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了十六年的村子,與中國許許多多的村莊一樣,在這個大變革中面貌全然不同,不僅是說與費孝通考察和寫作《鄉土中國》時候不同,與我小時候,甚至十多年前出國時候都大為不同。我曾差一點找不到村莊了,憑著當年的印象找到地方,簡直認不出來了。在費孝通作品里,那么可貴的“泥土”,如今大面積撂了荒,經濟主要是打工和生意,哪還是那個從泥土里討生計的鄉村;村里除了老人和留守兒童,見不到幾個人,空了的村莊,社會結構能不變化?
走出鄉土
——閱讀費孝通《鄉土中國》札記
我多數時候都是后知后覺者,對讀書有點入門也是到了研究生階段。有幾本中文書是讓我一下子喜歡得不得了的,比如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當然還有這里要說的費孝通的《鄉土中國》等書。尤其是《鄉土中國》留給我非常深刻難以磨滅的記憶。此書激發起我十幾年鄉村生活的點點滴滴,如同一個慈祥睿智的老爺爺在給我拉家常,句句都說到我的心坎里了。這讓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原來想不通的事情,也意識到了原來不曾意識到的鄉村現象,因為見慣不怪。
費孝通的作品,只要能讀到的我都認真讀,有的多遍反復閱讀。我讀過幾遍《鄉土中國》,自己也不知道了,中、英文版我都讀。雖然也做些筆記幫助學習,但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寫本札記(2007年寫過一篇《〈鄉土中國〉六十年雜話》,以紀念費孝通)。可是一次回國之旅觸發了我重讀《鄉土中國》的想法,進而產生了就此寫點什么的沖動。
2014年3月下旬,我去國八年后回國探親。這些年發展變化太大了,城市化速度真快,加上農村到城市打工的大潮,和手機與網絡這些高科技的普及,農村真的發生了巨變,可以說是五千年歷史前所未有。我的家鄉河南東部的永城市,一個縣級市,老城之外開發了一個新城,基本上都是在過去十來年發展的。我到了老城和新城轉轉,直接感受到了這種巨變。環境變了,人更變了,經濟生活變化了,情感模式變化了。
我居住了十六年的村子,與中國許許多多的村莊一樣,在這個大變革中面貌全然不同,不僅是說與費孝通考察和寫作《鄉土中國》時候不同,與我小時候,甚至十多年前出國時候都大為不同。我曾差一點找不到村莊了,憑著當年的印象找到地方,簡直認不出來了。在費孝通作品里,那么可貴的“泥土”,如今大面積撂了荒,經濟主要是打工和生意,哪還是那個從泥土里討生計的鄉村;村里除了老人和留守兒童,見不到幾個人,空了的村莊,社會結構能不變化?
拿一本描寫過去的“歷史”和現在比較,我知道這種方法有它的局限性,至少有點鐵籠子里跳舞的味道。為什么費孝通之后,無人可以超出《鄉土中國》的水平?然比較總是要有個標桿的。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本身就是與西方社會對比的,而且與一本書的對照很有關系,就是米德(Mead)女士的《美國人的性格》(TheAmerican Character)。費孝通根據此書英文本,寫了一系列的介紹美國的文章給中國讀者。
他在《鄉土中國》后記里曾這樣說:“這兩本書可以合著看,因為我在這書里是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和Mead女士根據美國的事實說明移民社會的特性在方法上是相通的。”
認識一個事物,有個比較才好認識。“我是誰?”這個古老的問題,就是從“他者”來界定的。我們不妨拿《鄉土中國》作為我們認識現在的一個對照或者參照對象。雖然,《鄉土中國》本身在某些方面也是在對照韋伯所說的“理想類型”概念來寫的。比如“差序格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與西方的“團體格局”概念,都是為了分析的方便而設立的概念。而事實是在一個社會里,二者都存在,只是兩者各自的成分多少不同罷了。
1.“鄉土”在基層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說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那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覀儾环料燃凶⒁饽切┍环Q為土頭土腦的鄉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這是“鄉土本色”開頭的一段,就是通過對上、下兩層社會的比較里,來看基層社會,看基層的鄉下人的特征。還是費孝通說得好:“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痹蚴恰啊痢幕疽饬x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
中國大部分農民從事著遠古流傳下來的農業傳統,與游牧或者工業不同,就在于是束縛在了土地上。游牧人還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不定;做工業的人則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如同我們脫離了土地的農民工們,就可以到處游走,哪里可以工作,可以做生意,就到哪里。而種莊稼的農民因為“長在土里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
費孝通觀察到,農民崇拜的神中在數量上占著最高地位的神,無疑地是“土地”?!啊恋亍@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著鄉間一切的閑事。他們象征著可貴的泥土”。因為這種文化,費孝通初次出國,他的奶媽還偷偷地給他用紅紙包了一包灶上的泥土,讓他如果水土不服或想家,就用這土煮點湯吃。根據費孝通說的,他在《一曲難忘》的電影里看到了東歐農業國家的波蘭也有類似的風俗。電視劇《西游記》里,唐僧出發時,唐王在送別酒杯里放上一捻土,告訴他“寧愛本鄉一捻土,勿戀他國萬兩金”,也是滲透著這種家鄉泥土的一種眷戀文化。
費孝通有本英文書名字就叫Earth bound China(《束縛在土地上的中國》)。他看到了“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他引用一位研究語言的朋友的話描述了這種鄉村的生活:“村子里幾百年來老是這幾個姓,我從墓碑上去重構每家的家譜,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現在還是那些人。鄉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這是鄉土社會的一個特性,安土重遷,以農為主,世代定居,遷移是非常態,是特殊時期被逼無奈的事情。即使去了京城當了大官,位居三公,老了還要告老還鄉。
2.聚居的村落,熟悉的社會
現實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它們的功能和作用。鄉土社會里,由于兩性和撫育孩子上的需要,夫婦與孩子是聚居于一處的,可以男耕女織,自力更生。這樣最小的社區可以只有一戶人家。美國的鄉下大多是這樣的,自成一個單元,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鄰居。在中國鄉土社會里,這個則很少,聚居成多戶,甚至百戶千戶的村落。中國農民聚居主要原因:安全的需要、合作的需要、小農經營、土地少,可以聚居一起,住宅和農田距離不會太遠,所以就是一個個村落。一個村子里世世代代定居,孩子都是在鄰居眼皮底下長大的,張家的大仔,李家的二妮,再熟稔不過了;大人也都是在孩子的眼中看著變老的,這是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
鄉村里因為熟悉可以互相串門,閑聊;這種串門閑聊又增加了熟悉。城里人即使門挨門,大概也很少知道他們是干啥的,相互幾乎就是陌生人,雖然也偶爾打聲招呼,稍微遠點更是陌生了。
“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边@個觀點,費先生是偏頗了,熟悉并不一定意味著“親密”,還很可能“厭惡”呢。熟悉更主要是了解。在這樣的熟人社會里,“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費孝通引用的這句話很形象,很有代表性。也正是這樣的話,在所謂的“現代”社會里,是一種障礙。鄉土社會里因了熟悉而有了信任,但是現代社會是要采用西方的“契約”社會,凡事要有個字據的。在鄉下,其實重要的事情還是要字據的,比如大的債務,房屋,地皮的交換或者買賣,不然鬧了矛盾說不清。小事情可以無“契約”,大事情是馬虎不得的。當然,日常生活是沒有那么多大事情的。因而,費先生觀察的鄉村生活,似乎都是因為熟人了,不用說那么多的。
3.熟悉屬于“個別”,因而缺乏“普遍原則”
我覺得費孝通這個發現很有趣,我在鄉村生活多年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熟悉是對具體的人和物的熟悉,還沒有抽象出普遍的原則,或者化為一種可以傳遞的普遍知識。老農看到了螞蟻搬家了,知道要下雨了,就去田里開溝防水,但是沒有螞蟻與天氣變化之間關系的抽象知識。他列舉了孔夫子說“孝”的例子,更是感覺新鮮。他說:“我讀《論語》時,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說著不同的話來解釋‘孝’的意義時,我感覺到這鄉土社會的特性了?!ⅰ鞘裁??孔子并沒有抽象的加以說明,而列舉具體的行為,因人而異的答復了他的學生,最后甚至歸結為‘心安’兩字?!?
這個似乎是東方文明的一種特點?!墩撜Z》和《理想國》的對照很明顯。中國人在抽象概念和理論上,依然似乎是不及西方,這是哲人思考的大題目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這里不表。但是,費孝通發現了,在這種熟悉的鄉土社會里,“在熟悉的環境里生長的人,不需要這種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范圍之中知道從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在鄉土社會中生長的人似乎不太追求這籠罩萬有的真理”。
可是在急速變遷的社會里,熟悉不再,陌生人組成的社會里,原來的一套生活方式就失效了,應付不了現代生活。所以,“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匯,‘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現在在城里工作退休了的人,哪里還有回到鄉間頤養天年的老人呢。
4.從土里拔出來:城市化和工業化帶來的移民社會
理解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史,必須放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全球連了網。在這個大背景下,就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因為城市化和工業化,在改革開放這個三十多年里,中國發生了歷史上前無古人的大變遷,大移民、大流動的社會發生了。
所以,鄉土中國的中國人也就是鄉下人,在從“土”里拔出來,抖抖身上的泥土,面貌漸漸脫離了“土氣”,向城市進軍。有些村子成了工業發展基地,很多外來者來打工,從而發展成了鎮,或者城;有些城郊村莊在城市開發中成了市民,不再是農民;大部分村莊即使還是農村,但是土地對于他們的關系已經根本上改變了,主要的經濟收入不再是土地,不是種地了,而是進城打工了。似乎能夠有些力氣,或者知識技能的,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農村里除了年齡偏大些的,也就是目前六十、七十歲以上的人們可能不少人保留著當年鄉土中國極少外出的情況,年輕一代幾乎和城里人沒大差別,都到城里見過世面,走南闖北。
哪里還有年輕人在農村種地呢?!土地已經不再是束縛了。不少農戶干脆撂了荒,或者包給別人家。承包種地的年輕人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鄉下人,而是當了“經理”,辦了生產工廠,成立了“公司”。不滿意了,可以轉包,自己走掉,也不是束縛在土地上如同植物,無法游走。
這種土地里拔出來的人們,游走自由多了,所以,農村社區的“熟悉”也在向“陌生”轉型。比如像我這樣多年都不回到村子里的村人,越來越多。早些年還注重春節,過年一定要回去的,鄉親鄰居拜個年,一年還可以見上一面??墒?,過年的吸引力大大降低,越來越多的人把家人老婆孩子帶到了城里,過年也不回村了,甚至數年都不會去了。即使是兄弟姊妹、堂兄弟姊妹之間,也會多年不見面了,更何況其他村民呢。
我在老家乘坐從鎮上到市里的公共汽車,司機在與他認識的熟人聊天。當時正好是清明節時候,他說到,現在人都不親了,親情淡漠了。他說,他的同族近親,以前清明節給先人上墳燒紙,會買些東西禮品給大人小孩,到家里坐坐,吃頓飯。現在是要么人都見不到,要么來了到墳上燒了紙就走。他抱怨說,一顆煙也不愿意掏了,不來往了,還有啥親情。他的兄弟姊妹,在他父母去世之前,一年大家還能聚一次看看老人家,現在父母都不在了,他們在外邊常年再也不回來了。各自的孩子,這些堂兄弟姊妹之間,出生下來就沒有見過面,認識都不認識,哪里還有親氣兒,哪像早先的“鄉土社會”里,同族或者同村的孩子們從小光屁股孩就在一起玩耍打鬧。
整個的社會因為流動,血緣在讓位于地緣關系;熟悉讓位給了“陌生”;“古道熱腸”也在讓位給“冷漠”。我曾寫一篇文章《拒絕獨自吃飯》,就是現在這個流動性大,又是手機電腦“刷屏”的社會,匆忙里,大家一起吃個飯都不容易,一家子人家一起吃個飯也簡直成了奢侈。有個讀者在網上評論說得好,“我們的社會在碎片化,家庭也在碎片化”。鄉土社會在高科技和城市化大潮里,“土氣”被洗刷的剩不了多少了,越來越呈現出“陌生”。
社會在由一種“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而發生的社會”,在向另一種“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轉變。也就是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所劃分的類型,由Gemeinschait 向Gesellschait轉變;或者是法國社會學家Durkheim劃分的從“有機團結”向“機械團結”的轉變。費孝通給這兩種類型總結為,我們容易理解的,從禮俗社會向法理社會的轉變。在鄉土社會里,我們身邊的這些人與關系,如我們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們選擇得來的關系,而是無需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一個生活環境”。流動的農民工就可以選擇自己工作的城市,或者老板,一個工程結束,可能就換了地方,這就不再是鄉土社會的生活特征了。
從土里拔出來的,各自謀著自己的營生,走向四面八方,散落在天涯海角,走向了陌生的社會。不管是“北漂”還是“南漂”,漂了起來,誰還愿意再把半個身子埋在泥土里,享受那種“土氣”的“美稱”呢!落地生根也要落在城市里鋼筋水泥做成的高樓大廈里,這些游子再也沒有了早年心中的“故鄉”?!班l土”社會已成了遠去中的歷史,還有著一個影影綽綽的尾巴,這個尾巴,一時半會兒還會存在的。
美國是個典型的移民社會,所以發展出了典型的契約社會,憲法兩百多年非常穩定。契約習慣和法理社會一起,為陌生社會的人人關系的處理所接受,因為其普遍原則的運用,而不是因為“熟悉”而因人而異的人情原則。可以期待,鄉村人進城的脫去鄉土的人們,在面對陌生的人群中,會更容易發展出契約精神和法理社會的。
在這個從“土”里拔出來的過程,普及的教育是功不可沒的一個因素。
中國鄉村發現風轉自:《書屋》2015年第二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