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開啟我國“三農”事業發展新篇章、形成“三農”政策制度新框架的十年。隨著農村改革發展,農業經營體制機制不斷創新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進一步鞏固,農民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邁上新臺階,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在探索中更加豐富,這有力推動了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但與此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人口結構、就業結構也發生深刻變化,農業經營方式不適應的問題日益突出。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使生產關系更好地適應生產力發展,是新階段農業農村發展的必然要求。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是我國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關鍵。近年來我國農業的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活動日趨活躍,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土地、金融、科技等制度創新舉措對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影響日益明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涌現和發展壯大。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農業經營體制機制與我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相比,與我國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相比,還需要突破很多制度障礙,甚至需要修改相應的法律法規。
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的重點任務
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要按照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的中心任務,以加快轉變農業經營方式為主線,以切實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鞏固家庭承包經營基礎地位為基礎,以推進家庭承包經營向提高集約化水平方向轉變、統一經營向提高組織化程度方向轉變為重點,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健全新型社會化服務體系,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夯實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基礎
加快修訂相關法律法規,依法賦予農民更加充分、更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穩步擴大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范圍,加快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把承包地塊、面積、合同、空間位置和權屬證書全面落實到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和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強管理、完善服務、健全市場,促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健康發展。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加快健全鄉村調解、縣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處體系。按照“嚴格審批、局部試點、封閉運行、風險可控”的原則,穩步開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驗。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加快制定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安置條例。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提高家庭經營集約化水平
堅持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以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為重點,大力培育多元化適度規模經營主體,著力提高家庭經營集約化水平。加強農業生產技能培訓和農民職業教育,加快培育新型農民。鼓勵種田能手和專業大戶通過租賃、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發展家庭農場。鼓勵和引導農民工、工商企業、大中專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鄉土人才創辦現代農業企業。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
全面深入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按照加大扶持促發展、完善制度促規范、服務農民強功能、拓寬領域增實力的要求,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使之盡快成為引領農民進入國內外市場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工商登記、稅務登記等辦法,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等扶持力度,全面落實合作社作為涉農項目承擔主體,支持其興辦加工、營銷等實體和發展信用合作,推進合作社之間的聯合與合作,增強合作社經濟實力和帶動能力。加強規范化建設,培育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加強財務管理,健全輔導員隊伍和工作指導體系。開展多種形式的產銷服務,鼓勵合作社開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社對接”,拓寬合作社產品營銷渠道。積極探索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合作經濟組織。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化跨越發展
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龍頭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集團化發展,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進標準化管理,加強品牌建設,支持企業兼并重組。推動龍頭企業全產業鏈發展,完善生產基地建設,發展精深加工和市場流通,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推動經營組織深度融合發展,推進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健全企業、合作社、農戶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建立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強化示范基地技術創新、質量檢測、物流信息、品牌推介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龍頭企業集約經營,引導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加強人才培養和自主創新,提高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
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增強集體經濟組織為農戶服務的能力。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立法進程,明確法人地位、成員資格認定標準。強化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盤活存量資產,實現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深入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平臺,健全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登記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經營高效、管理民主、監管到位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加快構建覆蓋全程、綜合配套、機制靈活、保障有力、運轉高效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一個銜接、兩個覆蓋”的要求,加快健全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基層農業公共服務機構,提高農業公益服務能力和水平。以動物疫病防控、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農機社會化服務、農村沼氣管護等為重點,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創新農村經營管理服務,積極拓展農村合作金融、農業信貸擔保和政策性農業保險。支持各類市場主體開展多樣化的生產經營服務。
總結
引導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從根本上改變與農戶之間單純的買賣關系,鼓勵龍頭企業采取設立風險資金、利潤返還、投資入股、承貸承還、融資擔保等多種形式,與農戶或合作社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關系。加快建立龍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運作,對農民按交易額分配盈余。加大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鼓勵農業產業化組織建立穩定、專用的農產品原料基地,同基地農戶之間形成長期穩定的互利關系。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農民經紀人等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之間加強分工協作,形成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戰略伙伴關系,合力帶動農戶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龍頭企業和骨干批發市場等發揮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作用,促進供應鏈協調整合,形成“市場帶龍頭、龍頭帶基地或合作社、基地或合作社帶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煙臺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