礎設施投資重點等;二是提升電商扶貧的認識與實踐能力,電商扶貧的四個層次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晰,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搞,需要研究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三是以人才為切入點,這是當前最大的瓶頸,最需要著力,可以引進來,但更需要內部培養;四是做好示范,總結提升,為面上的推進提供好的樣板和成形做法,指導各地更好的實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價值中國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