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論文寫在廣闊的大地上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調查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強化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在農業部和財政部的共同推動打造下已建設8年。目前體系發展情況如何?體系是如何解決我國農業科技產研脫節等問題的?針對以上問題,記者進行了調研采訪。
創新協同
打破部門區域界限
50位首席科學家、1050位崗位科學家、1137位綜合試驗站站長,這是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陣容,匯聚了來自全國757個農業科研、教學、企事業單位的2237位農業科研人員。50個體系瞄準50類主要農產品,建立了從產地到餐桌、從生產到消費、從研發到市場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農業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說,按照全國一盤棋的思路,每類主要農產品都根據產業鏈環節劃分為遺傳育種、病蟲害防控、栽培、機械化與設施設備、產后處理與加工、產業經濟等6個領域,每個領域設置若干科學家崗位,并在主產區設立若干綜合試驗站。這保證了產業的每個環節、領域都有相應的科技力量分布,避免了以往按照學科組織科研導致創新鏈被人為割裂的弊端。
記者走訪的多位科學家都表示,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科技資源分散低效、農業科技領域各自為戰等現象較為普遍,跨部門、跨區域、跨學科的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力度不夠。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在不觸動現行管理體制前提下,通過中央財政穩定支持和任務委托方式,以引領和支撐產業發展、引領和支撐產業發展協同創新為目標,在全國范圍內打破部門、區域和學科界限,搭建了農業科技聯合協作的大平臺,致力于解決地區分割、部門分割、效率不高等問題。
同一體系內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建立了大協作機制。油菜機械化問題以往多是研究油菜收獲機械,但由于品種和栽培制度不配套,進展較為緩慢。專家們一直呼吁要農機農藝融合,但過去各類計劃都是各自立項,油菜收獲機械研制歸農機部門負責,品種和栽培技術研究由種植業部門負責,農機農藝難以配套。“體系內的交流合作、激烈爭論、聯合攻關,為大家創造了難得科研環境。”油菜體系首席科學家王漢中說,現在,油菜產業技術體系把育種、耕作栽培、設施設備各環節和長江流域的綜合試驗站融合在一起,形成配套的全程農機化技術模式。
不同體系同一環節之間也建立了橫向協作的機制。隨著作物連片種植,人工授粉成為異花授粉植物的必要手段。“農民人工授粉支出很大,以梨樹為例,一畝梨樹人工授粉的成本達300元至500元,全國約三分之一的梨樹需要人工授粉,按每畝300元計算,一年需人工授粉費用15億元。”蜂體系授粉崗位科學家邵有全介紹,蜂體系專家開展了跨體系專家的合作,與蘋果體系專家在山西運城試驗站的配合下建設了蘋果蜜蜂授粉示范基地,60萬畝蘋果全部實現蜜蜂授粉;在梨樹專家的配合下制定了快速嫁接開花技術,讓果農可以將蜂搬進果樹園,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產學研聯動
破解科研經濟兩張皮
以往我國農業科技計劃通常是“下發項目指南、專家申報、競爭答辯、立項”的模式,容易形成科研成果躺著睡大覺的情況。一位育種家說,“以往我們的目標是完成課題、通過品種審定,不用考慮品種能否適合推廣”。一些科技人員表示,以往他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爭取項目上,加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使他們從沒完沒了地寫申報書、參加答辯、簽合同等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
“產業技術體系誕生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解決我國農業科技與農業產業發展結合不緊密的機制問題,按照產業發展規律布局科研力量。”八年前曾參與產業技術體系政策設計的農業部科教司劉艷副司長說,體系引入技術用戶評價機制,專家測評和用戶評價相結合,吸收行業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等技術用戶參與評價。該機制引導專家深入生產一線,解決生產技術問題,工作由單純的學術導向轉變為產業導向,做科研的目的由發文章報獎轉變為真正服務產業的發展,形成不惟論文不惟報獎而注重應用效果的農業科技評價新機制。
產業技術體系以五年為一個周期,每個周期開始的前一年,由各體系首席科學家組織本體系人員,全面調查征集本產業技術用戶包括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經執行專家組討論梳理后,提出未來五年研發和試驗示范任務規劃與年度計劃。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近年來,體系專家研制和推廣的農業新設備被企業采用326項,形成了一批農業裝備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成果。近五年來,由體系參與研發和推廣的品種進入農業部主推品種占所涉領域近一半,參與研發和推廣的品種與技術獲得國家三大科技獎占所涉領域的67%。
葡萄體系首席科學家段長青說,體系建立了完善的南方葡萄栽培技術體系,有效地規避了多雨、少日照、高地下水位和黏重土壤等不利自然環境,使原產干旱少雨地域的葡萄“過”了長江,遍布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產量增加了22.7倍,面積達280萬畝余,年產值近200億元,葡萄成為南方最能增加農民收入的農業產業之一。
無獨有偶。異育銀鯽“中科3號”是2008年水產新品種,同年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成立。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說,體系將其作為新品種示范推廣“十二五”重點任務。目前,“中科3號”在全國鯽魚主養區的養殖比例占鯽魚養殖總量的七成以上,而前二代異育銀鯽通過20多年的推廣也未取得如此大的影響力。
“三個穩定”
農業決策咨詢的國家隊
競爭過度、穩定不足是以往我國農業科研投入方式的弊端。業內認為,農產品新品種研發周期相對較長,需要給予科技工作者長期穩定的經費支持,使得科研能夠保持較穩定的方向,利于開展深入持續研究。水稻體系首席科學家程式華介紹,水稻的新品種研發周期一般為8到10年,從新品種研發到最終的品種推廣并產生經濟效益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如果缺乏長期穩定的支持,將難以實現對水稻的新品種進行研發和推廣。“短平快”式的農業科研投入方式,不符合農業科研規律。
廖西元認為,體系的一個亮點是,對科研團隊進行長期穩定的經費支持,符合方向穩定、隊伍穩定、經費穩定“三個穩定”的科學發展規律。基本研發費按照首席科學家每年30萬元,崗位專家70萬元,綜合試驗站站長50萬元設置。這個經費額度可以保證專家在不申請其他項目的情況下專心把科研做下去。據統計,每年度中央財政支持體系專項資金約13億元,從2007年至2015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專項資金約97億元。
我國盡管有對水稻、大豆、油菜、棉花、生豬等大宗農產品的監測,但是缺乏長期性和固定性監測,對小宗農產品的數據支撐十分匱乏。針對產業監測不足的問題,體系專門設置了產業經濟崗位科學家,對112個品種的國內外市場走勢進行長期跟蹤研究。通過對各種生產要素的投入數量、結構、價格等進行分析,開展了各產業中長期供求分析和未來發展趨勢研判工作,增強了農業生產決策的預見性。
玉米體系建立了我國玉米生產、需求、價格和貿易的月度數據庫,包括了2000年以來我國玉米產區和銷區的玉米批發價格數據、月度進出口數據、國內飼料和深加工玉米需求數據等2萬余條數據。玉米體系首席科學家張世煌回憶說,2014年東北部分地區突發玉米籽粒霉變,玉米體系專家在第一時間啟動應對程序。數十位崗位專家、東北試驗站成員緊急行動參與調查,在短短的20天內制定解決方案,為農業部、黑龍江省作出籽粒霉變玉米的處理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日前,中國科學院第三方評估研究中心專家組對全國現代產業技術體系進行了評價,報告認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是我國農業科技領域的一項重大管理創新,是促進農業科研與生產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是建立全國范圍內農業科研協同創新內生機制的成功探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