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電科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鄧永輝,利用其此前擔任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及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術部(運維檢修部)主任的職務之便,先后收受3家所謂“朋友”的公司價值456萬余元的財物。昨天記者獲悉,因鄧永輝檢舉揭發他人有功,市一中院對其予以從輕處罰,一審以受賄罪判處他有期徒刑10年。(京華時報1月18日)
鄧永輝貪賄的舉動,與季建業、廖少華、屈湘林之流如出一轍,都是在與商人的交往中失去了底線,不講原則,不分彼此,不加防范,讓朋友關系變了味,成為通向牢獄的鑰匙。籍照顧“朋友”為名向下屬打招呼,行受賄之實,根本是對朋友一詞的侮辱。須知真正的朋友,當兩肋插刀而不悔,而非利益的交換。祭出朋友之名,根本是掩耳盜鈴,最終自然也是身陷囹圄。
再閱讀報道,并不因鄧被判刑而欣喜,除他是種因得果外,想問:為什么如他之類領導的招呼能起作用?讓推薦的“朋友”得以成功撈金。招投標流程不是公平、公正、公開嗎?以澤源惠通公司為例,明顯并非運氣好的緣故。為何在鄧打招呼之后,就能次次中標?在此,只能佩服其下屬“聞弦歌而知雅意”的功力之深。如此狠拍項目招投標監督評審者們的臉的行為,能一而再的上演,說明在現階段,以下督上的要求,更多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讓履行“一崗雙責”或挺紀在前成為一紙空文。但一般群眾又無法了解詳情,或沒有時間打探。如此情況下,要讓領導們的“招呼”減少或消失,除了拓展渠道,加強群眾監督外,怎么讓下屬抵制“亂命”才是關鍵。
俗話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反之,要建立起牢固的廉潔堡壘,也得從內部著手。只要人人都履行監督職責到位,形成相互制約的風氣和習慣,就算有領導打“招呼”,下屬再心領神會,但在操作上勢必也會引起他人注意,注定因為有所忌憚,不會再接二連三的上演打臉秀。所以,就要對明知領導的招呼不對,依然放棄原則去落實的下屬,在承擔的法律責任上給予從重處理,而非因為受所謂權力影響而寬刑省法。讓一些有此打算的黨員干部們仔細盤算一下,是否值得付出這些代價?
在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面對層出不窮的貪腐行為,不管是打著什么樣的旗幟,都是犧牲政府公信力為代價。因此,只有以“厲行法治”為手術刀,不斷切掉腐肉,才能改變官員為權力的褻瀆,從而對權力產生敬畏,從內心對“權力是把雙刃劍”產生不可磨滅的清醒認識。只有如此,官員們才不會肆無忌憚的打招呼,即使打了招呼也不管用,也才能實現逐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讓陽光下運行。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政務中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